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Y模型的运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力的作用。在个体力比多驱动下,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之间的投射与认同的互动过程,造就了人类群体的全部活动。就投射来说,在Y模型中个体力比多驱动潜意识中的本能和各种情结的欲望,在快乐原则的引导下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力比多通过群体领袖进入无意识的群体场域形成联系各成员的感情纽带;就认同而言,在Y模型中群体领袖将自己的意志置于群体理想之中,并向个体理想渗透,在无意识的群体理想向个体无意识的超我植入领袖意志的同时,需要通过催眠、暗示、模仿等手段来打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意识阈限,最终使得同一客体世界置于个体相同的超我位置,以达到对群体领袖的认同和个体间的彼此认同。宗教教会是人为形成的群体,它的有效运行需要Y模型中各种要素力量配合,并防止其结构的改变和解体。本文试图构建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及其运演法则,以期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构建有所帮助。

  • 标签: 弗洛伊德 群体宗教心理思想 力比多纽带 Y模型
  • 简介:在社会比较的视角下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和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消极社会比较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7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幸福感;(2)该间接效应受到社交焦虑的调节,相对于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高社交焦虑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诱发更多的消极社会比较。

  • 标签: 社交网站使用 消极社会比较 社交焦虑 幸福感 青少年
  • 简介:以参与网络课堂的387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我效能感、内隐智力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内隐智力信念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动机调节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学习投入”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受到学习者内隐智力信念的调节。相较于智力实体论者,动机调节的中介效应在智力增长论者中更强。

  • 标签: 动机调节 网络学习 自我效能感 内隐智力信念 学习投入
  • 简介:基于近年来成为舆论热点的“短命公共政策”为案例的研究,聚焦政策环境、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与评估等公共政策流程的每一环节,对导致政策失败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构建出“政策失败成因分析框架”。政策环境中的压力型体制和政治锦标赛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选择性执行和基层共谋是导致政策失败的环境因素,政策制定和政策监督环节的制度疏漏是导致政策失败的制度因素。在现有政策环境下,推行循证决策、落实政策审计可作为优化公共政策质量、降低政策失败概率的可行路径。

  • 标签: 政策失败 循证决策 政策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