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玻璃化法作为简单方便的超低保存方法之一,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茎尖、胚性细胞、原生质体、悬浮细胞等多种单一组织或细胞培养体系,但尚未见对幼苗这种复合组织的保存报道.本文研究了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andsbergerecta)幼苗的玻璃化保存程序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现象.幼苗来自萌发的种子,种子消毒后播种在MS培养基上,4℃处理48h后转入25℃,10h光周期,萌发不同天数为实验材料.玻璃化程序包括:1)预处理———用2M甘油+04M蔗糖在20℃处理20min;2)脱水处理———用玻璃液PVS2(30%w/v蔗糖+15%w/v乙二醇+15%w/v二甲基亚砜+含04M蔗糖的MS)0℃处理50min;3)冷冻融化———玻璃液及幼苗一起投入液氮(LN2)保存,20℃室温自然融化;4)置换———用MS+12M蔗糖20℃处理30min,成活力检查;幼苗转到MS培养基培养5天,观察再生长状况.10天后转到培养土中,在生长箱中长到结实.结果表明:1)使用完整的程序,冻融后成活率最高,为765%;玻璃液处理是成功的关键,省去此处理成活率为0;冻融是造成玻璃化保存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子;2)由萌发0~2天的种子形成的幼苗便使用该技术,冻存融化后成活率分别为88%,838%和765%,结实正常;3)

  • 标签: 拟南芥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PVS2
  • 简介:超低保存的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和在木本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超低温保存 木本植物 种质资源
  • 简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家23日宣布,他们已经成功掌握在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保存猪胚胎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保存的28个胚胎复苏之后移植人母猪体内,产下10头小猪,成活8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难度较高的猪胚胎超低保存研究上的首次突破,为建立中国特有猪种胚胎库奠定了技术基础。

  • 标签: 超低温保存 中国科学家 技术难关 猪胚胎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基础
  • 简介: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保存前后DNA甲基化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保存,四个品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6.93%,/o、78.03%、71.57%和65.82%。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显著。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品种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品种基因组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本文运用MSAP技术对马铃薯超低保存前后植株进行胞嘧啶甲基化分析表明,使用MSAP检测超低保存后再生植株DNA甲基化遗传变异非常有效。

  • 标签: 马铃薯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与二倍体(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和3n-LD)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和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和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和14.5d后死亡,即三倍体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倍体的2倍,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倍体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虹鳟 三倍体精液 低温保存 寿命
  • 简介:公猪精液保存的原则是抑制精子活动,降低其代谢速度。以便达到延长精子存活时间的目的。本文分别阐述了保存精液的三种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对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公猪 精液 保存方法
  • 简介:大眼狮鲈(Stizostedionvitreum)原产于北美洲,隶属于鲈形目,鲈科,狮鲈属,英文名为Walleye,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因其肉质鲜美,生活习性适合于游钓渔业,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是重要的游钓品种.在美国,游钓爱好者极其喜爱这条鱼,每年的游钓产出量非常高.同时随着钓鱼爱好者的不断增加,造成个别地区的鱼类保有量下降,恢复大眼狮鲈的种群数量变得迫在眉睫.

  • 标签: 短期保存技术 大眼狮鲈 精液 稀释液 人工授精
  • 简介:进入21世纪,种质资源保存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和重视,其广泛定义被描述为"人类利用生物圈(即全部生物)的管理,使其能给当代人最大的持久利益,同时保持它的潜力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和愿望".从狭义讲,保存主要采用自然(原生境保存insituconservation)和基因库(非原生境保存exsituconservation)相结合的方法对种植资源进行保存.沙棘属有6个种12个亚种,其中6个种6个亚种分布在我国,其资源量占沙棘总资源量的90%以上.因此中国承担着沙棘种质资源保存和研究的重大责任和义务.为此,对沙棘属植物进行系统的收集、保存、研究和管理是实现沙棘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必然之路.

