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上海城绿化和水利问题现状分析出发,运用城市生态发展理论,提出构建上海城水绿生态体系,建议优化上海城水网、林网结构,保护城市现有湿地资源和构建人工森林湿地.

  • 标签: 上海 生态体系 城市绿化 水利建设 水网结构 林网结构
  • 简介:通过对海南三亚城市防台风试验示范林10个参试热带树种从地径、树高和冠幅三个生长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个树种生长状况,综合比较其生长速度后,列出这10个树种生长排序,并对各树种早期生长特性及适宜种植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格木、非洲楝、孔雀豆等生长速度较快树种可以作为城市防台风林群落构建中上层乔木或者早期先锋树种,而生长慢长叶马府油、小叶杜英等则可以作为中下层和后期演替树种或防风林带前沿树种,研究结果可为三亚市防台风防护林建设城市景观森林群落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防台风防护林 热带树种 早期生长 滨海城市 三亚
  • 简介:以生态为主要功能海城森林,需要营造“近自然”森林体系,使其健康生长并达到自身平衡,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笔者介绍了近自然林业概念及特点,上海立地条件特点,可借鉴近自然森林群落以及近自然林营造实例,探讨了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最后提出上海营建近自然林应注意问题。

  • 标签: 上海 近自然林业 经营 城市森林体系 生态城市
  • 简介:文章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结合2015年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上海城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上海城森林生态系统提供负离子4.14×10-(24)个;吸收SO2931.25万kg,吸收氟化物85.69万kg,吸收氮氧化物64.78万kg;滞纳TSP6600.39t,PM(10)1016.7t,PM(2.5)252.13t。全市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为26.2亿元,贡献最多3种优势树种(组)为樟木林、硬阔类和灌木林,分别占25.95%,14.7%,13.34%,相对应森林面积占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24.94%,16.04%,11.76%。

  • 标签: 城市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净化大气环境 上海
  • 简介:上海有文字记载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文物古迹资源较为丰富。最早私家园林与寺庙园林始于南北朝(551—581年)。上海保存了一定数量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古园林和文物古迹,如龙华塔、松江方塔、豫园、秋霞圃、唐经幢等。最早营造具有防护作用绿化工程在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在今浦东海堤上栽种芦苇,并严禁樵采。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崇明县海塘修筑后,有“植桑其上,有桑千顷”记载。

  • 标签: 城市绿化 上海特色 义务植树运动 生态园林城市
  • 简介:旅游城市发展必然产物,有三种基本类型:资源都市型、经济都市型和综合都市型,其主要功能是消费.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危机、旅游负面影响和政府管理决策水平.主要对策是:培育城市综合吸引力、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推广变通性旅游;结合旅游开发规划城市规划,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环境承载力;运用灵活务实行政管理体制和符合WTO规则政府运行机制,在城市设计指导下进行旅游建设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旅游城市 可持续发展 制约 对策
  • 简介:通过对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分析,探讨了红树林独特生态功能、环境效益、景观价值,以期得到科学保护和发展。

  • 标签: 红树林 生态修复 景观营造 护岸 发展 措施
  • 简介:近年来,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在保证海绵功能发挥基础上,也是城市中重要栖息地和生态过程发生空间。针对城市野生鸟类,本文从区域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角度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绿地多空隙植物群落这一理念,通过对武汉市青山公园野生鸟类现状进行调查,从鸟类栖息空间、食物来源、植物群落生长空间和合理管养4个方面对该设计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 城市野生鸟类 生态环境 多孔隙植物群落
  • 简介:分析了生态城市绿化建设现状,探讨了绿化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应遵循生态、景观、经济相统一建设原则以及采取措施,指出城市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基本保障。

  • 标签: 生态城市 绿化建设 问题 措施
  • 简介:海南,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第2大岛,地处我国最南端,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省包括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山、琼海、澄迈、临高、琼中、通什、东方、乐东、屯昌、白沙、万宁、陵水、昌江、定安共18个县、市,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566万,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为了开发我国热带蚕业,发展海南丝绸,笔者于1989年受聘来到这块人们过去认为“神秘”热土。通过4年艰苦工作,现在看到了海南蚕丝业发展希望。

  • 标签: 海南 蚕桑 丝绸 开发
  • 简介: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 标签: 生态城市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教育 低碳经济 绿色消费 环境伦理法制
  • 简介:文章从赤峰市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龙乡山水林城,塞外宜居赤峰"森林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努力使赤峰成为"森林进城、车行林中、人走树下、出门见绿、林水相依"自然山水城市

  • 标签: 森林城市 城市建设 赤峰市 历史文化背景 山水城市 环境特点
  • 简介:1城市森林建设势在必行随着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社会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行进。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了1.5倍,目前约有5万个市(镇),大约43%的人民生活在城市里。随着城镇化率提高,人口数量激增,城区高楼大厦不断林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增强等一系列问题。

  • 标签: 中国 城市森林 林业建设 生态建设 城市化 生态消费
  • 简介:通过对厦门城市森林综合分析,研究了厦门建设海湾型森林城市总体布局。根据厦门城市特点和城市发展对城市林业多种需求,提出了“海西森林城市,温馨宜居厦门”理念;在城市森林发展结构布局上,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厦门城市森林多功能特点,提出“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统筹兼顾“三林体系”建设思路;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厦门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新特区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心两带五湾多点”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建设空间格局,分析了不同区块综合特征,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

  • 标签: 城市森林 建设理念 结构布局 空间布局 生态林 文化林
  • 简介:2006年6月20日至7月2日,中国专家考察团通过对芬兰、爱沙尼亚、瑞典、丹麦等北欧四国城市林业考察,全面了解了这些国家在城市林业规划、森林公园和户外教育基地建设、屋顶绿化、工业遗弃地森林植被恢复、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森林研究及城市合作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最后结合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实际,总结了三点启示。

  • 标签: 城市建设 森林公园 北欧 城市林业建设 借鉴 森林植被恢复
  • 简介:欧洲森林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成效显著。文章选取维也纳、莫斯科和伦敦3个代表性城市开展研究,系统总结了其森林城市发展历程、建设特点以及最新规划内容和发展趋势,同时对比北京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得出相应启示,以期为北京森林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 标签: 森林城市 发展研究 欧洲 启示 北京
  • 简介:文章分析宁波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其城市特色,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提出了宁波市城市森林系统结构;建议加强城市绿心和生态保护带建设,改善城区森林绿地质量,提供城市生态资源氧库,保持森林生态系统连续性和多样性,演绎城市文脉,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建设具有山水特色森林城市

  • 标签: 城市森林 总体规划 浙江宁波
  • 简介:本文从德阳城市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教训,重点对德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目标和建设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标签: 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建设 四川 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