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诸真宗派谱系》载有全真吕蓬莱一派,但对该派的创建地语焉不详。对于吕蓬莱派的庭、创建者及创派时间等问题,迄今学界尚不清楚。本文运用隐仙观现场的碑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蓬莱 全真道 宗派 时间
  • 简介:复次,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不净施者,直施无所为,或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嗔故施,或懦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

  • 标签: 佛言 言祖语
  • 简介: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者无有善法。佛性亦善,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譬如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有酥耶?答言: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当有心,有心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 标签: 一阐提 佛性 善男子 义故 三藐三菩提 善法
  • 简介: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标签: 空华 世尊 知见 有为空 无漏 大佛顶首楞严经
  • 简介: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

  • 标签: 无上菩提 不退转 七宝华 三辈 诸天 见佛
  • 简介: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密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 标签: 一切智 善男子 宝洲 生佛 波罗密 善导
  • 简介: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逾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照见平日过咎,生大惭愧,发菩提心。盖平日四大无恙,行坐隧意,眠起随意,饮食随意,谈笑随意,不知其为人天大福也。安享此福,无复思念六道众生,且我此一饷安乐时,地狱众生,挫烧舂磨者,不知经几许苦矣!饿鬼众生,饮铜食血者,不知经几许苦矣!畜生众生,衔铁负鞍、刀割鼎烹者,不知经几许苦矣!纵得为人,而饥寒逼迫者、服役疲劳者、疾病

  • 标签: 过咎 汤中 不退转 本空 六道 佛所
  • 简介:佛言语依佛典有三种三宝:一曰性体三宝,二曰圣贤三宝,三曰住持三宝。三宝者,“佛宝”、“佛法宝”、“佛法僧宝”是也。何为住持三宝?依像而见之佛,塔寺是也;依书而传之法,经藏是也;依律而住之僧,丛林是也。而此住持三宝,又依僧宝而住。僧宝清高,佛法兴盛;...

  • 标签: 三宝 住持 太虚大师 礼乐 佛教 佛法
  • 简介: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

  • 标签: 善生 灵峰宗 藕益 能所 长阿含经 双修
  • 简介:演和尚曰:今时丛林学道之士,声名不扬,匪为人之所信者,盖为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辄或苟求名闻利养,乃广衒其华餙,遂被识者所讥,故蔽其要妙,虽有道德如佛祖,闻见疑而不信矣。尔辈他日若有把茅盖头,当以此而自勉。(《与佛鉴佛果书》)

  • 标签: 利养 梵行 谛当 弘一 禅林宝训 学道
  • 简介:(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

  • 标签: 南泉 从谂 普愿 先用后照 无记 义玄
  • 简介:佛言语今之知识,每于利者令参禅,钝者令念佛;是参禅惟被上机,念佛惟为中下也。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讵知参禅、念佛及修教观,各有夙根;一一根性,各分三品:禅门第一品人,触著便...

  • 标签: 自心 自性 夙根 三谛 密养 三观
  • 简介: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慈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者,以虚妄识神为自性,以胸中缘影当唯心,痴守迷情,妄拨身土,此身内发者也。以法谤法,真似难明,袭我旌旗而来,人皆认贼为己。在昔像季,此说尚未炽然,末法渐深,毒气渐惨。古今师匠,未有认定此疽以为时证(症)而专治之者也。……良以自性二语,乃诸诚言,天下古今所共据。奸生肘腋,多易忽难图,举国

  • 标签: 自性 慈氏 像季 末法 外来者 夫法
  • 简介:问曰:云何名精进相?答曰:于事必能、起发无难、志意坚强、心无疲倦、所作究竟,以此五事为精进相。复次,如佛所说精进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释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贾客主,将诸贾人入险难处,是中有罗刹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动:不听汝去。贾客主即以右拳击之,拳即著鬼,挽不可离:复以左拳击之,亦不可离;以右足蹴之,足复粘著;复以左足蹴之;

  • 标签: 释迦牟尼佛 拳击 坚强
  • 简介:佛言语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来处,谓之生大;死不知去处,谓之死大。只遮(这)生死一大事,乃是参禅学道之喉襟,成佛作之管辖。三世如来,恒沙诸佛,千变万化,出现世间,盖为此生死一大事之本源。西天四七,唐土二三,以至天下老和尚,出没卷舒,逆行顺化,...

  • 标签: 参禅学道 三十年 二十年 黄檗 顺化 特载
  • 简介: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及丛林修学规范都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的庭能够保持其影响力和地位而长期不衰.有的庭在经历过低落暗淡之后能够出现“中兴”.有的庭可能会演变成其他宗派的重要寺院.也有的庭因为多种原因而消失了。但是.它们在律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促进律宗发展、传承律学思想、培育律师队伍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 标签: 律宗 功能 内涵 中国佛教 律师队伍 影响力
  • 简介:《吕谦年谱》系作者十年研究谱主的结果。吕谦是南宋大家,人云独传“中原文献”。但以门户之争,对吕谦的重视历来不够。此书填补空白,是南宋后第一部吕谦年谱。

  • 标签: 吕祖谦 年谱 书讯 填补空白 南宋
  • 简介:禅宗二道场司空山,位于安徽省岳西县,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米,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据说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山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

  • 标签: 禅宗 《广舆图》 岳西县 安徽省 道场
  • 简介:顶礼南台叩源宽忍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更离不开南岳,故南岳有“天下法源”之称。六慧能所传的两大法系,一是青原行思,二是南岳怀让。怀让下出马祖道一,其后发展成临济、沩仰二宗;青原行思下出石头希迁,门下演成曹洞、云...

  • 标签: 南岳怀让 祖源 马祖道一 大雄宝殿 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