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探讨了鉴定书画作真伪的方法,强调了文检技术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材料分析、技术检测和专家意见。文献研究通过作者和作品历史的考察提供线索,材料分析揭示制作特征,技术检测运用图像分析、光谱学和放射性测量,专家意见提供艺术评估。综合多个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鉴定书画作真伪,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真实性的维护。

  • 标签: 书画作品 真伪鉴定 文检技术 文献研究 材料分析
  • 简介:摘要绘画疗法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其良好的适用性、安全性、高效性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并成为心理治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标签: 绘画疗法 投射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摘要艺术治疗在西方国家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我国,艺术治疗也已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各种艺术治疗方法手段中,人们比较容易接触到且对于来访者知识要求门槛也较低的绘画治疗进入大家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绘画治疗的发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阐述绘画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冲突、创伤、丧失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促进自我的完善和社会技能的提高,促进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绘画艺术治疗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拓展适应范围,治疗的系统化,绘画分析的标准化和本土化,使治疗师的分析更客观、更准确。

  • 标签: 艺术治疗 绘画治疗 综述
  • 简介: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夷画院画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出,其中《春之梦》水墨人物画入选参加全国侨乡画展巡回展出。多幅作品被海外友人收藏,其作品以山水为主,兼古代人物、花乌等。词条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 标签: 绘画 中国 福建省 作品 会员 协会
  • 简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书法、绘画、摄影展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守玉专门为大赛题词,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期间共收到各类作品140余幅,其中书法作品92件,绘画10件,摄影作品44件。作品主题积极向上,

  • 标签: 书法作品 卫生系统 绘画 摄影 市卫生局 党委书记
  • 简介:在艺术课开始时,我把一桌玩具摆放在幼儿面前,让他们自己选出喜欢的一种玩具进行模仿画——孩子们眼睛里立刻放出了光彩,都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开始忙活起来了。我四处巡视,引导个别幼儿注意所观察物体的角度,或者对孩子选色涂色进行“悄悄”的商讨。

  • 标签: 孩子 绘画 幼儿 玩具
  • 简介:荷兰画家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一位杰出画家,他和塞尚、高更等人代表了印象主义之后的另一种倾向。这群画家不同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地方,是不满足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而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后印象主义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是他们创作的特色。

  • 标签: 凡高 绘画 透视 自我感受 画家 个性化
  • 简介:幼儿的天性是喜欢涂鸦的,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快乐和发泄情绪。我们尝试将游戏与绘画活动进行优化组合,注重题材游戏化、材料游戏化,并在活动中进行游戏化的推进,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游戏 幼儿 绘画 优化组合
  • 简介:危机干预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点与难点问题。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其所在班级的同学,以及由于这一事件而引发多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同学。本文报告了1例目睹同学自杀经过而产生严重情绪困扰的个案。通过绘画疗法进行危机干预,来访者较好地从恐惧和伤痛的情绪中走出,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 标签: 危机干预 绘画疗法 不良情绪 高等院校 行为反应 情绪困扰
  • 简介:摘要儿童绘画心理学更像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艺术治疗的一种。通过介绍其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及案例分析,认识到绘画所能投射出绘图者内心世界的功能,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孩子通过绘画这一方式可以发泄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家长和专业人士也能更加清楚孩子的现状,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 标签: 儿童绘画 投射 表达性艺术治疗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都是心理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心理疾病有较好的干预和康复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心理咨询、干预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游戏、绘画等治疗手段的运用,可弥补语言作为中介的治疗手段的不足,并带来良好效果。上述两种手段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中有相通之处,均为立足于分析心理学去探索无意识水平,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笔者从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的产生历史、理论基础、操作过程、治疗机制、使用人群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这两种治疗手段的异同点,以进一步指导实际工作中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沙盘游戏 绘画疗法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幼年耶稣的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设计观察性研究背景通过已发表的编目和谷歌,搜索大量公元1400—1550年期间弗莱芒画派(Flemish)、莱茵画派(Rhenish)和意大利学院派画家绘制的幼年耶稣画作。研究样本302幅文艺复兴时期描绘幼年基督的画作(来自19位画家)。主要结局指标巴宾斯基征的定义为婴儿大脚趾张开幅度超过30度。还应注意来自足底的刺激。结果在302幅绘画中,有90幅绘画(占比约30%)中出现了明显向上张开的脚趾。在由Rogier van der Weyden, Hans Memling, Martin Schongauer和Matthias Grünewald创作的幼年基督的作品中,有超过60%出现了巴宾斯基征。甚至在3幅画中,婴儿的两只脚都出现了巴宾斯基征。在90幅绘画的48幅中(占比53%)可观察到婴儿的脚底受到刺激。在所有Andrea del Verrocchio, Leonardo da Vinci和Giorgione的画作中,都有两只脚出现巴宾斯基征的圣婴形象。画中是否出现巴宾斯基征和画家所处的时代并无关联。结论与幼年基督的绘画中出现巴宾斯基征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为:婴儿脚趾张开的生理现象;15世纪的画家们对于基督裸体的描绘;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对解剖结构精确的观察;以及一些莱茵画派和弗莱芒画派画家对于准确细节的追求。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们,无论是否为矫饰主义者,都倾向于理想化人体结构,所以不会在他们的画中再现巴宾基斯征。

  • 标签:
  • 简介:龙瑞,号蜀人。194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十余年,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擅长山水画。

  • 标签: 欣赏 作品 研究生班 山水画 美术 中国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曼陀罗绘画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分析此项治疗方法对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 取100例我院在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需要改善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治疗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参照组)以及同期曼陀罗绘画治疗(研究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再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予以对比及判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SAS、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明显,对比参照组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曼陀罗绘画治疗方法,使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促使患者对此项治疗方法的认可,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抑郁 焦虑 曼陀罗绘画 改善效果
  • 简介: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特定内容的智力创作作品是直接从事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创作活动的智力劳动的产物,而不是其他智力劳动,如技术发明的产物。

  • 标签: 作品 保护 特定内容 智力 著作权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