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水苏糖是否具有排解毒的作用。方法:选用 SPF级 KM小鼠 60只。随机分为 5组: 水苏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 12只。实验开始后,模型对照组、受试样品各剂量组每天饮用 1g/L的醋酸水溶液造模的同时,水苏糖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灌胃给予 80mg/kg、 160mg/kg、 480mg/kg,连续 30天。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灌胃量为 0.1ml/10g,每日 1次,连续 30天。末次给予受试药品 24h后。处死小鼠取血,取肝脏和股骨称重后测定含量。 结果:模型对照组血含量、肝组织含量和股骨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1);水苏糖各剂量组的血含量、肝组织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05, P< 0.01),水苏糖高、中剂量组股骨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05, P< 0.01)。 结论:水苏糖具有促进血排出,降低肝组织、股骨内含量的作用。

  • 标签: 水苏糖 解毒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土壤中的测定方法,对于的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土壤中含量的测定方法,都存在不同方面或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得到较高的准确性或重复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常用方法,为验证 2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对比二者的准确性、精密度等,本工作中使用这 2种方法对 3种不同含量的国家标准土壤及 3个土壤实际样品中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为土壤中含量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土壤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解剖型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患者共 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区组法分为 A组( 40例)和 B组( 40例),分别采用 DHS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多项指标。 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 103.10±7.35) min,术后卧床时间为( 18.46±1.35) d; B组手术时间为( 99.41±6.90) min,术后卧床时间为( 21.08±1.42) 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长于 A组( P<0.05); B组患者术后髋关节 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 A组( P<0.05);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A组( P<0.05)。结论 相较于 DHS内固定方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 ] 解剖型锁定钢板 DHS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 股骨粗隆下骨折  
  • 简介:摘 要 :目的 评价 锌硒排铅粉对铅中毒小鼠的排功效。方法 选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隆间骨折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骨折形式之一,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关于股骨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已有许多报道。以保守治疗为主,简单易行,但治疗周期长,且并发症多,患者的死亡率高。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解剖方式让骨折部位尽可能的复位,尽快回复骨折部位的肢体功能,并最大限度减低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中医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的克服老年人对手术的恐惧,从而进一步的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结合中药调理的方式来对股骨隆间骨折进行恰当的治疗。本文主要是对股骨隆间骨折近年来的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治疗方式 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该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与效果有差异,需要医生合理选择。因此,文章结合临床多名学者关于高龄患者股骨隆间骨折治疗的相关研究,探究了该疾病的治疗进展,总结了相关治疗方法,以期为后续发生该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治疗方法的指导。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体内外研究表明暴露与DNA甲基化状态有关并影响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的文献报道,就暴露对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做一综述,为职业人群铅中毒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新视角。

  • 标签: 环境暴露 职业暴露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解剖型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患者共 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区组法分为 A组( 40例)和 B组( 40例),分别采用 DHS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多项指标。 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 103.10±7.35) min,术后卧床时间为( 18.46±1.35) d; B组手术时间为( 99.41±6.90) min,术后卧床时间为( 21.08±1.42) 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长于 A组( P<0.05); B组患者术后髋关节 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 A组( P<0.05);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A组( P<0.05)。结论 相较于 DHS内固定方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股骨隆间并隆下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 ] 解剖型锁定钢板 DHS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 股骨粗隆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 )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股骨隆间骨折老年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 )治疗,观察组采用 PFNA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 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1月至20203月收治确诊的126例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PFNA固定治疗63(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63(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下地负重时间则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7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各自的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半髋置换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并无较大差异,治疗效果也基本相同(P>0.05);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隆间骨折,针对寿命预期较短且经济实力允许的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以长远眼光来看,内固定治疗方法更为有效。

  • 标签: 半髋置换 内固定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对染毒孕小鼠子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影响。方法:运用醋酸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构建暴露小鼠动物模型,给予黄芪甲苷进行药物干预,分光光度法检测子代小鼠脑组织 SOD活性。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海马组织中 SOD活性增加( p< 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提高脑组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增强铅中毒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而对诱导小鼠神经发育毒性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 ] 黄芪甲苷 铅毒性 神经发育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对于股骨隆间骨折(IFF)而言,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这类患者大多都会合并有心脑血管等许多内科性疾病,如果没有立即对其实施治疗,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且较易出现死亡。现阶段,临床中大多应用手术对IFF患者实施治疗,本研究探究内固定对IFF患者的应用价值,对其做了综述。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内固定手术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流程在股骨隆间骨折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6月隆间骨折患者 50例为对照组, 2017年 6月至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隆间骨折的患者 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患侧肌肉萎缩程度在术后第三周出现显著性差异( p<0.05),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从术后第 2周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 p<0.05),膝盖活动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进护理流程在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显著,明显减少肌肉萎缩和僵硬的发生,提高术后关节的稳定性,临床意义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改进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3月~ 2018年 5月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股骨隆间骨折 46例,男 19例,女 27例,年龄 24~ 72岁,平均 64.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 17例,摔伤 29例。Ⅰ型中的Ⅲ、Ⅳ度中不稳定骨折 15例,Ⅱ型中不稳定骨折 31例,合并其他骨折 6例,内脏损伤 2例,休克 3例。伤后到手术时间 3~ 48h,平均 6.5h。本组全部采用切开复位, DHS固定治疗,其中 7例配合丝线捆扎, 24例配合螺丝钉固定小隆。结果:本组 46例股骨隆间骨折,术后 2例发生皮下脂肪液化感染,无深部感染。本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 2.5~ 5个月,平均 3.5个月。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和短缩畸形。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术后早期开始髋、膝功能练习,所以髋关节活动良好,无骨折病发生。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隆间骨折是目前减少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切实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 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PFNA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8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 PFNA 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 DHS 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就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DHS 与 PFNA 技术都能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但 PFHA 治疗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情况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对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股骨隆间骨折患者 90例,其中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 40例分为 DHS组,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治疗 50例分为 PFNA组,对 2组股骨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 3个月 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 PFNA组明显优于 DHS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但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 PFNA组优良率高于 DHS组,两组差异不明显。 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HS适用于骨折较稳定、身体状况良好者。 PFNA方法损伤小,且固定牢固,术后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适用多种骨折类型,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观察
  • 简介:【摘要】股骨隆骨折属临床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且好发于老年患者群体。发病时,患者会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明显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不仅会提升骨折愈合难度,而且会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骨折移位等不良情况。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上升,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隆骨折的方法越来越多,如DHS固定、闭合复位PFNA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等。为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尽快恢复其肢体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对近几年来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隆骨折的进展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骨科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隆骨折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研究进展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