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药房退药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优化退药流程,健全退药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药率,减少药房退药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退药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提出相应措施,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至8月门诊药房退药158例,对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病情改变住院治疗等为主,退药科室以小儿科、内科系统、妇产科门诊为主,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抗炎镇痛药为主。结论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加强服务理念和退药管理,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可以降低退药率,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患者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机构退药现象,权衡所退药品安全性与患者经济利益。方法统计药房2013年一季度的退药处方39张,对退药原因、所退药品的质量及二次销售去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所退药品存在药品质量问题。结论一、由患者带出医院的药品依法拒绝退药;住院病人经主管大夫且开退药处方并按规定填写退药申请单,药品经药剂人员仔细检查后方可退药,医疗机构应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 标签: 退药 药品安全 法律法规 患者利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行为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某院2013年7月-9月门诊药房1245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医生开错或多开、医生更改用药方案、出现不良反应等为主,退药科室以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为主。结论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医院应该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要的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到6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退药原因为过敏,医生开错,主要退药品种为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等。结论加强医药及医患沟通,降低退药率,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最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服务中心门诊药房2010年6~2013年3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的责任和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素为主;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减少退药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门诊退药处方291例,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展或改变、不合理用药等。结论完善退药制度,制定相应措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 标签: 门诊退药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退药原因,建立规范,为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0月~11月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按照退药原因和所退药品类别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比例较大的是患者家有备药的有78张处方,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8张处方,占32.37%与19.92%。退药类别以输液为居首。结论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规范退药行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标签: 门急诊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相应措施,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费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价格因素、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结论医师是影响门诊退药的关键因素,加强医患之间、医师与药师之间、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加强退药管理,可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退药原因,加强药品管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医院2012年上半年退药单,按照退药金额、退药类别、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各科室均有退药;退药品种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最多;退药原因主要为遗嘱停药、药品不良反应等。结论根据退药原因,制定相应制度与流程,保证医院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减少退药,加强药品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减少医疗安全隐患。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6月~12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对退药原因及退药科室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医嘱调整用药,患者拒绝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转科,患者死亡及电脑输入错误、重复等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退药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有效控制退药,减少药房工作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方法统计门诊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退药处方542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菌药物退药多,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合理退药是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原因,加强用药合理化,减少门诊退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退药 药品 建议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Dynesys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全部病例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单节段32例,两节段10例。按标准操作置入Dynesys螺钉后行病变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切除或保留椎间盘。清除增厚的黄韧带,切除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开放侧隐窝。测量椎弓根钉间距,截取PCU管,将PET绳索穿入PCU管和上下椎弓根钉间,收紧并锁定绳索与椎弓根钉连接处。术后5天戴腰围下地,腰围佩戴时间为3周。通过ODI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运动功能保留及椎间隙高度和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24.7个月。ODI指数术前(60.4±21.5)%,术后(23.9±13.5)%,(P<0.05);VAS腰痛评分术前6.0±1.8,术后2.1±1.7,(P<0.05);VAS腿痛术前评分7.2±1.9,术后1.9±1.1,(P<0.05),临床疗效满意。影像学评价非融合节段保留有一定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5°,�

  • 标签: 临床疗效 变性疾病 治疗腰椎
  • 简介:椎间盘退变所导致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骨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进展,随着人类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用细胞移植的生物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成为可能,人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希望可以用于临床,以修复重建退变的椎间盘,给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笔者就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细胞移植 移植修复 脊柱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源性腰痛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西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退药现象发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度的退药处方266张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原因、医师原因、住院或病情改变原因等。结论要不断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尽量减少退药。

  • 标签: 西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角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腰椎病患86例,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测量腰骶角度,并通过磁共振对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学、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与病患组腰骶角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症状及体征存在正相关联系。结论腰骶角的大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腰骶角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42例,采用后侧入路法对患者行侧凸矫正,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功能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等不良并发症。结论采用手术方法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畸形症状进行矫正,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退变性脊柱侧凸 螺钉内固定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费退药原因,以尽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151815张,其中退费退药处方共计243例,按不同原因分类分析。结果未取药,做退费处理的处方有231张,占95%,其中用药人群禁忌29张(12%),医师手误开错药54张(22%),重复开药26张(11%),费别搞错25张(10%),公费患者违反规定开药63张(26%),家里还有药未向医师说明25张(10%),患者不愿接受近期药9张(4%);已取药,做退药处理的处方有12张,占5%,其中药物不良反应9张(4%),急诊转住院2张(1%),药品质量问题1张(0)。结论采取对策,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降低门诊退费退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退费退药 处方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