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月大风日数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阿勒泰地区的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阿勒泰平均大风日数为30d,气候倾向率为-6.9d/10a,全区及各个观测站的大风日数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且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减少趋势较为明显;近50年阿勒泰地区各个县市的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4~5月份,将近是全年大风日数的25%~41%,是年内大风活动出现的高峰期,其中以5月份出现的最为频繁;阿勒泰地区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增加,其中大值中心出现在哈巴河县,高达50d,中部平原的大风日数则在19~31d之前,青河县大风日数最少,只有9d。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诱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论应注意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肝性脑病的诊断与血氨水平无完全正相关,肝性脑病的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与其他脑病如Wernicke脑病鉴别。

  • 标签: 肝性脑病 分型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阿勒泰地区脂肪肝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的认知,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161例脂肪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脂肪肝患者对健康饮食的了解程度不够,健康饮食意识相对较差,需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结论对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指导,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环节,需强化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正确的饮食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脂肪肝 饮食调查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阿勒泰地区细菌耐药现状,探讨本地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收集了2011年度6-12月份的临床微生物检测样本,分离菌株数850例,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7/850株、0.82%,铜绿假单胞菌17/850例、2%、产超β内酰胺大肠埃希菌32/850例、3.76%、金黄色葡萄球菌40/850例、4.7%、MRSA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850例,0.7%。各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通过分析可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居住地区,随着生活水平及疾病筛查水平的提高,阿勒泰地区甲状腺疾病人员有明显上升,项目组将通过对近3年2000余人甲状腺疾病患者筛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地区那些哈萨克民族甲状腺疾病发病较高,为本地区甲状腺疾病早期预防及术后患者早康复、科学服用含甲状腺激素药物治疗提供依据使当地哈萨克民族对碘摄入有正确的认识,加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宣传力度,使得哈萨克民族对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得以了解与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民族 碘摄入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农村户口和城镇低保人群中12104例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了解阿勒泰地区35-69岁妇女乳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面对全地区所有县(市)的农村和城镇低保人群,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筛查点和筛查对象。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乳腺癌筛查技术方案进行筛查。结果诊断乳腺癌6例,检出患病率为49.57/10万。其中浸润性乳腺导管癌4例,导管原位癌2例。结论阿勒泰地区需要不断的通过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工作来发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患者。

  • 标签: 乳腺癌 筛查 效果
  • 简介:摘要利用高低空实况观测资料、EC/T639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28日~3月2日阿勒泰地区东部一次暖区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00hpa东欧的低涡系统是本次过程的的主导系统,西西伯利亚低涡在打转过程中不断分裂的短波造成的阿勒泰地区东部大降水。前期温度较高,低层受暖脊控制,热力条件较好。西南路径充足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阿勒泰地区输送,并在此区域辐合,高空急流较稳定,抽吸作用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为本次天气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阿勒泰山脉的特殊地形,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和锋区加强,系统移动滞缓,有利于暴雪云团的发展和停滞汇集,使降雪量增幅。

  • 标签: 阿勒泰 暖区暴雪 模式预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科住院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2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六个月以上观察结果;药物性肝损伤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基础肝病,营养状态等相关。,

  • 标签: 肺结核 药物 肝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发病原因,及早加强预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减少贫血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阿勒泰市的8个乡镇(其中4个农业村,4个牧业村)的156名贫血孕妇,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造成农牧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结论大力宣传科学饮食习惯,改变传统的不良饮食习惯势在必行,更是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和村级保健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根本任务。

  • 标签: 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 饮食习惯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汉族与哈萨克族中小学生HBsAg病毒感染情况。方法2002年8-10日,对该地区三县一市7-18岁学生HBsAg进行了检测。结果检测了4612名学生,阳性者166、阳性率3.6%。女性阳性率3.1%(72/2296);男性阳性率4.1%(94/2316);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2.83,P〉0.05)。汉族学生阳性率为4.9%(121/2775);哈族学生阳性率1.9%(35/1837)汉族学生感染率高于哈族学生(x^2=25.25,P〈0.01)。结论本次调查该地区中小学生HBsAg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

  • 标签: 中小学生 HBSAG 阿勒泰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牧区育龄夫妇健康状况,促进农牧区育龄夫妇的生殖保健和孕前优生,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为我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取多阶段对我区4904位已婚妇女,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体检、妇科、和实验室检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04位应检对象中,因月经期和阴道用药未进行妇科检查者8例,实际参检人数为4896人,参检率99.84%。疾病统计排序是生殖道清洁度异常为65.52%,阴道炎41.01%,宫颈炎23.12%,附件炎18.5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0.13%,淋球菌感染率0.09%,梅毒螺旋体感染率0.08%。结论农牧区育龄妇女患病率较高的是阴道炎和宫颈炎,性传播疾病淋球菌感染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也被检出。加强农牧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高生殖健康质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牧区 已婚拟孕妇女 体检 生殖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洗手肥皂及医护人员肥皂洗手后的手的带菌情况,提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办法。方法连续数月检测各地区各医院270名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后的手及各科洗手用的肥皂的带菌情况。结果270名医护人员《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洗手后,平均合格率为73.7%。潮湿肥皂带菌率为100%,晾干肥皂带菌率为40%。结论用肥皂洗手时必须将肥皂表面进行问洗再按标准洗手法清洁手才能降低医护人员手的带菌情况,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 标签: 肥皂 洗手 带菌监测
  • 简介:摘要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医院就诊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为更有效的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疆哈萨克族 结核病认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喀拉希力克乡农村哈萨克族已婚妇女的健康情况以及对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掌握妇科常见病现状和特点,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889例已婚农牧区妇女的妇科病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女病检查率为56.64%,患病率为71.03%,其中阴道炎患病率最高,达48.88%,其次宫颈疾病,患病率22.15%。结论农牧区妇女自我保健知识和生殖健康意识较低。

  • 标签: 哈萨克族农牧区妇女 保健知识 生殖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布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8年阿勒泰市北屯医院收治的141例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41例布病患者中,男性100例、女性41例,性别比为2.4∶1.0;年龄为(44.8 ± 15.7)岁,范围为3~86岁。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占48.9%(69例);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42.6%(60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71.6%(101例);有明确接触史者占54.6%(77例);急性期、慢性期、亚急性期患者分别占71.6%(101例)、27.7%(39例)、0.7%(1例)。临床表现以乏力、发热、多汗为主,分别为101(71.6%)、97(68.8%)、68例(48.2%);伴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肝肿大、睾丸肿痛者分别为98(69.5%)、54(38.3%)、35(24.8%)、22(15.6%)、11例(7.8%)。141例布病患者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均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116例(82.3%),血培养阳性者49例(34.8%);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者分别为16(11.3%)、22(15.6%)、24例(17.0%),血细胞沉降加快者58例(41.1%);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分别为61(43.3%)、68例(48.2%),心肌酶升高者63例(44.7%),C反应蛋白升高者98例(69.5%)。治疗后,141例布病患者均无发热、乏力、多汗等症状;98例伴有关节疼痛的患者中,疼痛消失者76例、疼痛明显减轻者22例。治疗结束后3、6个月随访,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均已痊愈,未见复发;慢性期患者仍有8例存在轻度关节疼痛。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病患者多发于中年男性,以发热、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多伴有关节疼痛;较多患者存在肝脏、心脏损害;急性期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和预后较好。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