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优化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的处方配比。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筛选最佳处方配比,以HPLC法测定其中酮康唑的含量。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酮康唑5%,月桂氮(艹卓)酮1%,尿素10%,卡波姆-9401%,甘油20%。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制备的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细腻、光洁,稳定性好,释药速度快,且含量测定简便易行。

  • 标签: 正交设计 酮康唑 凝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探讨hot-deck估算在含有缺失数据的配比设计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在Stata7.0软件上利用AdrianMander和DavidClayton开发的hot-deck程序进行数据模拟。结果,hot-deck估算可以使缺失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当含有缺失值的变量是分类或等级变量时,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缺失数据 估算 设计 配比 DAVID 数据模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当归不同配伍比例(5:1,1:1,1:5)的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肝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特点。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归5:1方组、芪归1:1方组、芪归1:5方组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NAC组)。以四氯化碳(CCl4)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各药物组予灌胃6g/kg相应药物。干预6周后,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及肝组织胶原沉积;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Westem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含量明显升高,白蛋白(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GST活性增强,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各中药配比组均能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提高血清Alb含量和SOD活性;其中芪归5:1方组较其他配比组的综合疗效较佳,在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MDA含量、SOD与GST活性)、抑制肝脏Ⅰ型胶原表达、改善血清肝功能(ALT水平与TBIL含量)等方面优于其他两种配伍比例组。结论:黄芪当归5:1,1:1,1:5不同配比的当归补血汤均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但以黄芪当归5:1的经典配比方剂综合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中药配伍 肝纤维化 肝脂质过氧化
  • 简介:目的考察明胶软胶囊囊材不同配比对胶皮溶解性能的影响以及优选最佳囊材配比。方法以柠檬黄为指示剂,通过测定囊材不同配比所制胶皮的溶解速率,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优选囊材处方。结果水∶明胶为1.6∶1,甘油∶明胶为0.9283∶1时胶皮有最大的溶解速率(k=5.7059)。结论对各种因素的考察有助于优化囊材处方,该方法简单、新颖、实用。

  • 标签: 软胶囊 胶皮 溶出速率 均匀试验设计
  • 简介:摘要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比例为1∶1,此乃该方配伍之关键,也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效基础。若改变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等量配比,则方剂名称和功效即随之发生根本变化。桂枝用量大于芍药,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加桂汤,功擅温阳平冲而治疗心肾阳虚之奔豚;芍药用量大于桂枝,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加芍药汤,功擅益脾和络而治疗太阴脾络不和之腹痛;若将桂枝汤中芍药完全去掉,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去芍药汤,功擅温通心阳而治疗表证误下后胸阳不振之胸满。临证应详细鉴别。

  • 标签: 桂枝汤 桂枝汤类方 桂枝 芍药 药量配比
  • 简介:芍药甘草汤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该方法可作为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作为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不同剂量 中芍药 剂量配比
  • 简介:据CareyBW[CellStemCell,2011,9(6):588-598]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发现,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iPSC的质量。

  • 标签: 细胞质量 转录因子 诱导性 编程 配比 多能干细胞
  • 简介:目的 前瞻性观察按不同比例摄入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素对大鼠烧伤后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功能和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21只,经行胃造瘘置管术后,造成背部30%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低脂低蛋白饮食组(A组)、高脂低蛋白饮食组(B组)和低脂高蛋白饮食组(C组)。实验动物营养摄入按732kJ·kg-1·d-1计算,3种营养配方均为等体积、等热卡,由恒量输液泵经造瘘管在24h内均匀输入。于伤后10d检测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反应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浆转铁蛋白水平、肝脏含氮量、空肠黏膜含氮量、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24h尿香草扁桃酸含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 结果 烫伤后10d,C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肝脏含氮量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C组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而C组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C组和B组的Ⅰ...