  • 标签: 沙棘 种质资源 保存
  • 简介:超低量喷雾是近年来植物保护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技术,667m^2仅需喷施330毫升以下的油剂农药,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雾滴直径很小,喷洒时省工省时,又不需用水,尤其适用于山地和缺水、少水地区。农民朋友在使用超低量喷雾嚣时,若按照下列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防止和及时排除各类故障的发生。

  • 标签: 超低量喷雾器 新技术 植物保护 防治效果 雾滴直径 工作效率
  • 简介:随着辣椒种质保存时间的延长和数量的增多,生产上对其保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短期保存方法中,干燥器和塑料袋结合硅胶保存具有成本低廉,保存效果好的特点.而建立低温冷库,结合除湿机,其保存效果更佳,可作为中长期辣椒种质资源保存.种子保存操作方便,保存效果明显,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0年.此外,种质更新后,原种质的种性会随之丧失.辣椒离体保存繁殖系数高,环境因素影响小,所占空间小,管理费用低,全程无菌,避免了病害及自然灾害,种性种质不易退化.超低保存不需要继代培养或种子更新,避免了原种质的种性丧失或发生基因变异,是一种可以作为永久保存的安全保存新技术。

  • 标签: 辣椒 种质资源 保存
  • 简介: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地区辣椒种质资源的繁殖与保存。1辣椒种质资源包括辣椒地方品种、选育的常规品种、品系、遗传材料、野生近缘种。1.2去杂在辣椒种质保存繁殖过程中,剔除与原种质性状不相符合的植株。1.3隔离为保证种质资源的固有遗传特性,避免在繁殖期间因昆虫传粉、风力传粉等引起的自然杂交而采取的措施。常用的措施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1.4罩网在辣椒种质的繁殖过程中,为保证种质纯度.

  • 标签: 种质资源 繁殖过程 种质保存 辣椒 技术规程 昆虫传粉
  • 简介:1主要应用对象1)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猪、鸡、牛等动物饲料需要高质量蛋白质,尤其是幼龄动物日粮。因为幼龄动物处于生长旺盛期,对蛋白需求和氨基酸平衡要求较高,而且鱼粉中氨基酸比例与动物所需的比较接近。

  • 标签: 应用 鱼粉 氨基酸平衡 保存 反刍动物 幼龄动物
  • 简介:食品保鲜技术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自我的一个长远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保鲜方法不断地得以推出和应用.低温保鲜是目前食品保鲜方式中成本最低、保鲜期较长、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各种装置将食品温度降到一定数值以下,以减少食品物理、化学变化及微生物繁殖的影响,在更长的时间内达到保持其原有色、香、味、形等品质的目的.

  • 标签: 低温保鲜食品 冷藏保鲜 冷冻保鲜 菜蓝子工程 原料基地建设 加工工艺
  • 简介:超低容量喷雾器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喷雾器。使用时,常见故障很多,为便于使用,下面介绍一些主要故障的排除方法。(1)雾化盘不转。主要原因是导线与接线柱连接不良或松脱、开关不良、电池电量不足、电刷脱落或电刷压簧折断、农药粘住轴承、焊头脱焊等。排除时,先查明原因,

  • 标签: 超低容量喷雾器 故障排除 雾化盘 喷头
  • 简介:通过实验认为龙胆草种子春播前应保存低温条件下,并且在播种前种子用800~12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这样才能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8%左右。

  • 标签: 龙胆草种子 低温条件 赤霉素溶液处理
  • 简介:鳍条是研究鱼类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组织样本,长期保存的鳍条为实验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组DNA。本研究介绍一种便捷保存鱼类鳍条用于DNA提取的方法---干燥法,并说明了用此方法保存鲤(Cyprinuscarpio)、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和虹鳟(Onchorynchusmykiss)鳍条效果。采集新鲜鳍条,贴在滤纸等吸水性强的纸张上,覆盖另一张滤纸,防止受潮、霉变,自然干燥后在室温保存3个月。剪取部分鳍条样本,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的质量。结果显示:用干燥法保存的3种鱼类的鳍条样品,提取获得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值在1.82-1.89之间,OD260/OD230值在2.29-2.70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明亮,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本研究证实用干燥法长期保存鱼类鳍条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珍贵样品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远距离、大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提供了便捷的选择。

  • 标签: 鱼类 鳍条 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