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丙烯基骨水泥固定植入假体仍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与骨组织界面不能形成良好的生物结合而导致假体松动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单体的聚合热、残余单体的细胞毒性及固化后的结构缺陷等所致。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骨水泥的研究应用现状,包括丙烯单体的改性、助剂的功能化及其固化方式的优选等。在改善生物相容性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是磷酸钙盐的复合或掺杂等。

  • 标签: 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假体 植入材料 组织相容性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产后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常见于产后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等四大因素。并且孕产妇的凝血功能也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较之易出现纤维蛋白原降解,续而形成的血栓不稳定,不易止血。目前国内外都在对氨的止血作用进行研究,尤其在针对产后出血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依据这些研究,WHO也进行了氨在产后出血应用的新建议。

  • 标签: 产后出血 氨甲环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考酚脂(霉酚酸,MMF)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方法对麦考酚脂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麦考酚脂预防和治疗肾、肝、心脏及骨髓移植的排异反应。亦试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某些肾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症性眼病及Crohn病等疾病的治疗。霉酚酸不良反应大多数可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或痊愈。结论麦考酚是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的经典合成途径。对淋巴细胞具有高度选择作用,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 标签: 麦考酚酸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氨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4-2018.9我院接收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手术时配合注射氨,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可比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卡前列栓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收归到本文研究范畴中,以产妇入院日期的单双将50例产妇分为2组,分别为其命名试验组、对比组,每组有患者25例,治疗方案分别为卡前列栓为主、缩宫素为主。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与第三产程时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压指标。结果较之对比组,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较少,第三产程时长较短,两项数据均优于对比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距不大,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上,卡前列栓相比缩宫素而言,产后出血量较少,第三产程时长较短,对产后出血治疗效果较优。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甲酯栓 孕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脑外伤患者应用氨时间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8月所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科治疗,基于时间窗来作为划分标准,分为晚期治疗组(入院后三小时内使用氨)和早期治疗组(入院前受伤后半小时内使用氨)。结果虽然两组患者入院时的DI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4h后的DIC评分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共有60例出现进展性颅内出血,其中早期治疗组19例,晚期治疗组41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期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的预后明显会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若能够早期应用氨,那么必将能够降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且还可对外伤性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有效根治,对于患者的预后无疑有较好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氨甲环酸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卡前列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应用于产后出血产妇中,观察和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用药不同区分和研究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入院且治疗的80例产后出血产妇数据,缩宫素治疗予以参照组产妇(n=40),卡前列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予以实验组产妇(n=40),关注及研究2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并发症合计数值。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低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合计数值低于参照组产妇数据。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中采取卡前列栓治疗和缩宫素治疗联合方法展示较优的效果,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呈现一定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栓预防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7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35例使用卡前列栓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成功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85.71%(P<0.05);实验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24h出血量为(6.58±2.89)min、(65.25±28.67)ml、(150.07±30.18)ml,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卡前列栓预防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引产成功率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预防产后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栓联合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2h、24h)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及第3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2/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11/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论采用卡前列栓联合缩宫素应用在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疤痕子宫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易引起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醋酸羟孕酮联合克林霉素磷酸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县人民医院2016-04-01-2017-04-01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林霉素磷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醋酸羟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6。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为(35.29±5.38)pg/mL,低于对照组的(46.87±5.48)pg/mL,t=12.157,P<0.001;C反应蛋白为(1.59±1.23)mg/L,低于对照组的(5.82±1.75)mg/L,t=15.944,P<0.001;白细胞计数为(7.62±0.87)×10^9L^-1,低于对照组的(11.38±1.09)×109L-1,t=21.736,P<0.001;白介素6水平为(66.84±4.89)ng/L,低于对照组的(103.58±13.76)ng/L,t=20.284,P<0.001。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消失时间为(6.17±1.18)d,短于对照组的(8.66±1.23)d,t=11.778,P<0.001;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6.02±0.31)d,短于对照组的(8.64±0.35)d,t=45.179,P<0.001;腹痛消失时间为(5.01±0.48)d,短于对照组的(6.92±0.56)d,t=20.878,P<0.001;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8.33±0.68)d,短于对照组的(12.01±0.75)d,t=29.307,P<0.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77%和1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593。结论醋酸羟孕酮联合克林霉素磷酸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促进临床症状恢复,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醋酸甲羟孕酮 克林霉素磷酸酯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卡前列栓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中选取130例进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观察,按照入院顺序将产妇分为两组,单独采取缩宫素治疗的产妇为对照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栓治疗的产妇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预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是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与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栓联合缩宫素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瘢痕子宫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盐酸哌缓释片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盐酸哌缓释片109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近几年门诊盐酸哌缓释片的使用情况。结果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每年门诊盐酸哌缓释片的处方量增加,药品年消耗总量增加,患者人数增加。在每年新增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6~10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患者最多。结论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盐酸哌缓释片使用量逐年增加,患者年龄逐渐儿童化,医师和药师应该分别把好疾病诊疗关和处方审核关,社会也应该多关注儿童身心健康,降低多动症的发病率。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门诊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舌下含服卡前列栓对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卡前列栓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部分患者在生产过后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但是需要采取合理并且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为患者进行止血处理防止患者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为催产素、缩宫素,但是使用卡前列栓进行治疗取得的止血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比较少,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该广泛采用卡前列栓对患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进行产后恢复。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康复干预 肾小球肾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甲基嘧啶磷乳油和高效氯氟氰菊微囊悬浮剂对蜱现场防治效果。方法选用甲基嘧啶磷乳油和高效氯氟氰菊微囊悬浮剂,对蜱密度较高的现场区域进行滞留喷洒施药,施药量分别为2000和20mgai/m2。观察并记录施药后一段时间内蜱密度,计算蜱密度下降率。结果实验采集到的蜱均为长角血蜱。甲基嘧啶磷乳油处理区施药后第1、7、14、21和35天蜱密度与对照区相比显著下降(P〈0.05)。施药后24h蜱密度下降率即可达到100%,第21天和35天有蜱出现,但蜱密度分别为0.33和0.67只/100m,蜱校正密度下降率为91.11%和76.32%。高效氯氟氰菊微囊悬浮剂处理区施药后第1、7、14、21、35天蜱密度与对照区相比同样显著下降(P〈0.05),表明该药持效期可达35d以上。结论甲基嘧啶磷乳油和高效氯氟氰菊微囊悬浮剂对蜱有很好的现场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

  • 标签: 化学防治 甲基嘧啶磷 高效氯氟氰菊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光子嫩肤术联合氨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88例黄褐斑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光子嫩肤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氨治疗。比较两组黄褐斑改善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结果联合治疗组黄褐斑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在用药之后有4例患者存在轻度恶心,有2例出现轻度呕吐,有3例出现头晕。联合治疗组有3例患者存在轻度恶心,有2例出现轻度呕吐,有3例出现头晕。干预前两组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褐斑应用光子嫩肤术联合氨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黄褐斑,缩小斑块面积,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黄褐斑 光子嫩肤术 氨甲环酸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4-2018.4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40例观察组采用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另4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上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治疗后不同基因型上的同型半胱氨酸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时,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