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熟”,是中国文化一个极富意蕴的概念,曾国藩的“熟”辨,也别具一格,曾国藩论“熟”,取“先立定规模后求精熟”和“仁亦在乎熟之而已”,为“熟”之路向;讲“熟仁有恒”和“熟仁有悔”,确立“熟”中应有的“几”因素;窥“熟中有志性”和“熟在有通性”,引“熟”走向种审美意境和自由境地。曾国藩的“熟”之镜界中包蕴种深刻的成熟意识,在成人成文成万事之中,同样,在讨论“熟”中,使儒道(庄子)在各自的熟境理念中引向种共同旨趣。

  • 标签: 曾国藩 熟辨 熟境
  • 简介: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其最大的罪案,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他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可见他的读书科考之路是以为平坦的。只是他读书太过于清苦,常常感到“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这成了一生都困扰他的痼疾。

  • 标签: 曾国藩 养生之道 太平天国起义 中国近代史 读书 科考
  • 简介:曾国藩在晚清的学界、政界均有很高的声誉。本文主要以他的礼学为重点,探讨他的学M与治术之M的内在联系。在曾氏“无所不窥”的学M追求中,礼学一直是他关注的学术重心,并包括了礼经学、礼仪制度考订、礼学理论等各个方面。他的礼学所以体现出“兼综汉宋”的学术旨趣,其实均源于他以礼治人的经世理念。

  • 标签: 曾国藩 礼学 礼治 学术 治术 经世
  • 简介:在中西文化对视的背景之下,以儒学为治家之本、不信僧道为家训的曾国藩家族,或因时势所迫,或因兴趣使然,部分成员开始与基督教有所接触。在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陷溺,曾国藩家族由此开始裂变,并出现了第一批基督徒成员,从孔孟弟子转身成为耶稣门徒,堪称近代儒耶对话的经典案例。虽然曾国藩家族基督徒成员人数不少,但以人口结构而论,其所占之比重仍然很低,因而亦不能将其视为基督徒家族。

  • 标签: 曾国藩 基督徒 曾纪芬 曾广钟 曾宝荪
  • 简介:悔字求缺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一个实例杨建祥曾国藩其人,诸熟历史精通哲理。他以《周易》取象路径,揭橥天道忌盈人造忌满,晓之以悔字求缺,洞见持盈之道。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曾国藩写道:“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是,月...

  • 标签: 曾国藩 《周易》 持盈 《谦》 消息卦 《序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