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鹅肥这一风靡欧洲美味,近20年来越来越受到国人青睐。现在国内除西藏、青海、宁夏等几个省市外,都有鹅肥生产。但是中国想成为世界第一鹅肥生产国,还有很长路要走。

  • 标签: 鹅肥肝生产 中国 产业化 生产国
  • 简介:著名昆虫学家美国MR.Goldsmith教授说:"这是一个巨大成就."著名昆虫学家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SarjeetS.Gill教授评价说:"对于你们所取得家蚕基因组成就,我表示热烈祝贺……并感谢你们所做出巨大努力……"

  • 标签: 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世界 昆虫学家 美国 农村经济
  • 简介:以山丹叶片、鳞片、幼嫩茎段、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能力不同,其中种子>鳞片>幼嫩茎段>叶片;不同浓度激素组合配比对山丹外植体鳞片诱导不定芽也有显著差异,其中以MS+6-BA2.0mg/1+NAA0.1mg/l诱导不定芽迅速形成小鳞茎;而且不同部位百合鳞片分化小鳞茎能力不同,分化能力大小为:基部>中部>上部;不同继代培养基对山丹鳞茎增殖有显著影响,以MS+6-BA1.0mg/1+NAA0.1mg/1继代繁殖效果最佳;不同生根培养基对山丹继代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以MS+IBA0.5mg/1为佳,生根率为80%,平均每棵苗生根8.1条;不同移栽基质对山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同,以泥炭土为佳,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 标签: 野生山丹 组织培养 外植体
  • 简介:本文进行了红掌培苗催花试验研究,并对影响红掌试管苗开花关键技术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掌培苗从移栽至开花不同时期,用1—4号营养液,进行叶面喷肥,并结合根部施肥,可使植株迅速生长,达到提早开花目的;磷酸二氢钾及6-苄基嘌呤有促进提早开花作用,栽培15个月苗开花率达70%,18个月苗开花率达100%;培大苗保持10000-150001ux光照强度及全日照量60-80%,是使其提早开花、提高产花量及花质量必备条件;长期处于30001ux以下光照强度环境中大苗不开花;多次换盆及适时采花,可使植株提早开花;单株年出花率达18支以上。

  • 标签: 红掌 组培苗 施肥 催花试验
  • 简介:试验分析了红掌培苗在移栽时采用基质与其成活率关系,并分析了几种混合基质对小环境因子适应性。

  • 标签: 红掌 组培苗 栽培基质 成活率
  • 简介:吉林枸杞粗多糖多次灌胃给药,能明显抑制CCL4,所致损伤小鼠ALT升高,增加肝糖原含量,并明显降低中MAD含量。对正常小鼠具有显著利胆及促进部分切除后再生作用。

  • 标签: 吉林枸杞粗多糖 ALT MAD 肝再生 胆汁分泌
  • 简介: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体内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法制备了卡拉白鱼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数2n=50,型公式为28m+14sm+4st+4t,臂数(NF)为92.

  • 标签: 体内 NF 初步研究 肾组织 注射 染色体组型
  • 简介: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结合,禽类染色体研究又现其生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近20年来禽类染色体核型、带型研究状况,并对禽类染色体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禽类 核型 带型
  • 简介: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结合,禽类染色体研究又现其生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近20年来禽类染色体核型、带型研究状况,并对禽类染色体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禽类 核型 带型
  • 简介:研究从无毛花楸培育质量、移栽基质、有效叶片数、湿度、温度等方面试验,讨论了影响培苗移栽成活率因素。认为河沙+草灰土+珍珠岩作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有效叶片数在5片以上,环境湿度100%,棚内气温28℃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可达95.5%。

  • 标签: 无毛花楸 组培苗 移栽试验
  • 简介:氨醇脱氢酶(HDH)是组氨酸生物合成过程中最后两步反应催化酶.对氨醇脱氢酶结构、催化机理、氨醇脱氢酶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综述.

  • 标签: 组氨醇脱氢酶抑制剂 组氨醇脱氢酶 除草剂 结构
  • 简介:活塞连杆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零件构成。组装前要认真选配,否则会影响修理质量。一、组装前选配1.检查活塞、连杆加工质量。同一台多缸柴油机,各活塞之间质量差不能超过10克,连杆质量差不能超过20克,活塞连杆总成质量差不能超过30克。

  • 标签: 活塞连杆组 销子 活塞销 活塞环端面间隙 连杆衬套 质量差
  • 简介: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养殖鱼类脂肪抗脂肪因子研究成果,为防止养殖鱼类脂肪肝病变、提高养殖鱼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 标签: 鱼类 脂肪肝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us。DHV)引起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 防制 不同日龄 鸭肝炎病毒 神经症状 传染病
  • 简介: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邢台市动物医院先后收治犬传染性肝炎病例120例,治愈96例,治愈率为80%。现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症状患病犬精神沉郁,寒颤怕冷,体温升高到40.5℃左右。食欲废绝,病犬渴欲增加,这是本病特征之一。呕吐、腹泻、齿龈出血,触摸腹部有疼痛感。病程后期有贫血、黄疸,角膜水肿浑浊变为蓝色,临床上因而称之为'蓝眼病'。眼睛半闭流泪,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角膜浑浊特征是角膜由中心向四周扩展,重者可造成角膜穿孔。恢复期浑浊角膜由四周向中心缓缓消退,但也有少数病犬部分或完全失明。若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二、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呈血红色,脾脏轻度充血性肿胀,头颈皮下水肿,腹腔

  • 标签: 传染性肝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