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甘肃克山病健康教育效果,为科学制定克山病健康教育干预(简称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选择甘肃10个克山病病区县(区)作为项目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克山病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为期6个月的克山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目标人群(50岁以下居民和5年级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评价克山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0岁以下居民分别为450和451人,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4%(2 041/4 500)上升到干预后的79.5%(3 583/4 5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115.9,P < 0.05);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年级小学生分别为948和906人,小学生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0.8%(4 818/9 480)上升到干预后的84.2%(7 631/9 06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 343.3,P < 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和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克山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克山病 健康教育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抽取16~19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 164/31 452)、86.61%(14 976/17 292),较干预前[53.40%(16 518/30 933)、51.88%(8 925/17 202)]显著提高(χ2=1 586.16、4 886.16,P均< 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微消除策略是为特定的丙型肝炎患者提供针对性服务,更迅速有效地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借鉴目前国内外丙型肝炎微消除模式,结合贵州丙型肝炎防治的现状,联合当地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制定了该省慢性丙型肝炎健康教育规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筛查率,增强患者治疗意愿,早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 标签: 肝炎,丙型 微消除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乡村医生现状。方法以分组随机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安徽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执业资格、技能培训、待遇收入及新农合政策下农村卫生室现状等。结果安徽村医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50岁以上村医占比28.79%;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仅1.61%;人才培训进展缓慢,阻碍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近3年中,47.82%村医未接受过培训;在新农合政策的实行下,49.76%农村卫生室统一配置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需要。结论安徽乡村卫生室设备有待改善;重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医的福利待遇;全面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

  • 标签: 医院,乡村 乡村卫生服务 卫生政策 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云南师宗县蠓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7月采集自云南师宗县的74批3 705只蠓虫进行检测,然后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ALIGN进行序列比对和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云南采集74批蠓虫样品中3批标本(SZC33、SZC42和SZ625C8-2)扩增出600 bp左右大小电泳条带;经过对以上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ZC33和SZ625C8-2样本获得西藏环状病毒序列,而SZC42样品测序失败;对SZC42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挑取5个克隆进行测序,5个克隆均获得一段长为58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序列,经BLASTx比对发现这5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美国蚊虫中发现的星状病毒样病毒(culex bastrovirus-like virus, CAVL)的非结构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云南蠓虫(SZC42)样本检测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美国蚊虫中检测到的CAVL(NC_040647)、巴西污水中检测到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AV)(MF042208)以及越南蝙蝠检测到的AV(NC_032426)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但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云南蠓虫中发现的SZC42病毒序列为星状病毒序列。

  • 标签: 蠓虫 星状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流行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基因型及基因特征。方法2010年和2019年分别采集2个市州疑似风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后,扩增并测定阳性病毒分离株基因分型靶基因序列,即E1基因的739个核苷酸片段,然后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13个基因型的32株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基因型别,同时与我国其他省份流行RV株序列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获得4株RV病毒株,经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显示,这些病毒株分属于1E-Cluster A基因亚型和2B-Cluster C基因亚型,与我国同期其他省份RV流行趋势基本一致。青海4株病毒株在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但也存在地区特异性的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为青海风疹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室数据。

  • 标签: 青海省 风疹病毒 1E基因型 2B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浙江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浙江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的94.90/10万下降至2019年的53.53/10万,年均下降6.16%。其中,胎传、一期和二期梅毒下降明显,发病率年均下降分别为43.47%、21.38%和14.19%。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全省除丽水市外,其余10个地(市)梅毒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分别为4.80%和6.45%。男性≥60岁人群报告发病率最高,女性20~34岁报告发病率最高,年龄构成中≥60岁病例占比上升明显。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43.00%。结论浙江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应加大综合防治力度和质量控制。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河北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食盐加碘干预效果。方法依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2018年在河北162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碘缺乏病监测。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同时每个乡镇/街道中各抽取20名孕妇,儿童和孕妇均采集1次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162个县共采集8 ~ 10岁儿童尿样31 883份,尿碘中位数为193.13 μg/L。尿碘中位数低于100 μg/L的县有1个,100 ~ 299 μg/L的县有150个;共对8 941名8 ~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测,共检出甲状腺肿大人数232例,甲状腺肿大率为2.59%(232/8 941);共采集15 569名孕妇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64.86 μg/L,尿碘中位数< 150 μg/L的县有67个;共检测47 455份盐样,包括31 883份儿童家中盐样和15 572份孕妇家中盐样。人口加权后碘盐覆盖率为88.7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1.69%。结论河北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下,8 ~ 10岁儿童的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孕妇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67个县孕妇有碘营养不足风险。

