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移植术前评分的演变与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CTP评分及MELD评分等在肝移植应用中的有关文献。结果CTP评分及MELD评分均可应用于预测终末期肝病的预后,以决定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MELD评分较CTP评分有其优势。结论现肝移植器官评估主要应用MELD评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 简介:摘要隋唐时期传统医学知识的进步和发展为传统养生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导引养生功和推拿按摩理论上的相通性给予了二者结合发展的内部条件.二者都具有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放松解压的作用.二者的结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符合大众健身市场的需求,符合人们对养生项目的要求.同时二者的结合发展,为导引养生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 标签: 隋唐时期 养生术
  • 简介:摘要临床上某些治疗药物,特别是洋地黄和一些抗心率失常的药物在治疗对应疾病的同时会对机体心肌的复极和除极产生影响,通常在心电图中可以得到明显的表现。现阶段在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中也会产生心律失常心肌病,特别是老龄患者在使用小剂量的此类药物时会产生中毒的现象。因此,本位对1例老龄患者使用洋地黄药物后进行24h心电监测,分析该药对心电图产生的影响,提出临床的治疗措施,希望能为临床的诊断和用药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洋地黄中毒 心电图 临床探索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40-01
  • 简介: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在不断演变。1957版《针灸学》引用《灵枢》治则原文而释为八纲分症治法,并强调针灸不同于中医,要突出针灸特色;二版至六版《针灸学》及一、二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从以中医病因病机解释《灵枢》治则,到提出补法、泻法与平补平泻法,至提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体现针灸治疗原则逐步向"中医化"靠拢的趋势;七版《针灸学》及三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又试图逐渐摆脱"中医阴影"的笼罩,以求突出针灸特色。分析不同时期针灸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针灸学界对针灸治疗认识的变化。

  • 标签: 针灸教材 针灸治疗原则 高等中医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变—肝癌的演变过程。方法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的ANYTEST2000对来自沙湾县县城及部分乡镇的120例已确诊肝硬变患者的HBV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肝硬变多源于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继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已有无数学者从多角度对肝硬变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论本文采用较灵敏的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对120已确诊为肝硬变患者的血清进行HBV各项指标物检测。分析出HBV标志物在肝炎—肝硬变—肝癌一系列病程演变中的临床意义存在关联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变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