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每天认真刷牙,是不是不用洗牙了?不对!因为牙齿在彻底洗刷后的半小时内,即会有新的菌斑形成。久而久之.这些未被清洁的菌斑钙化为牙石,会加重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口臭等情况,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因此,要维护牙周健康,应定期到医院洗牙。

  • 标签: 洗牙 抛光 菌斑形成 牙齿松动 牙槽骨吸收 牙龈红肿
  • 简介:《爸爸去哪儿》除了引起收视的高潮,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田亮的“慈祥的爸爸”:林志颖让Kimi独立的尝试:张亮和天天“兄弟式”的父子情,到底哪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吗?教师是什么?严师真的能出高徒吗?每次这些疑问跑进我脑海的时候,我就会禁不住地翻看以前参加的蒙台梭利教学培训时导师给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语言 抛光 家庭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6例,分别按照髋关节置换术方式不同分成陶瓷-陶瓷组76例,陶瓷-聚乙烯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Harri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58个月,随访平均时间(26.35±579)个月;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任何感染、脱位、神经损伤以及骨折等不良并发症;陶瓷-陶瓷组患者Harris术前、末次随访评分分别为(41.28±3.50)分、(90.86±3.67)分,陶瓷-聚乙烯组患者Harris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为(41.35±3.58)分、(88.89±3.36)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无法获得统计意义,P<0.05。结论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髋关节置换术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而且差异不明显,但远期预后需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陶瓷头对陶瓷髋臼 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 髋关节置换
  • 简介:背景:陶瓷-陶瓷界面因低磨损而被重视,但其也伴随着异响和破裂的风险。因此目前对陶瓷-陶瓷界面和陶瓷-聚乙烯界面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仍存在较多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陶瓷-陶瓷界面和陶瓷-聚乙烯界面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面收集2015年1月前发表的比较陶瓷-陶瓷界面和陶瓷-聚乙烯界面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9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其中陶瓷-陶瓷界面人工关节1231髋,陶瓷-聚乙烯界面人工关节932髋。Meta分析结果发现,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人工关节均能明显改善关节功能;陶瓷-陶瓷人工关节有着较高的术中、术后假体破裂率和异响发生率,陶瓷-聚乙烯人工关节则假体磨损速度更快;但在短-中期随访中,关节脱位、骨溶解、假体松动等置换相关并发症和各原因导致的假体翻修率在两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的修复效果和安全性在短-中期随访中并无明显差异,但其二者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 作者: 李德利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0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全瓷材料和微创修复理念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全瓷修复体的抛光是影响修复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抛光不仅能为全瓷修复体提供光洁的表面和外观,还能降低对对牙体硬组织的磨损、减少修复体表面菌斑聚集、避免裂纹扩展、提高修复体强度和美观性。做好全瓷修复体的抛光需要3个重要的环节:抛光工具的合理选择、抛光参数的正确设定、抛光步骤的严格遵循。

  • 标签: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和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体进行细修整和抛光。尽管修整和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和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一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一种修复体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体修整,修整后须用一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体修整后的表面强度和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年内收治的2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单侧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53.5岁。平均随访26个月,手术前后评估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进行X线检查评价假体位置情况及主观满意度调查。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监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50.7分改善为术后91.2分,优良率为95.7%,总体满意率为95.7%。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陶瓷制品 骨坏死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人工全髋关节对于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间采用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3例患者进行随访,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状态,通过SF-36健康量表了解生活质量,通过骨盆X线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状况.结果有效随访38例患者共49髋,平均随访(52.5±17.3)个月(36~85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的(50.9±11.4)分(10~73分)提升为(92.9±6.6)分(67~100分)(P<0.05),SF-36量表术后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除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股骨假体松动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例患者出现非典型性髋关节异响外,其他患者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可为初次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提供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假体中期生存率.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陶瓷制品 髋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202例(24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120只眼)采用水冲法抛光后囊和对照组102例(120只眼)采用传统抛光法。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后囊浑浊发生及处理。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后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残余皮质的发生率,试验组为0.83%(1/120),低于对照组的9.17%(11/20)(χ2=8.772,P=0.003)。术后12及24个月,试验组后囊浑浊发生率为3.30%及8.33%,低于对照组的10.83%(13/120)及27.50%(33/120)(χ2=5.128,14.988;P<0.05)。术后24个月内实施了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者,试验组9只眼(7.50%)少于对照组29只眼(24.17%)(χ2=12.507,P<0.05)。结论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术 手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年龄相关性 抛光,后囊 浑浊,后囊
  • 简介:口腔修复科所使用的冠桥修复体部分采用了全瓷材料。高强度的冠桥基底冠多由氧化陶瓷制成。由于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学相容性好、疲劳强度高,其应用越来越广泛。Metoxi最先开始供应氧化锆陶瓷。该公司提供成品氧化锆陶瓷产品.如根桩、基台和种植体,也提供可通过诸如CAD/CAM技术加工成为成品根桩、冠和桥基底冠的陶瓷坯体。可以说回顾Metoxi的历史也就等于回顾多个领域医用高科技陶瓷的历史。本文概述了高强度氧化锆陶瓷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