  • 标签: 缺乏症 儿童 孕妇 甲状腺肿 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医院2009—2018年SCI收录论文的统计情况。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对山东医院近10年SCI发文的年出版量变化、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机构扩展、国家地区、基金资助机构、会议和高被引论文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山东医院近10年共发文27 559条,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1—2015年的发文量以约30%~40%的幅度逐年递增。所有论文共发表在2 700多种期刊上,排名前10位期刊上的论文数占总量的23%,其影响因子在15之间。所发表的论文中以肿瘤的研究方向居多,占比23.252%,机构扩展结果中山东大学排名第一,与其具有多家科研实力雄厚的附属和教学医院有关。我省医院科研人员与美国等国家展开合作。发文总量的56.3%为基金资助论文并且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其中共有1 331条论文来源于国际会议,且近十年的高被引论文共计75条。结论近10年山东医院SCI发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或与国家和部委相关部门的科研政策引导、促进有关,同时,与各个医院对科研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密不可分,未来还需重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建立更加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 标签: 医院 文献计量 SCI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河南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观察2016年至2018年河南培训情况变化。方法于2017年和2019年,通过问卷调查,分别收集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基线资料、培训意愿、培训反馈、培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2018年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8.3%,对培训知识与技能的总体掌握率为59.2%;与2016年相比,2018年转岗学员参加培训意愿增强,培训满意度增高,对"1+10+1"培训模式的认可程度更高,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程度也更高(P<0.05),参加培训首要原因、影响参加培训因素、培训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用于实际原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执业范围、职称、参加转岗培训意愿、对精神科感兴趣与培训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有关。结论2018年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好于2016年,转岗学员对培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有待提高。

  • 标签: 卫生人力 精神科医师 转岗培训 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分析各类标本检出情况,为病例确诊及判断样本带毒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197病例466份临床标本,病毒靶基因为ORF1ab和N,应用卡方检验探讨不同标本在不同临床分型和发病时间核酸阳性率差异。结果COVID-19病例痰液标本在各临床标本中阳性率最高94.67%(160/169),其次为咽拭子88.83%(159/179),血清6.78%(4/59),全血标本阳性率较低,为5.08%(3/59)。发病0~7 d普通型患者咽拭子阳性率和痰液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4,P=0.003)。结论痰液标本核酸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标本,COVID-19病例血液标本存在病毒核酸,存在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摘要江苏启东市肺癌粗死亡率从1972—1976年的11.50/10万上升至2012—2016年的76.61/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从1972—1976年的13.11/10万上升至2012—2016年的34.2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从1972—1976年的13.40/10万上升至2012—2016年的34.30/10万。1972—2016年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4.87%(95%CI:4.63%~5.12%)、2.17%(95%CI:1.96%~2.38%)、2.12%(95%CI:1.92%~2.33%)(P值均<0.001);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年龄组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0.74%(95%CI:0.36%~1.11%)、1.23%(95%CI:0.92%~1.53%)、2.55%(95%CI:2.20%~2.90%)、4.26%(95%CI:3.56%~4.96%)(P值均<0.001)。

