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肥胖症患者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后代谢的变化。方法以"bariatric surgery、metabolic surgery、sleeve gastrectomy、gastric bypass、bone metabolic indicators、bone mineral density"为英文检索词,以"减重手术、代谢手术、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代谢、骨密度"为中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WOS、Cochrane、CNKI和VIP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的纵向研究,提取减重手术前后肥胖患者骨密度、代谢标志物资料。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临床研究,包括42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术前基线相比,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后腰椎骨密度(WMD=0.05,95%CI:0.00~0.1)、股骨颈骨密度(WMD=0.10,95%CI:0.05~0.15)、髋关节骨密度(WMD=0.14,95%CI:0.10~0.17)、血清维生素D3(WMD=-4.87,95%CI:-6.34~-3.40)降低显著,甲状旁腺素(WMD=10.04,95%CI:5.32~14.76)显著升高。结论减重代谢手术后患者早期易出现骨密度降低及代谢标志物改变,Roux-en-Y胃旁路术对代谢的影响较胃袖状切除术更为严重;所有术后患者均需要监测并积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 标签: 减肥手术 骨密度 Meta分析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补肾壮汤联合运动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期间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壮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代谢指标[钙(Ca)、磷(P)、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 、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1)含量]、Oswestry 伤残指数 (ODI)评分、骨关节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代谢指标、ODI评分、骨关节疼痛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补肾壮汤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代谢指标改善,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骨关节疼痛。

  • 标签: 补肾壮骨汤 运动疗法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摘要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大鼠超微结构、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对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58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50只建立去卵巢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余8只记为假手术组。雌激素组予以0.09mg/kg戊酸雌二醇片+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的混悬液灌胃,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2.45、4.9、9.8g/kg+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的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予以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4周。透射电镜观察股骨超微结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代谢指标;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结果  大鼠建模成功率为100.00%;假手术组骨细胞超微结构无异常,模型组有显著改变,雌激素组和六味地黄丸3剂量组均改善,且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接近;各组血清代谢、股骨骨密度、股骨SIRT1、RUNX2、OPG、RNAKL、RNAK mRNA与蛋白表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BALP、PICP水平,股骨骨密度,SIRT1、RUNX2、OPG mRNA与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3剂量组均低于假手术组且均高于模型组(P<0.05),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低于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均高于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改善去卵巢大鼠超微结构和代谢,增加骨密度,推测与调控SIRT1通路,上调SIRT1、RUNX2、OPG表达,抑制RNAKL、RNAK表达有关。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骨质疏松症 超微结构 骨代谢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破骨细胞抑制因子 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一样剂量维生素D影响早产儿代谢各项指标的情况。方法:从我院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对象范畴,并基于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入两小组,各50例。提供给参照组400IU/d的维生素D,提供给实验组800IU/d是维生素D。比较以上两组接受干预前后代谢指标情况。结果:两小组出生后第28天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Ca、碱性磷酸酶值、重量、骨密度、身体高度呈现出上升变化趋势,同时血磷值呈现出下降变化趋势。实验组25(OH)D,骨密度、血清磷要较参照组更高,ALP值、MBD发生率要较参照组更低,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于400IU/d的维生素D而言,800IU/d的维生素D能够更好地改善早产儿代谢状态和水平,有益于骨密度的增大、MBD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维生素D 早产儿 骨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水平和骨密度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价值。方法: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以此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以此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矿物质含量、骨密度应用骨密度仪实施检测和对比;并对代谢各项指标(β-CTX、BGP、CT、P1NP、PTH、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检测。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BMC、BMD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代谢 骨密度 骨破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代谢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反映骨骼转换状态。代谢生化指标不仅对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而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新生儿与母亲孕期血清代谢生化指标出发,对两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实现胎儿期充足的营养储备以及新生儿期个体化的营养指导提供参考。

  • 标签: 骨和骨组织 维生素D 婴儿,新生 孕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代谢指标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模式,研究组行MTM模式,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骨密度、代谢指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代谢指标及用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