  • 标签: 烧伤 营养支持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某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4例诊断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和96例无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1∶4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自评经济、自评健康、负性生活事件、居住模式4个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了在去除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自评经济、自评健康、负性事件、居住模式4个因素仍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5.151(1.031~25.722);4.134(1.017~16.082);3.595(1.170~11.048);6.645(1.736~25.436)。结论自评经济收入状况不满意、自评健康状况差、近半年出现负性生活事件、独居为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对钴铬合金铸造全冠精密度的影响,提高铸造精密性。方法以磨牙为研究对象制作锥型黄铜帽状试件,以相应的圆柱型黄铜管控制熔模的高度、厚度,高度差为1.8±0.1mm,将嵌体蜡注入得到全冠蜡型。采用无圈包埋法包埋,共分三组,分别为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采用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焙烧;高频离心铸造、喷砂、就位。用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取得铸件与模具的间隙模型,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硅橡胶膜的厚度并拍摄,用金相检验软件系统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即可得到铸件与模具的间隙值,在硅橡胶代型顶面、轴面分别取点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将铸件在模具上就位,用金相显微镜采集图像并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Bellavest包埋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快速升温法三组中,硅橡胶膜的顶面厚度、金属边缘浮出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轴面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对铸造全冠的精密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 标签: 磷酸盐包埋材料 铸造全冠 精密度 边缘浮出量
  • 简介:目的:研究以中药渣作为原料制成的5种不同培养基配比对平菇出菇的影响,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菌种为湘平黑菇王,主料为中药渣,按照中药渣、米糠、棉籽壳、蔗糖、石膏的不同配比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行5袋,观察分析菌丝发育及现蕾出菇情况。结果:5种不同培养基配比培育出的平菇菌丝体长势良好,无病变,均能正常出菇,生物学效率高。综合分析比较,配比2、3组较配比4、5组长势好,以配比3组(中药渣40%、米糠18%、棉籽壳40%、蔗糖1%、石膏l%)为最佳,中药渣利用率高,正常出菇4潮次,生物学效率达111.1%。结论:利用中药渣进行平菇培育方案具可实施性。

  • 标签: 中药渣 平菇 培养基 配比
  • 简介:目的:应用多指标的正交实验设计合并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配比关系.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芍药甘草汤的不同配伍比对小鼠正常和亢进状态的肠推进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和亢进状态下的离体兔肠的影响.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测评指标与考察因素间的数学模型.结果: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芍药甘草汤的最佳配伍是A3B3,两药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结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多指标的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建立复方配比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他配比关系作出客观的预测.

  • 标签: 芍药甘草汤 正交设计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用国产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国产骨水泥(PMMA)预先常温和4℃冰箱贮藏调配时取出,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1):造影剂(ml)为2:1:1;3:2:1;1:1:1比例配制分组,共6组.自2002年6月~2003年8月采用国产PMMA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9例57椎,疼痛性椎体转移瘤2例6椎,共31例63椎.手术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经单或双侧椎弓根穿入骨穿针,国产PMMA按上述分组比例配制后注入伤病椎体内,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的物料状态时期的时间及产热温度,观察患者在PMMA注入时的疼痛情况及术中、术后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腰背痛按Dennis分级评估.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PMMA外漏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术毕10%患者即觉疼痛消失,90%患者疼痛大部分缓解,于术后24~48小时全部患者完全缓解.腰背痛由术前P5改善为术后P1,跟踪拍X光线片显示术后的椎体高度无再丢失,局部转移瘤无复发.2例术后发现少量PMMA进入静脉中,未出现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论国产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l):造影剂(ml)为3:2:1比例配制组成的物料状态时期最适宜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实用性强、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国产骨水泥 骨症疏松 椎体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组不同摩尔比的DL-LA/GA/TMC三元共聚物。通过GPC、1H-NMR、DSC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摩尔比对共聚物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摩尔比与投料摩尔比基本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DL-LA含量的增加略有升高,而随TMC含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共聚物的拉伸强度随TMC含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改变TMC的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当TMC含量≥35%时,共聚物显示了热塑性弹性体的特征;当TMC含量为50%时,聚合物断裂伸长率达到1778.5%,拉伸强度仍保持在12.4MPa。