  • 标签: 肺肿瘤 死亡率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方式的现状,分析影响血管通路选择的因素及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血管通路信息明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法分析M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0 236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血管通路者9 130例(89.2%),首次透析选择无隧道无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NCC)者5 138例(占5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OR=0.517,95% CI 0.281~0.796,P<0.001)、透析龄<1年(OR=0.483,95% CI 0.219~0.811,P<0.001)是MHD患者不选择AVF方式透析的影响因素。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OR=2.242,95% CI 1.816~2.828,P<0.00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透析(OR=1.785,95% CI 1.237~2.579,P<0.001)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山西M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方式为AVF,使用NCC作为首次透析的血管通路的占比较高。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龄<1年是MHD患者不选择AVF方式的影响因素。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透析可增加MHD患者的死亡风险。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影响因素分析 血管通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了解居民对全科医疗的服务需求,为全科医生服务农村基层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人类发展指数,抽取我省 4个样本市, 8个样本县区, 24个样本乡镇,每个乡镇选取 50名左右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河南居民全科医疗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面对面调查。采用 Epidata3.1软件进行结果录入,采用 SPSS2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居民认为全科医生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排在前三位的是出色的医疗技术( 67.8%) ,全面的医疗知识( 60.9%) 和较高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 59.4%); 近 70%的受访对象 期望 基层全科 医生的学历在大专以上 ; 居民对基层全科医生服务内容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希望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60.5%),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58.2%),提供慢性病的防治 与 监控(55.2%) ; 希 望全科医生提供上门服务的占比56.7%,其中认为就医程序简单的有 68.95%;认为上门服务贴近个人需求的有 63.50%。而不希望上门服务的人员中 50.37%是因为害怕个人隐私泄露。 结论 看病依然是居民的最主要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对健康指导和服务态度的要求有了逐步的提高,高学历的全科医生认可度较高,在保障居民隐私等权利的基础上逐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 标签: [ ] 河南省 全科医生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生活饮用水水碘分布情况,为重新划定不同类型水碘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以乡镇(街道办,以下简称乡镇)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水碘分布调查。另外,对本次或既往调查发现的水碘> 10 μg/L的乡镇,以行政村(居委会,以下简称行政村)为单位开展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碘。结果共调查1 844个乡镇,水碘中位数为9.2 μg/L。其中水碘< 10 μg/L的乡镇有969个,占52.55%;10~40 μg/L的乡镇有489个,占26.52%;> 40~100 μg/L的乡镇有139个,占7.54%;> 100 μg/L的乡镇有247个,占13.39%。在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中共调查37 073个行政村,收集有效数据36 690个。其中,水碘< 10 μg/L的行政村有5 531个,占15.07%;10~40 μg/L的行政村有17 350个,占47.29%;> 40~100 μg/L的行政村有4 859个,占13.24%;> 100 μg/L的行政村有8 950个,占24.39%。结论山东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水碘< 10 μg/L),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 100 μg/L)和"适碘"地区(水碘10 ~ 100 μg/L)均有一定比例的存在,且水碘存在动态调整的可能,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水碘和人群碘营养动态监测,为碘盐供应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分布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山西不同水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探讨碘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太原市西温庄村作为适碘地区,文水县高车村和马西村分别作为高碘和低碘地区,对全部18 ~ 6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甲状腺彩超检查以及尿碘含量测定,分析不同水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868人,其中高碘地区286人、适碘地区270人、低碘地区312人,高碘、适碘和低碘地区人群尿碘中位数(418.7、218.5、127.1 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89.70,P < 0.05)。高碘、适碘和低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31.1%(89/286)、27.4%(74/270)、19.2%(60/3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65,P < 0.05),且高碘和适碘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均高于低碘地区(P均< 0.05)。高碘、适碘和低碘地区成人甲状腺单发结节检出率[17.8%(51/286)、14.1%(38/270)、13.1%(41/3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83,P > 0.05)。高碘、适碘和低碘地区成人甲状腺多发结节检出率[13.3%(38/286)、13.3%(36/270)、6.1%(19/3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89,P < 0.05),且高碘和适碘地区检出率均高于低碘地区(P均< 0.05)。高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以囊性结节为主。结论碘营养适宜状态下,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最低,高碘摄入可能是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一个危险因素。