  • 标签: 药物治疗管理(MTM)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用药依从性
  • 简介:1摘要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辅助治疗应用于特发性矮小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代谢水平分析。研究对象选取自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特发性矮小症治疗的患者共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辅助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长情况和代谢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的生长情况和代谢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特发性矮小症治疗的患者中实施重组人生长激素辅助治疗可以极大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代谢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新确诊的PCOS患者65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钙素(OC)、转换标志物(P1NP,β-CTX)、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PTH1-84),及各项性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PCOS组血清中形成标志物(P1NP和OC),泌乳素(PR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BMI、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吸收标志物(β-CTX)及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雌激素LH与雄激素TT水平均较正常女性相比显著升高,形成标志物与健康年轻女性相比显著降低,形成下降。

  • 标签: 内分泌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骨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和术后1周的代谢指标,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OPG、BG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联合快速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患者骨 代谢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对比两组病人的肾功能指标和代谢指标,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B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A组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情况并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Cr水平和BUM水平(>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Cr水平和BUM水平均得到降低,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代谢指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得到改善,A组代谢指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大大改善肾功能及代谢指标,提高治疗疗效,为患者提供优质治疗服务,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骨代谢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维生素D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引起不良事件预防和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维生素D)82例,观察组(唑来膦酸+维生素D)86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代谢标志物水平、骨密度、生命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代谢标志物、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发生骨质疏松、痛、脱发不良事件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的量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有效提升患者骨密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唑来膦酸 维生素D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骨代谢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钙磷代谢是机体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对于骨骼健康、神经肌肉功能和细胞代谢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钙磷代谢及调节机制、相关疾病以及治疗策略。首先介绍了钙磷代谢的基本概念和生理功能,包括钙磷吸收、转运、储存和排泄等过程。其次,探讨了钙磷代谢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低钙血症等,并分析了其发生机制。最后,总结了目前钙磷代谢异常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膳食调节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 标签: 钙磷代谢 骨骼健康 神经肌肉功能 钙磷吸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N-乙酰神经氨酸与透明质酸钠联合应用在改善代谢相关指标中的应用。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设空白对照组6只大鼠:去卵巢组30只大鼠,手术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1组为模型组,其余4组为实验组),给予不同的灌胃处理,每只大鼠分别按照各自的给药剂量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灌胃12周,每日灌胃1次。观察各组大鼠骨骼钙含量、骨密度、血清磷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钙素(BGP)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给药剂量增加,大鼠骨骼钙含量、骨密度、血清磷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钙素(BGP)含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N-乙酰神经氨酸与透明质酸钠显示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N-乙酰神经氨酸 透明质酸钠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代谢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了阿仑膦酸钠以及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等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3月后,对比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糖代谢指标、骨质疏松相关因子以及代谢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相关因子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BMD和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B-CTX和P1N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代谢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代谢和β细胞分泌功能。维持适当的血清25-(OH)D水平对管理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减少骨折风险和血糖控制,减少多种疾病的高发或加重。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代谢 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叙述血脂的吸收与代谢过程。血脂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消化酶、胆盐和转运蛋白。吸收后的血脂会通过淋巴系统进入循环,并在肝脏和外周组织中进行代谢。血脂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血脂的吸收与代谢机制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脂 吸收 代谢 小肠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标准大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治疗中的效果,特别是该手术如何影响围术期的炎性应激和代谢状态。方法:本研究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进行,共纳入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标准大瓣开颅术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手术并对颅内血肿和炎症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GOS评分,以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IL-2、IL-4、TNF-α的水平。结果:标准大瓣开颅术组的术后GOS评分从平均4.6提升到5.4,而传统手术组从4.5提升到4.8(P<0.05)。标准大瓣开颅术组的血清NSE水平从35.6 ng/ml降至28.7 ng/ml,IL-2从55.2 pg/ml降至46.1 pg/ml,TNF-α从60.4 pg/ml降至49.7 pg/ml(P<0.05)。IL-4水平从12.3 pg/ml升至18.2 pg/ml(P<0.05)。结论:标准大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有助于调节围术期的炎性应激和代谢状态。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GOS评分,炎性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