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丰富栽培小麦转化受体基因型,优化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本研究评价了21份四川优良小麦品种(系)的幼胚再生能力,并以筛选到的最佳受体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抑菌剂浓度、共培养方式和农杆菌菌株等易互作的6个因素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筛选剂卡那霉素(Kanamycin)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21份材料中‘5157’、‘川农16’、‘R364’、‘川麦42’‘、内麦8号’的绿苗率超过了30%,可作为优良转基因受体加以利用。以‘5157’为受体材料建立农杆菌转化体系,正交试验表明菌液浓度和农杆菌菌株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经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菌株用C58C1,幼胚不经预培养,在菌液OD值为0.4的农杆菌中侵染40min,共培养介质选用培养基,抑菌剂为200mg/L羧卞青霉素(Carbenicillin),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50mg/L。本研究为四川小麦遗传转化提供了5个候选基因型,为建立和优化小麦幼胚转化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初步建立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

  • 标签: 小麦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正交设计 幼胚培养
  • 简介:采用YC4和YC9组合群体,该组合在F4代通过分子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杂合型。通过近红外检测技术检测,YC4组合中高油酸类型的表型频率为NIR值低于80%的占19.77%,高于80%的占80.23%。YC9组合中高油酸类型的表型频率为NIR值低于80%的占28.35%,高于80%的占71.65%。考种结果表明,筛选紫色种皮高油酸花生且产量高于‘冀花5号’花生品种50%以上的材料,YC4组合群体共筛选到材料69株,中果类型50株,大果类型19株。中果类型中荚果形状多为普通型,果嘴形状多为中等或明显;大果类型中荚果形状也多为普通型,果嘴形状多为中等或明显;YC9组合群体共筛选到19株材料,中果类型13株,大果类型6株。中果类型中荚果形状多为普通型,果嘴形状多为中等或明显;大果类型中荚果形状多为普通型或茧型,果嘴形状多为中等或非常明显。通过继代选择,获得3个紫色种皮高油酸新品系ZG-4-19-5-3、ZG-4-20-18-1和ZG-9-15-9-5,油酸NIR值分别为86.92%、85.77%和88.14%,分子鉴定结果与其表型一致。该批新种质材料的创制不仅提高了高油酸花生的医疗保健价值,同时对中国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丰富及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花生 紫色种皮 高油酸 荚果性状
  • 简介:本实验以野生甜椒(CA157)、栽培甜椒(CA52)和二者渐渗系(CL122)群体为材料,进行了耐低温IL系的筛选和低温胁迫对甜椒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渐渗系CL122在整个低温处理及恢复过程中与CA157表型相近,耐寒显著高于CA52。低温胁迫下,对三种材料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SⅡ光化学效率、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分析发现有些指标与抗性密切相关。说明野生甜椒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控制其耐寒的关键QTL,幼苗低温应答指标可以鉴定植株的抗性,但应选择差异化较明显的时期。

  • 标签: 甜椒 渐渗系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为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策略。明确目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图谱定位与功能标记的开发应用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对已报道的40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分子标记详情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将31个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在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上进行定位标注;此外,本研究还归纳xa5、xa13、Xa21、Xa27四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新开发了抗性基因Xa10、Xa23的功能标记。本研究将给育种工作者更好地利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与鉴定抗性材料提供便利。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物理图谱定位 功能标记
  • 简介:为了提高羊肉的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羊运动量少、人工驱赶羊运动成本高和现有的驱赶设备赶羊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从设计原理、装置结构、工作流程3个方面介绍了一种促进羊尤其是种羊运动的驱赶装置,能有效增加羊的运动量,提高羊肉品质。

  • 标签: 促进运动 驱赶装置 原理 流程 肉品质量
  • 简介: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挪威开始规模化高效开发南极磷虾资源,促使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由最初的10万~12万t跃升至20万t以上。伴随中国、智利等国家关注并加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队伍,新一轮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竞争正在展开。确立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我国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国家权益,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通过综述南极磷虾种群特征与资源分布,回顾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目前南极磷虾的生产现状,分析南极磷虾的生态地位和贡献,提出南极磷虾管理要求与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南极磷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国家话语权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南极磷虾 资源 开发 管理
  • 简介:新型多功能防护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树木保护剂。介绍了新型多功能树木生长防护剂的作用特点、使用方法,旨在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多功能树木 生长防护剂
  • 简介:猪细菌肠炎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对仔猪危害最大;本病可造成感染猪腹泻,严重的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导致病猪的死亡;临床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式之一。

