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分子量为13.3KD,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线性关系优于尿素、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各种疾病造成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并且在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也不断的得到应用。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的影响,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因此,其血清浓度主要由GFR决定,CysC理所当然的成为反映肾小球滤过情况的重要指标1。现将其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胱抑素C 方法学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法在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明显低于对照组,带管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型固定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了导管的有效留置。

  • 标签: 颈外静脉 三向瓣膜PICC导管 固定方法 &ldquo C&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ApoAⅠ与HDL-C以及ApoB与LDL-C之间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与载脂蛋白B,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poAⅠ与HDL-C以及ApoB与LDL-C之间均呈中等相关性,实验组ApoAⅠ与HDL-C呈中等相关性,ApoB与LDL-C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载脂蛋白AⅠ与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相关性,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同样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载脂蛋白AⅠ(ApoAⅠ) 载脂蛋白B(ApoB)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采集牙周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检测CRP浓度。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中CR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CRP的水平高低与牙周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严重,CRP的浓度越高。结论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中存在高水平CRP,且其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因此,监测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液CRP水平,可为判断牙周炎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新的指标。

  • 标签: 牙周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维生素C合成工艺。方法以维生素C钠为原料,经过酸化、分离、除盐、回收、精制提纯处理制取维生素C,试验系统考察了酸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及用水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维生素C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20~30℃,盐酸与维生素C钠的物质的量比1∶1,酸化反应体系中水含量4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维生素C收率为94.74%,其纯度达到99.80%。结论该工艺降低了原料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业化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维生素C 合成工艺 研究
  • 简介:BackgroundTheprognosticvalueofserumC-reactiveprotein(CRP)inpatientswithinfectiveendocarditis(IE)isnotwellelucidated.ThisstudyaimedtoevaluatetheusefulnessofCRPinpredictingtheoutcomeofIE.MethodsTwohundredninty-sixpatientsfrom2009to2012intheDepartmentofCardiologyatGuangdongGeneralHospitalwerescreenedanddividedintosurgicalandconventionaltreatmentgroups.CRP,whitebloodcell(WBC),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andotherclinicaldatawereobtainedwithfollow-upfor12months.ResultsTwohundredthirty-sixpatientswereassignedtoreceivesurgerytreatmentwhile60patientsreceivedconventionaltreatment.Inthesurgerygroup,thelevelofCRPinthedeath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survivalpatients(P<0.001).TheareaunderthecurveofROCwasabout0.749(SE0.064,P=0.005,95%CI,0.624-0.874)andthecut-offpointofCRPwas23.8mg/L.Inconventionalgroup,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deathandsurvival(P<0.001).TheareaunderthecurveofROCwasabout0.701(SE0.095,P=0.032,95%CI,0.515-0.888)andthecut-offpointsofCRPwas65.6mg/L.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WBCandESRbetweensurgeryandconventionalgroups.ConclusionAmoreaggressivesurgicalinterventionresultsinabetteroutcomeoverconventionaltreatmentandCRPcouldbeservedasapredictivemarkerforadverseoutcomeinIEpatients.

  • 标签: C反应蛋白 心内膜炎 感染性 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其肾脏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其肾脏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以及临床蛋白尿组中受试对象的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呈明显的依次升高趋势,而其eGFR则依次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且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受试对象的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eGFR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52以及-0.116,P<0.05。结论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的升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HbA1c Cys-C 糖尿病 肾脏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63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清hs-CRP、HCY、CPI水平。结果对比血清hs-CRP、HCY、CPI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HCY、CPI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宜昌市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与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10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计算AST/ALT值(DeRitis值),按检测结果分为(DeRitis值<1.50,1.50<DeRitis值<2.00,DeRitis值>2.00)3组及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补体C3、C4进行检测。结果甲组C3、C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组和丙组C3、C4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乙、丙三组间随着AST/ALT比值的增高,血清补体C3、C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随着AST/ALT值得增加,即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补体C3和C4的水平逐渐降低,检测补体C3、C4有助于评估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补体C3 补体C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反应蛋白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份——2017年7月份收治的感染疾病的患儿110了以及无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5例参与本次研究,110例感染疾病的患儿根据感染情况的不同分成细菌感染组55例和病毒感染组55例,三组研究对象在早上空腹状态下分别采用20ml和10ml静脉血液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病毒组与健康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中对于细菌感染的检测效果较好,临床应用应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C)可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尤以脑脊液和精浆中含量为高,尿液中最低,不受年龄、性别、体重、炎症等因素影响,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线性关系优于尿素、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各种疾病造成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并且在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也不断的得到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或脑脊液中的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是否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指标。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中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行腰椎穿刺检查的新生儿为感染组,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和培养结果分为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以同一时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病房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2000、~2500、~3000、~3500和〉3500g亚组,根据孕周分为〈33、~35、~37、~39和〉39周亚组。对照组取新生儿在出生后的脐带血;感染组于急性期或稳定期行腰椎穿刺检查,24h后取静脉血标本。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或脑脊液标本中的CX3CL1水平,比较各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69例,感染组24例。中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亚组8例,败血症亚组10例,非败血症亚组6例(脑积水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新生儿惊厥2例、高胆红素血症伴食管气管瘘1例)。对照组脐血CX3CL1水平为(97.8±13.3)pg·mL^-1,脐血CX3CL1水平在不同体重亚组以及不同孕周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X3CL1水平在感染组血浆(95.1±8.2)pg·mL^-1和对照组脐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CX3CL1水平感染组脑脊液中(210.0±11.9)pg·mL^-1高于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中的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脑脊液CX3CL1水平分别为(243.1±13.3)、(208.2±20.1)和(168.7±20.6)pg·mL^-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中枢感染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败血症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P=0.180)、中枢感染亚组与败血症亚组比较(P=0.1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3CL1表达水平相对稳定

  • 标签: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炎症 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临床大量资料显示,糖尿病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并且,患者容易发生微血管等不良事件,其中糖尿病肾病则是常见情况之一,而C反应蛋白则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糖尿病肾病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适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这个古老的项目的新理论及用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了新认识,hs—CRP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对血管疾病预测诊断是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CRP作为可靠,廉价便于检测的项目,它的临床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 标签: C&mdash 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