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的泌尿生殖道解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对106株uu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砜霉素的耐药率在7~16%之间;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9%。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对uu的耐药率较低,仍可作为本地区抗uu一线药物。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格列美联合甘精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加甘精胰岛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联合甘精胰岛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A)组和预混胰岛(B)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BMI、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及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下降(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程度及MAGE均低于B组(P<0.05);A组体重下降0.48kg,B组体重增加1.38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可平稳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低血糖 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小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动物模型,并观察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C57BL/6J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STZ(55mg/kg)。末次注射后7d检测血糖浓度。糖尿病诱导成功的小鼠和正常小鼠继续饲养3~5mo。实验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病理组织观察,并利用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血管的分布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检测VEGF,VEGFR1,VEGFR2,MMP2,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视网膜组织病理观察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均表明5月龄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数目明显比同月龄正常小鼠多。同时,与同月龄正常小鼠相比,5月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MMP2,MMP9的基因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在5月龄时发生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病变,期间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MMP2,MMP9的基因表达都明显增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VEGF VEGFR1 VEGFR2 MMP2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以格列美与胰岛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分组治疗后,应用格列美与胰岛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8/39),明显优于单纯胰岛治疗的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格列美与胰岛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控制血糖,应广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胰岛素 血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单纯予以甘精胰岛治疗,后者联合格列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BMI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及BMI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T2DM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甘精胰岛素联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格列美与格列本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格列美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本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值及(BMI)体重指数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较治疗前减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格列美即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又能够减轻患者体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格列本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珠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20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后抗生珠植入,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0例骨髓炎患者全部治愈,疗效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伤口护理最为关键。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 骨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菌落培养的实用方法,通过生化鉴定和菌落的确认,提高Uu、Mh检验质量。方法用拭子直接划线接种A7平板和培养液直接接种以及孵育后的培养液接种A7平板3种方法培养菌落,同时做生化鉴定。结果以Uu、Mh生化鉴定阳性(排除细菌生长)作为比对依据。用培养液直接接种A7平板生长的菌落阳性率最高,75例Uu生化阳性者,49例长出Uu菌落(26例不生长),阳性率65.3%(49/75);30例Mh生化阳性者,27例长出Mh菌落,阳性率90.0%(27/30)。对26例不生长Uu菌落的培养液,用DNA荧光定量法检测,全部>500copies,均为Uu阳性,说明Uu已死亡。结论用接种生化药敏条后的余液直接接种A7平板,生化鉴定和观察菌落同步,操作简便易行,可同时验证生化鉴定的结果,优于另外2种菌落培养方法,可作为常规操作推广应用。但是,提高UU菌落的阳性率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道 菌落培养,支原体 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羧基与干扰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羧基联合干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马利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28/49)高于对照组70.00%(21/4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观察组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羧基与干扰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羧基脲 干扰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特胰岛与格列美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地特胰岛治疗,实验组采用地特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PG、2hPBG、HbA1c等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胰岛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地特胰岛与格列美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格列美脲 老年2 型糖尿病 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9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骨折术后感染13例患者,均使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珠治疗,经过积极的护理配合,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13例患者无一例需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或者更换固定材料,术后感染治愈,平均随访10.5月;结论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持续闭式引流 骨水泥链珠 术后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解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为了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依据。方法对125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uu的检测和阴道其他病原体的检测,发现宫颈糜烂与uu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结果1250例宫颈糜烂患者检出uu阳性872例检出率69.76%,感染uu的872例宫颈糜烂病例中伴其他阴道病原体感染检出777例,占89.1%与uu阴性组发生率7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872例uu阳性病例中805例呈急性宫颈炎表现,占92.31%与uu阴性组的7.95%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宫颈糜烂与uu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uu是生殖道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临床对急性宫颈炎表现及合并阴道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应考虑到uu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 标签: 宫颈糜烂 解脲支原体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解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方法选取500例临床诊断为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5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Uu、Ct。结果观察组Uu阳性281例(56.2%),Ct阳性41例(8.2%),Uu+Ct阳性18例(3.6%)。观察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的女性感染率高。结论Uu、Ct感染是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应特别注意对年轻女性进行Uu、Ct的筛查,这对降低盆腔炎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TT法检测羟基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有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羟基衍生物。方法选用Hep-2肿瘤细胞作为模型,然后利用MTT法从六种羟基衍生物中筛选出对Hep-2肿瘤细胞有抗肿瘤作用的,并计算其对Hep-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即IC50值。结果筛选得到对Hep-2细胞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有3种。计算得到的每种羟基衍生物对Hep-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结论HY-CN、HX-CN和HX-叔对Hep-2细胞有非常好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羟基脲衍生物 MTT IC50
  • 简介:目的:探讨解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感染(Ct)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健康孕妇11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孕妇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以及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研究组的Uu感染率为50.9%,Ct感染率为16.3%,Uu和Ct感染率为5.4%,对照组Uu感染率为21.8%,Ct的感染率为3.6%,Uu和Ct感染率为1.8%,结果显示,研究组中Uu、Ct、Uu和Ct混合感染率分别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以上输卵管妊娠患者Uu、Ct、Uu和Ct混合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初次输卵管妊娠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目前引起输卵管炎症、引发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流产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标签: 流产 支原体 衣原体 异位妊娠
  • 简介:一黛远山,一池清波,一孤横笛,几点白帆,几只鸥鹭,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山水尽含烟,沉寂清幽。这样的美景,是初秋的样子,秋意淡淡的,它藏在夏天的背后,缓缓地来了。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展露轻盈的身姿,帛帛地开放着,田野里却是黄绿相间的颜色,踏着秋风微凉的惬意,体味王维“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禅意。人生难得有“闲”,心,一闲就雅,一雅就清。

  • 标签: 禅意 秦风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三十岁 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