  • 标签: DL-丙交酯 乙交酯 三亚甲基碳酸酯 三元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内联合优化配比润滑镇痛剂显著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排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5-12月收治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术后排便疼痛的级别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常规组就是不做处理,或者使用开塞露,止痛药。实验组使用联合优化配比润滑镇痛剂辅助排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通过搜集2016年5-12月100例病员,共上药224次,观察每次排便疼痛情况,轻度疼痛3人次,中度疼痛104次,重度疼痛98次,剧痛18次,实验组使用联合优化配比润滑镇痛剂在术后排便的疼痛级别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联合优化配比润滑镇痛剂在术后排便中能够显著缓解疼痛213次,总有效率为95%,只部分缓解为4.9%,没有缓解占0.1%.结论通过直肠内联合使用优化配比润滑镇痛剂,显著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排便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员舒适度,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直肠内 联合优化配比 润滑镇痛剂 显著缓解 排便疼痛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配比丙泊酚/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无痛胃镜的80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组,给予不同配比的丙泊酚/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其中观察组为60mg:2mg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对照组为60mg:4mg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对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进行记录,对比分析作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组织完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少,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观察组均明显较高,治疗期间观察组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作者: 陈浩 杨海珍 顾军 温海 李明 刘晓明 郝飞 娄冬华 孙建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医院,南京 21004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100034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7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20000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3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大连 116011(现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 518053)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重庆 400038(现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 401120)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 211166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浓度配比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筛选人体使用的最佳药物配比浓度。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对照研究设计,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等7个研究中心共纳入1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1∶1∶1∶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4个试验组(他扎罗汀/二丙酸倍他米松浓度配比分别为0.025%/0.025%、0.05%/0.025%、0.025%/0.05%、0.05%/0.05%,简称为试验1、2、3和4组)和对照组(基质),每日用药1次,持续4周。用药后第1、2、4周分别评价各组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多组分类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CMH法分析各组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反应率数据。结果用药4周,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改善达PASI75的患者分别为11例(30.56%)、12例(33.33%)、12例(33.33%)、19例(52.78%)和2例(5.56%),各试验组达PASI75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2 7);此外,试验药物1、2、4组达PASI90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2 7)。用药4周,试验1、2、3、4组PASI评分下降率分别达59.52% ± 26.79%、57.19% ± 31.98%、56.85% ± 30.46%和68.21% ± 37.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7% ± 28.55%)(LSD-t = 5.36、5.05、5.00、6.55,均P < 0.001)。试验4组的综合疗效表现更突出。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药物耐受性良好,分别发生不良反应11例(30.56%)、8例(22.22%)、2例(5.56%)、4例(11.11%)和2例(5.56%),试验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2),试验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0.05%/0.05%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可作为后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的推荐配比浓度。

  • 标签: 银屑病 维甲酸 倍他米松 随机对照试验 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90例DEACMP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等治疗的未发生DEACMP的急性CO中毒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昏迷时间、中毒程度、合并基础疾病、颅脑CR/MRI检查结果与DEACMP的发生有关,昏迷时间≥4 h的患者发生DEACMP的风险是昏迷时间<4 h患者的6.9倍,重度中毒是中度的3.8倍,昏迷时间越长,中毒程度越深,DEACMP的发生率越高。患有基础疾病和头颅CT/MRI检查异常也是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重视昏迷时间长、中毒程度深、颅脑影像学检查异常、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的急性CO中毒患者,及时、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以降低DEACMP的发生率。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报告6例小儿沥青烧伤的创面处理、治疗方法和效果。治疗上能做到及时、全面、一次性彻底清除创面沥青。特别是应用沥污净A(又名ZFA溶剂)创面后,再用红药膏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小儿沥青烧伤创面效果甚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