  • 标签: 基台 全瓷 氧化铝 种植体 工业陶瓷 氧化陶瓷
  • 简介:摘要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并发症。PCO不论按照临床表现还是病理机制均可分为纤维型和再生型。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预防PCO的技术为术中机械性晶状体前后囊膜抛光,但是否有效预防PCO一直存在分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晶状体前囊膜抛光对纤维型PCO有抑制作用或没有作用,而对再生型PCO很可能有促进作用。因此,是否行晶状体前囊膜抛光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而定。(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92-494)

  • 标签: 囊膜混浊 晶体 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晶状体囊膜抛光
  • 简介:陶瓷修复自1774年应用于牙科以来,陶瓷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生物相容性而在牙科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陶瓷修复体获得与天然牙协调的色彩效果,仍然是牙科修复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就可能影响陶瓷修复体最终色彩匹配性的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色差 金属烤瓷 全瓷 色彩学 陶瓷修复体
  • 简介:全瓷修复因其优良的美观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点,成为口腔修复的发展趋势之一。各类全瓷修复体通过黏结性树脂黏结于牙体表面,合理有效的瓷表面处理技术是影响瓷与树脂黏结的首要因素。本文就牙科陶瓷几种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牙科陶瓷 表面处理 黏结强度 树脂黏结剂
  • 简介:目的评价钛酸钡(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对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周围骨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选择5只成年杂种犬,将机械处理表面支抗种植钉(对照组)植入犬左侧下颌骨,BaTiO3压电陶瓷涂层支抗种植钉(实验组)植入犬右侧下颌骨,每侧各2枚;术后2周,给予1.96N交互牵引力持续1个月,测量2枚种植体位移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染色分析、生物力学检测观察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与周围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TiO3压电陶瓷涂层种植支抗移动距离明显减小,骨形成活跃,骨结合率及最大拔出力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种植支抗表面制备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可有效增加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 标签: 种植支抗 压电效应 稳定性 骨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髋部外伤史患者采用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ceramic-on-ceramic,CoC)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第四代CoC界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有髋部外伤史且随访8年以上的患者128例(132髋),男87例、女41例,年龄(49.26±14.18)岁(范围17~76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炎50髋、股骨头坏死74髋、股骨颈骨折8髋。髋部外伤包括:髋臼侧骨折15髋(11.4%)、股骨侧骨折90髋(68.2%)、髋关节脱位5髋(3.8%)、其他或不明确骨折部位22髋(16.7%)。记录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异响等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假体十年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135.61±41.65)min(范围64~320 min)。随访时间(9.62±0.82)年(范围8.2~11.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07±19.7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4.03±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5,P<0.00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5.90°±28.05°提高至117.14°±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6,P<0.001)。不同外伤病因(车祸伤、摔伤、扭伤、其他)及不同骨折部位(髋臼侧骨折、股骨侧骨折、髋关节脱位)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1髋(0.8%,1/132)、关节脱位2髋(1.5%,2/132),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或陶瓷界面碎裂发生;髋关节异响13髋(9.8%,13/132),包括摩擦音9髋(6.8%,9/132)和咔哒音4髋(3.0%,4/132),均未引起髋部疼痛及影响生活,未行处理。关节假体十年生存率为100%;以再手术为终点,生存率为99.24%(95%CI:97.8%,100%)。结论采用第四代CoC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髋部外伤史的患者长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异响发生率约为10%,但对髋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髋骨折 股骨头坏死 骨关节炎,髋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