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卡介苗接种和阳偏低,影响了预防效果。接种和阳低的原因接种低的主要原因:1.未实行新生儿接种制度。2.未坚持常年或定期接种。3.儿童流动性大,易错过接种机会。4.部分群众对接种有顾虑。5.接种单位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接种任务。阳低的主要原因:1.疫苗效价低。2.接种剂量不足、部位不准、深浅不适,卡介苗易沉淀,部分被种者得不到足量活菌。3.少数儿童对卡介苗反应性低。4.受其他疫苗接种的影响。5.结素试验易出现假阴性,试验所得的阳往往低于实际阳

  • 标签: 阳转率 卡介苗接种率 疫苗接种 预防效果 新生儿 结素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状况,探讨提高接种的对策。方法统计2009~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抽取我院2009~2010年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8645%、2011~2012年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9738%,P<0005。结论影响卡介苗接种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针头斜面长度、接种部位皮肤的固定、接种方法与剂量不足、接种技术、接种人员等,都是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预防接种 阳转率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初种阳的接种技巧。方法采取资料回顾的方法,选取342名新生儿。将这些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218名新生儿,而对照组有124名新生儿。实验组注射卡介苗之后,针头会在皮肤之中停留5-10s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再将针头拔出;对照组,卡介苗注射完成之后,医生将针头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180°之后,再将针头拔出。最后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接种效果。结果实验组218名新生儿,有45名药液流出,所占比重为20.6%,对照组有96名新生儿药液流出,所占比重77.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12周之后,对照组有102名新生儿呈现的阳性,阳达到了82.3%;实验组有203名新生儿检查结果为阳性,阳达到了93.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注射卡介苗之后,针头在皮肤中停留5-10s,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达到180°之后再拔出,卡介苗初种阳效果更佳。

  • 标签: 卡介苗 阳转率 接种技巧
  • 简介: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基层卫生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部分患者需要诊到上级体系医院治疗。诊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但目前基层卫生队偏高,过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机构的诊断水平及救治能力还不够。如何加强卫生队建设,提高基层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兵服务质量,从而降低,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人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都市陆城城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12月宜都市陆城区出生的1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卡介苗接种12周后,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进行卡介苗效果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受验者246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99.9%,接种后12周末PPD阳91.06%,卡痕为96.75%,卡疤平均直径为5.93mm,结素反应平均直径8.92mm。结论通过结素试验表明宜都市陆城城区卡介苗接种及接种后结核菌素阳均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 卡疤率 阳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在降低床环节风险的应用。方法通过科室护士自发成立QC小组,选定以降低床环节风险为活动主题。QC小组成员运用QC手法,对转床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防范,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所得有形成果床环节存在的错误为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形成果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工作效率、QC知识、电脑知识等均由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不但有效的解决临床护理中所发生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强了科室凝聚力,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我院疑似结核病人诊到位的现状及有效措施。方法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所诊的126例疑似结核病人的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公卫科医生对疑似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我院疑似结核病人的诊到位达到92.06%,其中因重卡删除一例,因骨折住院后追踪到位1人,因经济条件拒绝就诊2人。结论按照《肺结核患者报告、诊及追踪》的要求,规范化的执行该书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宣传,能够更好的提高疑似结核病的的诊到位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转诊到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前抗体水平对流感疫苗血清阳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2018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省共招募1 900例健康志愿者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采集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28 d的血液样本,使用血凝素凝集抑制试验测定血清疫苗组分抗体滴度,分析免疫前抗体水平对不同疫苗组分血清阳的影响。结果趋势性分析表明,随着免疫前抗体滴度的增加,A/H1N1、A/H3N2、B/Victoria和B/Yamagata疫苗组分的血清阳逐渐减小(χ2=121.76,P<0.001;χ2=67.58,P<0.001;χ2=45.25,P<0.001;χ2=54.5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了地区、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免疫前抗体滴度≥40是A/H1N1、A/H3N2和B/Victoria疫苗组分血清阳的独立影响因素,其调整OR(95%CI)值分别为2.50(2.00~3.13)、1.64(1.35~2.00)和2.50(1.79~3.45)。结论各个疫苗组分血清阳与免疫前抗体滴度呈负相关。免疫前抗体滴度≥40是A/H1N1、A/H3N2和B/Victoria疫苗组分血清阳的不利因素,尚未发现此因素对B/Yamagata疫苗组分血清阳有影响。

