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一份有纲有目、纲举目张的指导性文件,第一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工程的高度,因此,这份文件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热议,昭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本刊选发郭齐勇、杨国荣、陈少明、王钧林四位学者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畅谈了他们的认识与理解,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 指导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 郭齐勇
  • 简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撑,筑牢文化自信就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遴选标准和现代转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在遴选标准的建构上,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构建由政治遴选标准、伦理遴选标准、"生态"遴选标准和"生产力"遴选标准构成的遴选标准体系。在现代转换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现代化,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 标签: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遴选标准 现代转换
  • 简介: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有着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从逻辑起点上看与形成时的文化境遇有着深度关联,从逻辑进路上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从逻辑归属上看内蕴着丰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
  • 简介:张新在《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是在继承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一是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评价和历史定位的思想。首先,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必须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珍贵遗产。其次,深刻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指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二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观 毛泽东 习近平 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简介:宗教是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整体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长时间内,实际上是一部宗教文化史。众所周知,假如不谈基督教(天主教)美术和音乐的话,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和音乐史,将是一片空白。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却不做如是观。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音乐 禅宗 意识形态 整体文化 19世纪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并重,真正使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准则
  • 简介: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它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戒除浮躁。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要注重借助发挥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

  • 标签: 习近平 《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传统文化 中国精神
  • 简介: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之所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本身构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有效路径这三个方面来厘清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所发挥的作用,由此,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 标签: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创新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经典研读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不过,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未引起当代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的足够重视。要改变此种状况,除了需要增强大学生研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自觉性之外,也需要大学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引导大学生多读传统文化经典,进而促进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标签: 传统文化 经典研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以及由此形成的“四个自信”进行了大量有益研究。然而,在一些关于“四个自信”的研究中,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未能消除的“党八股”“形式主义”“标签化、空泛化”现象。切实把握文化自信乃至“四个自信”的思想真谛,需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其一,“四个自信”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逻辑演进;其二,文化自信的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的关系;其三,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的关系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四个自信”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乃至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标签: 文化自信 内涵 地位
  • 简介:中村傩文化在傩仪活动中满足着广大客家先民的心里祈愿,它既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中村村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中村傩文化中既蕴含了浓厚的"阴阳"观、"神圣"观,又具有驱鬼逐疫、祈祷纳福的功能性诉求,还包含了独具特色的采茶戏风格等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

  • 标签: 中村傩文化 精神内涵 艺术形式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思维方式有着许多值得当代美学与设计的借鉴和发扬之处.“如意”作为一种代表吉祥寓意的工艺品流传至今,其所蕴含的祥瑞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对象与思想主体的的交流贯通,使人的全身心都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同时激发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背景下如意的“意”之美.

  • 标签: “如意” 美学思想 吉祥文化 意象
  • 简介:以往研究发现中西方文化混搭会出现文化排斥效应,而在时间维度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混搭,避免了文化侵略效应的干扰,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效应?通过设置老字号现代化的两种实验情境,本研究发现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混搭时,人们会扩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感知差异,并产生排斥效应,表现为降低对老字号的评价。但这种排斥效应存在一个调节变量——文化相容性。当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所反映的价值观不冲突时,即文化相容时,排斥效应会消失。研究结果对文化混搭理论、品牌延伸理论有一定的贡献,亦为老字号的现代化、年轻化提供了路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文化排斥效应 老字号 文化混搭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 简介:近些年来,在科学哲学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的虚构主义热潮。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汉斯·费英格就在《"仿佛"哲学》一书中强调了人类知识中虚构的价值。由于亚瑟·法因的发掘与宣扬,费英格的"仿佛"哲学对当代科学建模讨论中的虚构主义立场影响尤深。科学建模作为对世界的想象描述通常是故意为假的,因而在科学虚构主义与科学实在论之间似乎存在一种紧张关系。然而,无论我们选择对于虚构的真值条件学说,还是功能学说,科学虚构主义并不与科学实在论相抵触。尽管法因的解读有失偏颇,但阐明费英格哲学的实际影响有助于明确科学虚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基本内涵与根本特点。

  • 标签: 科学建模 科学虚构主义 虚构 汉斯·费英格
  • 简介:青少年时期是发展领导力的重要时期。本文对青少年领导力是人格特质还是技能,抑或是两者结合体这三个可能进行探究,并进一步探讨了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可否被培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青少年的领导力并非是以领导职位影响人,而是在理解队员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团队目标,以团队未来的目标影响成员,以适当的引领方法和途径实现团队共同目标。

  • 标签: 青少年 领导力 内涵
  • 简介: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以来,学术界围绕何为共享发展、共享什么、如何共享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界定清楚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即何为共享发展是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 标签: 全民共享 内涵研究 述评 国内 五中全会 研究成果
  • 简介: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定全面依法治国里程碑,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号召“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成为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了依法治国理论,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道路。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依法治国思想 习近平 必要性分析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借鉴
  • 简介: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应该爱国爱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人施与慈悲和爱心,坚持团结进步、和平宽容,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和宗教暴力,防范邪教蔓延,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 标签: 统战工作会议 社会相 中国梦 时代化 基本教义 超越资本主义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重大成效,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由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廉洁作为基本美德、强化党内自我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等五方面高度的政治伦理自觉。

  • 标签: 习近平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伦理
  • 简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在综合考量人民主观需要和社会客观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并赋予了以人民为中心鲜明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定依据和发展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是衡量新时代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 标签: 新时代 人民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