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脾化湿类中药在脾胃湿阻型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5月诊治的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9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各45例,中医组患者给予健脾化湿类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吗丁啉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中医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健脾化湿类中药在脾胃湿阻型胃病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消炎止痛、利湿健脾,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 标签: 健脾化湿类 中药 脾胃湿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氧疗已广泛运用于现临床治疗手段中,未来氧疗更会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氧气湿化效果,设计发明实用新型装置。超声雾化湿化装置,原理是通过超声,改变水的性状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装置运行简便适用度高,运用超声产生负离子达到湿化供氧专属通道内的除菌,减少细菌进入呼吸道的可能,从而起到最好的湿化效果,达到最高的氧疗作用,实现氧疗对治疗和改善疾病的目的及意义。

  • 标签: 氧疗 超声 氧气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祛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与眩晕停进行治疗。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对全部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是92.5%,治愈患者17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69.4%,治愈患者10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比较明显。在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上治疗组中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明显。在各项指标上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P<0.01的条件,差异性显著。结论把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法运用于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自拟益气祛湿汤 气虚痰湿型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态Ti-Al合金的扩散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计算体系中原子的MSD曲线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系数增大,说明温度越高,原子越容易移动扩散,此结论与热力学理论相吻合,即温度越高,体系的能量越大,平均每个原子的能量也就越大,原子就容易移动,即扩散也会增加,体现在扩散系数上的增大。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液体金属 扩散 MSD
  • 简介:摘要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于普通感冒大多可自行痊愈,但对于体虚患者,且反复使用解热止痛药物后大量出汗、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则表现为气虚夹湿证型。我院中医科在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气虚夹湿证体虚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气虚夹湿证的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及疗效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水煎服,三剂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58例,占96.7%,显效2例,占3.3%,显效2例复诊1次后痊愈,有效率为100%。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在治疗气虚夹湿型感冒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 加味 气虚夹湿型感冒
  • 简介:摘要目前研究表明,R290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质和环境友好性,可直接替代R22,但燃爆性限制了其应用。利用FLUENT软件对R290在密闭空间的泄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泄漏角度对R290在室内的浓度分布及扩散规律的影响。

  • 标签: R290 泄漏角度 数值模拟 浓度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患者腹腔淋巴结MRI资料,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相对信号强度(R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40例共计139枚淋巴结,良性81枚,恶性58枚。139枚淋巴结全部为DWI高信号,128枚呈ADC低信号,11枚呈等高信号;良、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分别(1.359±0.212)×10-3mm2/s和(0.960±0.26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分别为(3.144±1.587)和(5.603±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可作为腹部淋巴结检查及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腹部 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受检者年龄分为4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每组各50例受试者,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50例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进行DWI扫描,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骨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组间*检验对不同年龄组间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50岁组、51~60岁组的ADC值明显高于61~70岁组(P〈0.05),40~50岁组的ADC值高于51~60岁组(P〈0.05),4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女性骨骼平均ADC值均高于男性(P〈0.01).结论:DWI可以无创性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的生理变化,ADC值能够尽早、及时且较为敏感地反映骨骼骨质量的减少,为提早预防骨质疏松提供较为可行的诊断、监测手段.

  • 标签: 骨质疏松 DWI 骨质量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从虚热瘀湿论治崩漏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崩漏的发病不是单一病理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病理因素是以虚、热为主,或兼瘀、湿。在治疗上,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病理因素,综合采用补虚、清热,或兼以化瘀、祛湿之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出血期"塞流"与"澄源"并用,标本兼治;非出血期"澄源"与"复旧"共举,缓则治其本以达治病求本的目的,每获佳效。

  • 标签: 临床经验 湿 崩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后3种常规湿化液对气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入住ICU的126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2例,A、B、C组分别用0.45%氯化钠、0.9%氯化钠、灭菌用水湿化液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道雾化,在气管插管24h、48h后,对患者的痰液粘滞度进行组间和组内对比。结果雾化24h后组内对比A、C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雾化48h后A组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C组出现过度雾化的例数明显增多。结论0.45%氯化钠溶液能够较有效的降低痰液粘滞度,达到气道湿化的最终目标即分泌物的吸引通畅和及时清除。

  • 标签: 气道湿化液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痰液粘滞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伤口湿性化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换药患者130例,对照组常规碘伏纱条换药,观察组湿性敷料处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78.46%,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湿性化处理慢性伤口换药,选用湿性敷料,效果显著。

  • 标签: 伤口湿性化 慢性伤口 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抽取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5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湿化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质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总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湿化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686例,自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23)使用常规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观察组(n=363)使用湿性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为17.23±1.84次,对照组为26.95±3.32次,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7.33±4.82d,对照组为38.53±5.54d,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为2.41±1.02分,对照组为4.33±1.49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9%,对照组为80.1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66%,对照组为78.33%。结论湿性敷料可有效提高慢性伤口的愈合效果,对于降低换药次数、疼痛程度,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伤口 湿性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方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90例小儿湿疹患儿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西药联合健脾祛湿方治疗。比较两组小儿湿疹改善率;湿疹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治疗前后患儿湿疹面积积分、严重积分。结果观察组小儿湿疹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疹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湿疹面积积分、严重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湿疹面积积分、严重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健脾祛湿方治疗小儿湿疹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湿疹消退,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脾祛湿方 小儿湿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伤口护理中应用湿性敷料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接治的10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伤口护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干性敷料,探究组应用湿性敷料,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探究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用时及换药时疼痛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4.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伤口应用湿性敷料可促进愈合,缩短疗程,且可减轻换药时疼痛度。

  • 标签: 慢性伤口 护理 湿性敷料 效果
  • 简介:摘要人们自然呼吸的时候鼻腔咽喉等能够对气体进行过滤、湿化和加温,从而保证了呼吸道的湿润、减少了分泌物的产生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求能更好的改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方式 湿化方法 湿化液 湿化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湿化方法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ICU住院的60例患者为对象,患者均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数字随机分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改良法与传统法进行湿化,对比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率、湿化后痰液中重度粘稠度及患者气道湿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在传统湿化器湿化基础上采用微量泵法进行微量泵湿化,可达到理想的呼吸机湿化的效果,减少气道湿化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痰液及时吸出和自主呼吸的恢复,促使患者尽早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湿化方法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群与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中,肝外胆管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26±0.011)mm2/1000a;而正常人群组的ADC值为(1.50±0.019)mm2/1000a,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之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清晰地判断患者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特征,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对肝外胆管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因此,其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肝外胆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