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苹果脱氢酶(MDH)的测定方法——速率法。进一步探讨、研究MDH在肝炎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建立了苹果脱氢酶的检测方法——速率法,并制备成试剂盒。同时对120例健康体检者、120例肝炎病人和65例肝癌、65例肝硬化病人同时进行了MDH的检测分析。结果肝炎病人血清中苹果脱氢酶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5.2倍。急性肝坏死时升高的更突出,是对照组的11.2倍,经统计学处理P<0.01。肝炎的初期和病情的极期升高的幅度与严重性相关。结论用速率法判定MDH快速、简便、准确、试剂样品的用量小,可用于各型自动生化分析仪。MDH是肝炎的诊断、判断病情、估计愈后、观察疗效的良好指标,可提高肝炎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苹果酸脱氢酶 速率法 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白及糖浆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23nm,柱温为30℃,对白及糖浆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酯进样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132471.8232X+7553.0798(n=6,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6%(n=6)。结论:HPLC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白及糖浆中的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酯的含量,为其药效的检测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HPLC方法简便、准确,可适用于白及糖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白及糖浆 1 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L-赖氨酸就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又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体蛋白质,

  • 标签: 必需氨基酸 L-赖氨酸 人体蛋白质 营养物质 人体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6例重症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肠外营养液中加入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0.4g/kg·d,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肠外营养液,疗程均为10d.治疗前后采用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两组患者肠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早期给予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增强小肠和结肠黏膜细胞的活性,改善肠道的结构和吸收功能.

  • 标签: 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 重症患者 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休克时灌流量减少是微循环障碍的特征性病变,白细胞粘着于细静脉壁和嵌塞毛细血管是休克的微循环灌流量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白细胞粘附的第一步,L-选择素参与了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快速滚动,实验见休克大鼠L-选择素转录表达下调及白细胞表面L-选择素显著减少,有助于微循环的通畅.细胞激活过程中L-选择素表达迅速变化.L-选择素从刺激的白细胞表面快速脱落,成为可溶性L-选择素(sL-选择素),高浓度sL-选择可抑制L-选择素介导的黏附,生理浓度时可引发20%左右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

  • 标签: 可溶性L-选择素 休克 白细胞粘附 微循环障碍 炎症反应 灌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L-苏糖酸亚铁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对L-苏糖酸亚铁胶囊和琥珀酸亚铁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服用L-苏糖酸亚铁胶囊第1周后开始自觉症状有所改善,第2~4周症状改善最明显,头晕、心慌减轻,睡眠及精神好转,体力明显增加,面色苍白逐渐减轻,第8周时症状基本消失,与琥珀酸亚铁片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L-苏糖酸亚铁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良好,且其毒副作用小,便于患者接受.

  • 标签: 治疗 胶囊 缺铁性贫血 患者 琥珀酸亚铁 临床观察
  • 简介:本文报道对腹泻儿童体内分离的56株L-型菌落的特征、涂片染色多形性及返祖过程中出现的“颗粒性外套”和“慧星尾样”菌落的观察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腹泻 L型菌 菌落 返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待产孕妇进行а-L-岩藻糖苷酶检验,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测定待产孕妇血清а-L-岩藻糖苷酶。结果待产孕妇血清а-L-岩藻糖苷酶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意义,为妊娠特殊生理反应,不同于肝脏疾病升高。可以作为待产孕妇胎儿胎盘成熟的监测指标。

  • 标签: 待产孕妇 а-L-岩藻糖苷酶
  • 简介:L-氨基酸氧化酶(LAAO)作为蛇毒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有着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LAAO的生化作用和药理作用,提供了许多关于其对血小板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性、抗菌等方面的资料,本文就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SV-LAAO)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蛇毒 L-氨基酸氧化酶 理化性质 生物学活性 抗肿瘤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9 年 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为孕产妇组和非孕产妇组。入院时为每个患者测量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24 周后再为每位患者测量一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后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的变化。 结果 : 在 24 周后,孕产妇组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过多,而非孕产妇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较少。 结论 : 孕妇在做检查时,应先检查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变化,再决定是否患有肝病。

