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汕头市位于粤东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美称,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侨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规划建设中的广东大南山森林公园(省级)位于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红场镇、两英镇和陈店镇辖区内,距离潮南区政府22km,距汕头市区58km,面积3677hm^2,内有翠峰古岩和仙湖一八角亭两个风景区以及大南山革命史迹“红色”旅游景区,

  • 标签: 森林公园 南山 广东 景观林 营建 生态
  • 简介: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距广州市100km.肇庆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事业兴旺,以七星岩、鼎湖山组成的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之一.规划建设中的七星森林公园毗邻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以北约1.5km,面积0.217万hm2,既是肇庆城区的绿色屏障和"市肺",又是星湖466.67hm2湖水的水源涵养地.

  • 标签: 广东 肇庆市七星森林公园 生态景观区 景观林营建
  • 简介:探讨"西安市白鹿塬直观坡面绿化工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提出在城市周边直观坡面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意把握好其生态、经济、景观、文化和社会等功能的和谐、统一,以期为城市周边生态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 标签: 城市周边 生态景观林 规划设计
  • 简介:城市湿地景观是福州城市景观的基础和依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下,福州城市湿地景观面临着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则,提出严格保护现有城市湿地景观,免遭破坏和污染;营造城市湿地公园;规范城市湿地管理及树立全民保护城市湿地的意识等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城市湿地 生态景观 保护 福州
  • 简介:通过对生态景观公园山石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讨论,明确山石景观在现代园林环境中的景观效果,通过对石阵、景观挡墙、路旁置石、沟壑岸山、假山、大型塑石护坡等的山石景观的设计,极大丰富了公园景观效果。

  • 标签: 生态景观 山石景观 置石 点缀 景观挡墙
  • 简介:2017年2月14日,林业厅副巡视员江秀奎在高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打造独特的森林生态景观,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他说,高峰林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打造独特森林生态景观,做精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助推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项目建设。

  • 标签: 森林生态景观 森林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 资源优势 项目建设 林业厅
  • 简介:在分析秦皇岛城市景观特点的基础上,以2个居住区为例分析当地居住小区生态景观建设的特色,以期对滨海地区居住小区生态景观建设有所启示。

  • 标签: 居住小区 生态景观 秦皇岛
  • 简介:马尾松和杉木林是受人为干扰下形成的次生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不稳定,在千岛湖区选择针叶阔叶化林分改造工程符合当地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同时也被生产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本文回顾自1963年以来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分改造工程的历程,对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分改造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技术措施和建设成效进行了思考,同时提出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分改造工程建设应加强对建设成效的监测,林分结构调整时应适当加大上层马尾松林的间伐强度,以及林分改造应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相结合等建议。

  • 标签: 生态景观林 阔叶化 林分改造 千岛湖区
  • 简介:传统的防洪堤建设主要考虑堤防工程的稳定、过水断面、水流冲击力等防洪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堤防工程也应考虑到水土保持及城市景观功能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各地水利部门也多方尝试,开展生态景观型防洪堤建设。本文以柘荣城区防洪工程为例,阐述在城市堤防工程建设中融入水土保持生态技术,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了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 标签: 防洪堤 生态 景观
  • 简介:阐述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性建设的内涵,认为其具有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必须持续建设,而不断投入是生态景观林带持续建设的关键.从政府、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标签: 生态景观林带 内涵 可持续发展 管理
  • 简介:生态景观型绿地建设模式主要有:便益门外街工业展览馆广场绿地、五台山桥头湿地景观绿地、漕河桥头现代交通景观绿地、普哈丁墓园西域文化景观绿地、东关古渡水运遗址景观绿地;此外,还有古河新韵、气澄壑秀等社交活动休闲景观绿地.

  • 标签: 绿地建设 生态景观 扬州古运河 景观绿地 光带 广场绿地
  • 简介:本文针对古田县果园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旨在推进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的水土保持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标签: 生态景观 果园建设 综合防治
  • 简介:为进一步挖掘三峡游潜力,重庆市在572公里长的长江三峡重庆段规划了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景观区、田园风光特色景观区和峡谷风光特色景观区三大生态景观体系。

  • 标签: 长江三峡 景观体系 重庆段 生态 景观区 城市特色
  • 简介: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 标签: 古运河风光带 型林地 扬州古运河
  • 简介:通过对绿色生态景观廊道的阐述,以通州商务园滨水公园(通州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北区)方案为例,说明设计中实现自然生态、创造现代景观和满足人们日常休憩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倡导在保护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栖息地的前提下,设计符合周边人文特点,适当融入人们活动的生态城市开放空间。

  • 标签: 绿色生态景观廊道 生态 景观 休憩
  • 简介:蜀冈西峰生态公园总面积40万m^2,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由扬州市人民政府花巨资搬迁有关单位,在保留原生态地貌的基础上建成。公园内主要以树木配置为主,按生物多样性原则植有乔灌木60余万株、铺设草坪9.4万m^2,初步显露出城市游憩林地的气势。扬州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在改造城市绿地环境的同时,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被市民推举为扬州新十大城市景观,2009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城市永久绿地予以建设、保存。

  • 标签: 扬州蜀冈西峰生态公园 城市游憩林地 生态景观价值评价
  • 简介: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景观设计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景观创造性的表现途径,景观设计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生态学概念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有代表性的实例从技术手段、表现工具、比喻、格局、适应性和过程化的形式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和表现过程,为当今乃至未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态学 适应性 过程化 景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