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硬脂是长链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炎症、代谢、免疫的调节。硬脂具有致炎和抗炎、致氧化和抗氧化等多重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代谢组学研究还提示硬脂可作为风湿性疾病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将对硬脂在OA、RA、SLE、痛风常见风湿性疾病中的代谢组学、致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硬脂酸 气相色谱质谱 骨关节炎 关节炎,类风湿 红斑狼疮,系统性 痛风
  • 简介: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药用辅料硬脂镁中铅(^208Pb)、砷(^75As)、镉(^114Cd)、镍(^60Ni)、铜(^63Cu)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药用辅料硬脂镁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以^72Ge、^115In、^20)Bi为内标,采用ICP-MS同时测定5种痕量重金属元素。结果硬脂镁微波消解最佳条件:料液比1∶6,消解功率为400Hz,消解时间为10min;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9~1.0000之间;检出限为6.006~49.582μg·kg^-1;加样回收率为95.0%~101.3%,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硬脂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铅、砷、镉、镍、铜的测定,同时为药用辅料硬脂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硬脂酸镁 微波消解 重金属元素
  • 简介:摘要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acid,LPA)是一种类似生长因子的脂类小分子物质,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与LPA亲和力较高的受体有LPA1、LPA2和LPA3,属于内皮分化基因家族,在胚胎、成年组织和多种细胞中广泛分布。LPA主要产生于体内被激活的血小板。LPA通过其受体在生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溶血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受体 生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中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在24h之内就诊的3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与对照组,各组164人。降纤酶剂量为第1天用生理盐水100ml+降纤酶10u静滴,然后自第2天改为5u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及阿司匹林15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每天予以血栓通2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阿司匹林用法相同。评定的指标包括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及变化,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降纤酶组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显著(P<0.01),且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塞患者LPA及AP值持续偏高且下降延缓。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溶血磷脂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提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降纤酶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减少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溶血磷脂酸(LPA) 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 进展性脑梗塞 降纤酶
  • 简介:摘要亲磷脂酸磷脂酶A1(PA-PLA1)在细胞内水解磷脂酸分子上sn-1脂肪酸生成sn-2-脂酰溶血磷脂酸,从而影响脂类信号分子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信号转导,提示该酶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有关PA-PLA1的基因克隆,一级结构特点,酶学特性以及生理功能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亲磷脂酸磷脂酶A1 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 信号转导
  • 简介: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9),由于它最早是从植物叶子中提取而得,故命名为"叶酸"。叶酸的化学名为"蝶酰谷氨酸",系由喋啶酸、对氨基苯甲酸与氨酸结合而成。

  • 标签: 叶酸 维生素 对氨基苯甲酸 绿色蔬菜 植物叶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分析溶血磷脂酸(LPA)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并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中LPA水平在不同时间均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1),病例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进展性脑梗死重型组血浆LPA浓度高于中、轻型组(P<0.05),中型组血浆LPA浓度高于轻型组(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显著增高,提示进展性脑梗死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血栓形成和扩展。可根据患者血浆LPA水平变化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就可能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控制或减轻脑梗死病情的进展,LPA水平检测对脑梗死的预报、治疗、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酸盐、亚硝酸盐的人体来源及其危害性徐维光1任立2综述黄士雄2审较(1六安地区卫生防疫站2370082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其在工业上和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蜜切接触,因而成为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毒...

  • 标签: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人体来源 危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测定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35例,稳定性脑梗死组65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LPA浓度,采用Pullicino公式确定梗死体积。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脑梗死患者(P<0.01)。血浆LPA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血浆LPA浓度随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增加(P<0.01)。结论LPA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浆LPA浓度的增加可能与与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溶血磷脂酸(LPA)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水平(A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方法测定偏头痛急性期患者(无先兆偏头痛组及有先兆偏头痛组)血浆LPA及AP水平,同时对患者行TCD检查,与正常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组血浆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且偏头痛急性期TCD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尤其是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LPA、AP明显升高,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升高更明显,提示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过程,同时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血流速度常明显增快,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 标签: 偏头痛 溶血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 经颅多普勒
  • 简介:目的改进枸橼酸盐合剂中总枸橼酸盐及枸橼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枸橼酸盐合剂中总枸橼酸盐的含量;增大样品取样量,降低测定枸橼酸含量的误差。结果总枸橼酸盐在0.3995~9.9875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7%(n=9);增大取样量的枸橼酸测定结果与原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枸橼酸盐合剂的质量。

  • 标签: 枸橼酸盐合剂 总枸橼酸盐 枸橼酸
  • 简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组织粘连、瘢痕愈合是导致内瘘栓塞、无法保持正常通畅的原因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管吻合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血管吻合前后对血管的保护[1,2].我科2005-02~2006-02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应用透明脂酸钠1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动静脉瘘/外科学 透明质酸/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软脂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及iNOS的影响。方法:培养鉴定原代大鼠VSMCs,使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1、10、50μmol·L^-1)预孵育VSMCs24h,再以浓度为100μmol·L^-1的软脂酸刺激24h,使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测定VSMCsCRP、TNF-α/、iNOS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50μmol·L^-1的大黄素预孵育大鼠VSMCs24h后,与软脂酸组相比,CRP、TNF-α、i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大鼠VSMCs炎性因子的表达,可以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软脂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活饮用水中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水样经过0.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使水样中待测阴离子随碳酸盐-重碳酸盐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柱系统,根据分离柱对各阴离子的不同的亲和度进行分离,以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高或面积定性和定量,定量方法选择外标法。结果氯酸盐的整体回收率均能达到89.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22%,亚氯酸盐的整体回收率达到87.0%左右,相对标准偏差则约为0.94%,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线性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995以上。结论离子色谱测定法在操作方面具有简洁的优势,且检测速度非常快,精密度与灵敏度偏高,分离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其回收率还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将其应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氯酸盐 亚氯酸盐 离子色谱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在水产品中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农贸市场某一固定水产品销售摊。选取样品,搅碎,超声提取,采用70℃-80℃水浴加热、离心、过滤,经OnCuard II RP柱除去微量蛋白质与脂肪,稀释后,采用0.22μm水系膜过滤器过滤,用离子色谱系统,经KOH等浓度淋洗,IonPac AG11-HC保护柱,IonPac AS11-HC分离柱分离后,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离子色谱法检测在水产品中NO3-的相关系数为0.99913,NO2-相关系数为0.99951,NO3-检出限为0.0276mg/kg,NO2-检出限为0.0185mg/kg。结论:离子色谱法检测水产品,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对多种水产品适应性良好。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水产品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诊治的13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例。结果13例中毒患者经洗胃、催吐、吸氧、静注维生素C及亚甲蓝后症状消退,观察二天后出院。结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关键是早期诊断,诊断后及时清除胃肠道内毒物、近早使用解毒剂,疗效肯定,但要重视高危患者如合并乙醇中毒、老年及小儿、慢性病等特殊病例的处理。

  • 标签: 亚硝酸盐中毒 诊断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英兰超滤-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方法样品切碎混匀经水超声提取后,瑞士万通Metrohm-881型离子色谱仪测定。英蓝超滤在线样品前处理装置,电导检测器,MetrosepASupp5-250型阴离子离子分析柱(250×4mm),流动相3.2mmom/L碳酸钠+1.0mmol/L碳酸氢钠,进样体积20μL,流速0.7mL/min。结果方法检出限为亚硝酸盐1mg/kg,硝酸盐10mg/kg。线形范围亚硝酸盐0.00~0.20mg/L;硝酸盐0.00~2.00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86.7%~93.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可以为咸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 标签: 离子色谱 咸菜 硝酸根 亚硝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