  • 标签: 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 变化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细胞内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与糖尿病组比较,L-Arg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肝组织细胞内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及NO含量显著升高。结论L-Ar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左旋精氨酸 自由基 CA^2+ -ATP酶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L-精氨酸能够增强人凝血因子Ⅷ(hFⅧ)基因在体外的表达机制。方法:扩增B结构域缺失的hFⅧcDNA(BDDhFⅧcDNA)的A1、A2、A3、C1和C2结构域基因,并将其作为启动子,分别插入含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载体pCAT3-Enhancer的启动子位点,构建成载体pAl—CAT3-Enhancer、DA2-CAT3-Enhancer、pA3-CAT3-Enhancer、pC1-CAT3-Enhancer和pC2-CAT3-Enhancer。再将各载体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10mmol/L)培养24h。实验设转染阴性对照(不含启动子)、转染阳性对照.各组再设加L-精氨酸及不加L-精氨酸的对照组(共14组)。采用体外细胞核连缀反应(run—onassay)检测CAT基因的转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HUVECs裂解液中CAT蛋白的含量。结果:在无L-精氨酸存在的情况下,转染阴性对照载体pCAT3-Basic、pA3-CAT3-Enhancer、pCl-CAT3-Enhancer和DC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均未检测到有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均为背景值,转染阳性对照载体DCAT3-Control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有强转录,转染pAl-CAT3-Enhancer和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只能检测到微弱的CAT基因转录,CAT蛋白含量分别为(61.85±7.86)pg/10^6个细胞和(60.27±7.27)pg/10^6个细胞。在与L-精氨酸共培养24h后,转染pA2-CAT3-Enhancer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CAT蛋白含量达到(368.56±21.85)pg/10^6个细胞,显著高于未加L-精氨酸组(P〈0.01).而转染其他各载体的HUVECs裂解液中CAT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变化与未加L-精氨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Ⅷ的A1和A2结构域基因能作为启动子驱动CA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L-精氨酸可显著增强hFⅧA2结构域基因启动的CAT基因转录和表达。

  • 标签: L-精氨酸 凝血因子Ⅷ 启动子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简介:Interleukin-15(IL-15)为记忆CD8+和CD4+T的幸存是必要的房间子集,和天赋漂亮、自然的漂亮T房间。这里,我们描述一迄今在调整天真的CD4+T房间的homoeostasis的IL-15的unreported角色。从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点头)的splenocytes的采纳转移在在lymphopenicNOD.scid.Il15−/−老鼠的T房间的增加的homeostatic扩大的老鼠结果什么时候与NOD.scid接受者相比。CD4+T房间的增加的累积也在NOD.Il15−/−老鼠被观察,显示那条IL-15-dependent规定也当淋巴球减少症不在时发生。缺乏IL-15Rα的NOD.scid老鼠;锁住,然而并非缺乏普通gamma的那些也锁住表演CD4+T房间的增加的累积。这些调查结果显示IL-15-mediated规定在CD4+T房间上直接发生并且要求IL-15的trans演讲。当IL-15不在时膨胀发信号的CD4+T房间不获得古典规章的T房间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当IL-15表演不在时膨胀的CD4+T房间损害了导致抗原的激活和IFN-γ;生产。把调查结果基于这些,我们建议天真的CD4+T房间分隔空间的IL-15-dependent规定可以代表控制的另外的层潜在地阻挠逃离中央忍耐的autoreactive房间,当允许记忆T房间的扩大时。

  • 标签: T淋巴细胞 CD4 稳态 SCID小鼠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5
  • 简介:目的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大鼠实施L-精氨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妊娠高血压大鼠模型共60只,分为对照组(30只,使用硫酸镁治疗)和观察组(30只,使用L-精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大鼠的血压值和死胎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大鼠使用L-精氨酸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道用“L-型过滤返祖法”从89例急性腹泻儿童中的17例(19.1%)中分离出L-型菌56株,其中已鉴定出致病菌株26株(26/56),以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为主;此法阳性分离率高于常规法;其检出率与病程有关;L-型菌返祖时间多为3-7代;132例健康组儿童体内分离出L-菌27株,对其返祖鉴定未发现致病菌种;发现稳定型致病菌L-型能残留在临床治愈的儿童体内并对其存在的机理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它将有益于对儿童腹泻病原菌的认识和流行病学监测。

  • 标签: 儿童 腹泻 病原菌 L-型菌
  • 简介:目的探讨L-卡尼汀对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家兔心肌顿抑模型,18只家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组)、缺血/顿抑组(IS组)和L-卡尼汀处理组(LCS组).开胸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0min,然后松扎6h.观察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结果LCS组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1),MDA的含量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L-卡尼汀可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对心肌顿抑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顿抑 L-卡尼汀 氧自由基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