  • 标签: 细菌 肠炎 防治
  • 简介: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入,工程建设相关的环保、林业、国土、安全生产、消防等法律法规也越来越细致,政府监管标准也越来越高,工程建设领域巡视、审计、依法治企综合检查中发现未批先建、违规建设、“先上车再补票”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在消防手续办理、土地证办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集中反映了部分建设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为电网发展带来较大风险隐患。规范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要突出加强初步设计评审、工程开工、工程投产三个关键点管控,切实加强输变电工程全过程依法建设管理要求。

  • 标签: 电网工程建设 合规性 工程建设管理 管理人员 输变电工程 治国理念
  • 简介:山羊传染脓疱又称羊口疮,具有流行、传染,会导致羊采食困难,身体状况日益低下,严重的则直接威胁生命。本文针对于山羊传染脓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防治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对养殖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等预防措施。

  • 标签: 山羊 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诊治
  • 简介:江西省寻乌县是赣南脐橙、柑橘主产区之一,近年受病虫害影响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为改变“一果独大”的现状,寻乌县又发展了猕猴桃、百香果、甜柿等水果。截至2017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计划以后每个乡(镇)建设3~5个优质、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中端鲜食猕猴桃品种,选择中华系黄肉猕猴桃“金艳”“金桃”为主栽品种,慎重发展“东红”、“红阳”等中华系红肉猕猴桃品种。

  • 标签: 红肉猕猴桃 种植面积 气候适应性 主栽品种 赣南脐橙 江西省
  • 简介:本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其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抗旱。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三大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也呈逐渐增大趋势。贵州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综合抗旱评定结果为:2号≧1号>3号>4号。因此本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用芥菜生理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高抗旱品种,提高芥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贵州筛选高抗旱芥菜品种提供一定基础数据。

  • 标签: 叶用芥菜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抗氧化物酶 抗旱性评价
  • 简介:对桂林地区沙糖橘种植者的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种植沙糖橘,运用树冠盖膜保鲜、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控制种植成本,提高沙糖橘品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桂林地区 沙糖橘 成本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明确稻瘟病抗性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的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在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的颈瘟病情指数,在泸县考察C55各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颈瘟病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选取田间最高颈瘟病指<23.0%的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的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颈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的家系其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籼稻 重组自交系 颈瘟病情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 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云杉SRAP反应体系,筛选出14条多态引物,分析了不同类型云杉物种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结果表明:云杉12.5μL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正反向引物0.3μmol/L、2×TaqMasterMix5.0μL、DNA模板量20ng;14对引物总扩增条带为149,多态条带为69,多态性比率为46.3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条带为4.93。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8;有效等位基因数(Ne)、香浓信息指数(I)和Nei’s遗传相似系数(H)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1.4970、0.5142和0.3513;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1.3803、0.2732和0.4200;各群体遗传多样指数依次排序为泥炭藓红皮云杉>杜香越桔红皮云杉>越桔偃松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塔藓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与越桔偃松鱼鳞云杉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杜香越桔红皮云杉与塔藓鱼鳞云杉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研究表明,大兴安岭5种类型的云杉林的种间遗传变异大于生境对相同云杉种产生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云杉 遗传多样性 正交设计 SRAP
  • 简介:利用10对SSR引物对南宁地区5个金花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分析,探讨金花茶边缘种群及变种小果金花茶的遗传多样,为金花茶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小果金花茶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4.40、2.433、0.533和0.429,表明小果金花茶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STRUCTURE聚类分析显示,5个金花茶种群按照两变种分为2个组。AMOVA结果和遗传分化系数(FST)均表明两变种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位于平果县坡造乡的金花茶边缘种群具有最低水平的遗传多样(PPB=50%,A=1.70,Ho=0.100),与主分布区种群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基于以上结果表明,小果金花茶和平果县坡造乡边缘种群应当作为独立保护单元保护起来。

  • 标签: 小果金花茶 金花茶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边缘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