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 左心功能 慢性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对 2015年 8 月 -2016年 8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 60例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上述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 60例正常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我们对两组对象同时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和评价,之后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对照组对象中中并没有出现左心室增大或者左心房增大的情况,而观察组患者中有 45例患者出现了左心室增大,其与 15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左心房增大情况。这两组研究对象在左心功能指标方面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E/A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突出,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评价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慢性心功能衰竭 评价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样本,同时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样本,分别对不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开展小组间对比。结果: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患者的左心室左心房情况以及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存在慢性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情况下,其超声检查的结果对于其发病情况和发病程度判断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 慢性心功能衰竭 左心功能 评价分析
  • 简介:<正>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8%~12%,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万~20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其中复杂的、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或易出生后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约占20%,是新生儿及儿童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这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给患儿带来无尽的痛苦。因此,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产前超声监测预知胎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胎儿 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手段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病人32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和Ⅲ~Ⅳ级分为二组,比较二组间LVEF的差异性。结果:二组间LVEF差异性t检验p=0.32,显示纽约心功能评价和超声心功能评价间缺乏相关性。结论: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均为临床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判定的有效指标。但二者间缺乏临床相关性,二者互相参照使用,有助于提高对患者心功能判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纽约心功能分级 超声心功能评价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诊断 心室重构
  • 简介:利钠肽是脊椎动物调节循环和体液平衡的一组激素。具有促进排钠、利尿和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工具。四足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的利钠肽有三种亚型,它们是心利钠肽(atrialnatriureficpeptides,ANP)、脑利钠肽(brainnatfiureticpeptides,BNP)和C型利钠肽(C—typenatfiureticpeptides,CNP)。所有的利钠肽系统都包含一个保守的17个氨基酸通过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利钠肽系统的活性很重要。

  • 标签: C型利钠肽 心功能 容量负荷 缩血管作用 脑利钠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登革热并发心功能损害的表现特征.方法对2007年本院收治的126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测心肌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肌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和心电图检查,分析登革热时心功能受损害情况.结果126例登革热出现心功能损害者共107例(84.9%).其中心肌酶谱异常者共98例(占77.8%,AST升高85例,LDH升高96例,CK升高64例.HBD升高86例).98例中有合并心电图异常者48例与无心电图异常者50例,两组各酶升高幅度比较有明显差异.126例登革热共有心电图异常57例(45.2%),主要为心肌损害(T波低平或/和S-T段改变)和心律欠常(窦缓、窦速、宴性心律不齐、室性早博)表现.结论心肌受损在登革热发病过程中是一个多发和较常见表现.是本病发展中多系统损害的局部表现之一;心肌酶升高幅度与心电图改变结合分析.可综合判断心脏损伤程度.

  • 标签: 登革热 心功能损害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RP、LVEF、BNP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运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心功能不全组合对照组患者CRP、LVEF、BNP;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心功能不全组患者CRP、LVEF、BNP之间关系、CRP、LVEF、BNP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心功能不全者CRP、LVEF、BNP与发病时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CR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NP和心功能分级关系为显著正相关,LVEF和心功能分级关系为显著负相关,CRP和心功能分级不存在相关关系;心功能不全患者CRP和发病时间关系为显著负相关;依据发病时间分组后心功能不全患者BNP和心功能分级关系为显著正相关。结论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可靠指标包括LVEF、BNP。

  • 标签: CRP BNP LVEF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心功能评价状况。方法 采集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专病随访门诊收治的72例使用过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在二级以上的医院接受心脏介入治疗,并完成术后随访,后被纳入社区卫生中心随访服务对象。比较随访前后患者血压、临床心功能以及心脏超声等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后,所有患者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患者二维心脏超声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后,研究对象临床心功能发生良好变化,临床意义显著(P<0.05)。结论 社区服务中心通过采用规范、标准的随访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督促、管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社区干预 心功能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对血流动力学认识的深入,右心功能评估逐渐得到重视,右心功能评价的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右心功能评价方法,特别是各种无创右心功能评价方法及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对比。

  • 标签:
  • 简介: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现阶段超声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存在这多样化的方式能够对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类型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其中包括: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功能等。其不仅被广泛的应用于心功能的评定,同时对于同类型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发挥着重要的效果。本文将探析心功能评价 人的超声研究进展。

  • 标签: 心功能;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多普勒超声
  • 简介: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比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人高,尤其是髋关节的严重骨折。这个研究报告发表于近期的《循环》杂志。他们研究了160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当中的2000多名心功能衰竭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翻了四倍。

  • 标签: 心功能衰竭 严重骨折 风险比 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人 加拿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本院选取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所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36例作为临床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18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治疗,对比2组心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采取统计学的处理,组间将明显差异形成并且P<0.05,故升高了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予以介入治疗,显著改善了心功能,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S与LVE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FS与LVE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Ⅲ级和Ⅳ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提高心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8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后,LVESV/ml、LVEDV/ml、LVEF/%和活性节段数等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具有准确性高、成本低、创伤小等显著的优势,可以作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后,观察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均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对所有患者心功能指标表现出的系列变化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系列心功能指标同治疗前比较,缓解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选择介入疗法开展治疗工作,可以成功将患者的LVEF以及LVEDV等系列心功能指标表现加以有效缓解,最终获得显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疾病疗效。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超声研究慢性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房颤患者共65例作为观察组,以门诊正常体检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评分均使用心超室制定的综合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观察两组患者的评分、同期血浆脑钠肽(BNP)、纽约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要高,P<0.05;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心力衰竭超声指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心功能Ⅰ-Ⅳ级的心力衰竭指数分别为1.48±0.91、2.52±1.07、3.67±1.20、4.83±1.23;血浆BNP的高度和纽约心功能分级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相关,同期下两者与LVEF相关,但相关的程度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与BSP、纽约心功能分级相比,相关性较小。结论使用超声研究慢性房颤患者心功能时,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相较于LVEF来说较为准确。

  • 标签: 慢性房颤 心功能 超声研究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