  • 标签: 流感疫苗 免疫前抗体 血清阳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宫颈糜烂时,对HPV(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患宫颈糜烂并检查高危型HPV(high-riskHPV,HR-HPV)持续阳性的宫颈糜烂女性76例,根据对治疗方法选择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仅给以物理微波方法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月经干净3-7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康复新液宫颈外敷,1次/d,持续治疗2周,月经干净3-7天治疗;然后使用宫颈脱落细胞刷刷取宫颈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real-timePCR)检测13种HR-HPV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对比2组患者HR-HPV的情况。结果研究组HR-HPV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宫颈糜烂时,可以明显改善HR-HPV,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物理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康复新液 物理微波方法 转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后HBsAb阳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准备接种乙肝疫苗者240例,均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以及接种禁忌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实验室筛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以及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均阴性,年龄在18岁以上。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0,1,6月免疫程序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完成全程免疫1个月后,对HBsAb阳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根据0,1,6月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者120例,HBsAb阳性者72例,HBsAb阳为60.00%(72/120);根据0,1,6月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者120例,HBsAb阳性者86例,HBsAb阳为71.67%(86/120);根据0,1,6月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者的HBsAb阳明显高于根据0,1,6月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者(P<0.05)。结论采用相同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时,与低剂量(10μg)相比,高剂量(20μg)接种后的HBsAb阳较高,能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HBsAb 阳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栓剂对宫颈HPV感染患者H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LEEP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栓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HPV73.81%(31/42)显著低于观察组92.86%(39/4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显著低于观察组(95.24%),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栓剂对宫颈HPV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提高HPV,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干扰素栓剂 宫颈HPV感染 HPV转阴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药方剂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以及推广的价值。 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 66 例患者参与本次的研究,选取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间 ,选取完毕后,根据不同治疗的方式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实施西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实施中药治疗的设为观察组,且保证每组患者 33 例,最终对比治疗效果的差异性以及推广性。结果:本文的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以及,且根据表格内显示的数据来看, 可见观察组均较优。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 值得临床大力 推广。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慢性胃炎 阴转率
  • 简介:游戏步骤·将幼儿分组拉成个圆圈,然后念着儿歌: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带帽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轮流喊不同内容再游戏。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扎辫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迷迷,迷迷,大风来了快快站,穿裙子的小朋友往中间站。

  • 标签: 游戏步骤 游戏方法 游戏规则 “迷迷转” 学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临床归情况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咳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归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复发,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结核大咳血 临床转归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降低新冠肺炎轻症重症发生的预见性护理。方法:选取 2019年 12月 -2020年 3月在川东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人 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新冠肺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新冠肺炎患者 预见性护理 轻症转重症
  • 简介:草是使用履带用具在倾斜的草地滑行的运动,1960年由德国人约瑟夫·凯瑟始创,其基本动作与滑雪活动相同,因此,最初作为滑雪季节的准备运动的一环,滑雪国家队的夏季训练中被采用。

  • 标签: 滑雪 基本动作 国家队 训练 准备运动 滑行
  • 简介:主料:腐竹100克、木耳100克、红辣椒1个、青辣椒2个、冬笋40克。调料:食用油400克(实耗50克)、酱油1小匙、高汤1大匙、精盐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淀粉适量。

  • 标签: 木耳 腐竹 红辣椒 食用油 冬笋
  • 简介:摘要:《温热论》作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叶氏在书中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体系,在论述温病的治法中提到“入营犹可透热气”,笔者结合所学对“透热气”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透热转气 营分证 清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