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烤烟氮代谢是重要的代谢过程,有机物料是作物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烤烟的氮循环。通过盆栽试验,将玉米秸秆、猪粪和生物炭调节氮比为25∶1,分析不同有机物料在相同氮比下,对烤烟和植烟土壤主要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与猪粪,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玉米秸秆,则会降低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烟叶氮关键酶活性;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最大分别达到33.3μg/(g·h)、14.42mg/(g·min)和5.08mg/(g·h)。与对照(不施有机物料)相比,添加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烟叶氮、磷、钾质量分数。植烟土壤添加猪粪,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最大值1.78mg/kg),但土壤蔗糖酶活性却基本不受有机物料种类的影响;同时,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氮质量分数显著提升。特别是猪粪处理中,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物料的施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提高硝态氮质量分数。因此,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烤烟氮代谢,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烤烟品质;添加猪粪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营养元素质量分数。

  • 标签: 烤烟 土壤碳氮比 化学成分 有机物料
  • 简介:相对准确地计量地带性森林库大小是估算区域森林汇潜力的前提。根据全市不同森林类型设置样地900个,运用样地清查法估算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储量和密度。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储量为52.16TgC。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储量分别为21.97TgC和27.16TgC。储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从化区和增城区;总储量的组成中,土壤层库比例最大(58%),其次为乔木层库比例(40%),而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细根(≤2.0mm)的生物量比例大多在1%2%;天然林储量与人工林接近,但是密度显著大于人工林(p〈0.05);不同林龄从小到大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成熟林;天然林以阔叶混和它软阔的储量最高,阔叶混和黎蒴的密度最高。人工林不同林型从大到小排序为:南洋楹〉黎蒴〉木荷〉木麻黄〉它软阔〉阔叶混〉湿地松。森林生态系统密度为178.03tChm-2,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密度分别为79.61tChm-2和98.42tChm-2。本研究全面计量了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库现状,这对评估该地区森林固潜力和指导汇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广州市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密度
  • 简介:就目前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来看,其发展趋向开始朝向于低和环保的层面,十分注重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对环保材质的使用,利用不同方面的技术综合来实现风景园林的低设计是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重点,利用技术控制的方式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的重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提升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 标签: 低碳 风景园林 功能特点 要则
  • 简介: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该省森林汇发展前景广阔,现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黑龙江 森林 碳汇
  • 简介:2016年8月28日,由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安佑低环保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国家低生态环保型养猪模式变革行动专题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低生态环保型养猪模式变革为主题,针对猪场粪便污染等尖锐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无污染、零排放、环保型的高效畜牧业养殖技术,做到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猪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生态环保型 养猪模式 专题会议 低碳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生态经济
  • 简介:2015年11月30日,位于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勒布尔格博览中心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当日上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此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00多位国家元首的到来,大大提升了这届大会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

  • 标签: 碳汇 气候变化 中国林业 美国总统 国家林业局 布尔格
  • 简介:为研究培肥措施对红壤有机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通过长期定位实验,选取不同施肥措施(未培肥CK、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和粪肥AM)下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揭示3种施肥措施下不同层次的有机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施肥措施均可以提高土壤表层(0-25cm)有机质量分数(尤其是颗粒有机),其中AM效果最显著,NPKS次之。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不同层次的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AM〉NPKS〉NPK〉CK。与CK相比,AM处理对表下层(5-15cm)土壤的总有机和团聚体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最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颗粒有机(POC)与湿筛法平均质量直径以及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预湿润震荡(WS)3种处理的平均质量直径的相关性最好(R^2=0.79、0.80、0.66、0.81),说明相对于其他组分,颗粒有机更有利于降低消散作用以及抵抗机械破碎进而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是间接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培肥措施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平均重量直径 团聚体稳定性 总有机碳
  • 简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的储量及时空变化是制定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全球碳循环与平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华北土石山区不同密度油松和元宝枫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密度、pH值以及全氮、速效钾、有机的质量分数等参数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的质量分数、土壤有机密度、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有机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元宝枫林的平均土壤有机质量分数和有机密度均大于油松林的;土壤有机质量分数和有机密度在土壤表层(0~10cm)为最高值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质量分数表现为2种林分密度下的元宝枫林无显著差异,而有机密度则表现为高密度元宝枫林〉低密度元宝枫林;在油松林中土壤有机质量分数、有机密度均表现为中密度油松林〉高密度油松林和低密度油松林。油松林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全氮、速效钾与其呈显著正相关,油松林土壤有机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相关,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综上所述,华北土石山区元宝枫林较油松林具有更大的固潜力,而且土壤的有机质量分数及有机密度受树种和林分密度影响较大。

  • 标签: 土壤有机碳 碳密度 油松林 元宝枫林 华北土石山区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的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的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量中土壤储量的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治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侵蚀区的生态环境,但伴随产生的汇效益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该区自2000年开展生态治理以来马尾松林储量的时空格局与增汇变化,同时借助2000—2013年政策治理数据以及社会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各主要驱动因素对森林增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该治理区总储量由127.01万t增加到189.96万t,平均每年增长3.52%,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当地2000、2006和2013年的马尾松林密度分别为27.95、32.82和41.72t/hm^2,区域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该区总储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海拔600m和坡度25°以下区域,总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1.6%和50.9%。马尾松林密度随海拔和坡度上升而明显增加,表明其汇能力仍具备较大恢复潜力。3)主成分分析表明,治理区马尾松林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治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其中政策治理是该区马尾松林增汇能力提升的最显著因子。

  • 标签: 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马尾松 碳储量动态 驱动力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