  • 标签: 饮用水 成人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河南输入性登革热的病原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河南登革热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同时采集血清,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IgM和IgG抗体以及病毒RNA;对于病毒RNA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荧光PCR分型诊断和E基因序列扩增,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8年河南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地区(25/27,92.6%)和非洲地区(2/27,7.4%),以<45岁中青年农民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输入性病例时间空间分布分散。29例报告病例中NS1抗原和/或IgM检测阳性的22例。8例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6例阳性且基因分型成功,其中登革病毒1型、2型各3例。1例由马尔代夫输入的2型登革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与2008年柬埔寨2型登革病毒JF730046一致性最高,属于AsianⅠ基因亚型。结论2018年河南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7年明显上升,但未引起河南本地流行。

  • 标签: 登革病毒 病原监测 输入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南肿瘤介入诊疗现状,为微创事业发展策略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采用网上电子问卷形式对297家肿瘤介入专委会会员医院行实名制调查,调查内容为医院级别、职称构成、年手术量等14个方面,并基于医院级别行分层分析。结果问卷有效回复率89.2%(265/297)。调查表明:(1)全省肿瘤介入从业者2 201人,每医院平均8.3人,主要来源为介入科和肿瘤科,占84.9%;(2)高级职称218人,占9.9%;(3)35~50岁人数最多,为1 035人,占47%;(4)设备情况为有平板DSA 207家,占78.1%,CT导向165家,占62.3%;(5)有介入病房155家,占58.5%;(6)手术量超500台/年的有88家,占33.2%;(7)介入术式前三分别为TACE、穿刺活检、置管治疗;(8)主要技术学习途径,省内学习209家,占78.7%;(9)有远程医疗中心的208家,占78.5%。三级医院在科室构成、职称构成、年龄结构、病房设置、年手术量、是否有远程会诊中心六方面,与非三级医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南肿瘤介入事业整体发展良好,以DSA下血管介入为主,CT/US导向介入增长迅猛,应加强非三级医院介入学科建设。

  • 标签: 介入治疗 学科建设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9年福建淋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9年福建各县区报告的淋病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采用OpenG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莫兰指数(Moran′s I)作为统计量,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探索高风险地区。结果2010—2019年福建共报告56 053例淋病,2010—2013年报告发病率小幅增长,2013—2014年降低,2014—201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8.36%,2019年报告发病率又出现大幅下降。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2019年全局Moran′s I值为0.48~0.65(P < 0.05),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福建淋病聚集类型主要为高-高、低-低和高-低聚集,近年来高-高聚集区有扩大趋势,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厦门市思明区和湖里区,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级时空集聚区为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及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聚集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结论福建淋病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有逐渐扩大趋势。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县区应作为重点防控区域。

  • 标签: 淋病 时空聚类分析 空间自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河南CT检查所致儿童和成人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和地区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配额抽样方法选取河南7个地市31台CT共计1 113例受检者主要检查类型进行剂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者和设备基本信息、扫描参数、相关剂量学信息等,通过剂量转换系数估算其所致典型有效剂量。结果头部常规CT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32.2、37.2、43.0、46.7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478.0、572.0、715.6、743.9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26、3.83、2.86、2.38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均为9.3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141.7、178.8、224.0、238.7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53、4.64、4.03、3.10 mSv。CT检查所致成人受检者头部、胸部、腹部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57.4、16.2、19.4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818.3、504.7和571.1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1.72、7.07和8.57 mSv。结论随着河南CT设备的更新,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CT应用频度的快速增长,医疗机构应恰当选取CT各类检查的扫描参数,加强其影像质量及其所致剂量的优化匹配研究,完善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尤其是对射线敏感的儿童应尽快建立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推动CT检查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 标签: CT CT剂量指数 剂量长度乘积 有效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