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诀"训练联合基础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诀"训练+基础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音障碍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诀"训练联合基础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音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六字诀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音训练,治疗组进行音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音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音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音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构音障碍 针刺 言语治疗 语音清晰度
  • 简介:【乳】(ru)“乳”,会意。从孚,从乙。“乳”的甲骨文像母抱子哺乳的样子,本义为生子。《说文》:“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从孚从乙。乙者玄鸟也。《明堂月令》:‘玄鸟至之曰,祠于高裸,以请子。’

  • 标签: 《说文》 甲骨文 生子
  • 简介:"蔬",从艸,疏场。"蔬"从"艸",表明与草本植物有关;"疏"有疏通、舒畅之意。植物中的纤维素含量比较高,这对于增强人的肠胃蠕动、清除体内毒素有很好的作用。"艸"、"疏"为"蔬",表示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说文新附·艸部》:"蔬,菜也。""蔬"的本义为蔬菜。"疏"又表示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含有少、稀少之意。"艸"、"疏"为"蔬",意为"蔬"是草中之少数,其生长不若草之密集。《小尔雅》:"菜谓之蔬。""蔬"通常与"菜"连用。蔬菜能为人们提供体内所必需的各种维生素,

  • 标签: 草本植物 体内毒素 肠胃蠕动 纤维素 维生素 蔬菜
  • 简介:【游、遊】(yóu)"游",异体为"遊"。形声,从水,斿声。"游"的甲骨文像子执旗之形,古同"斿"。《说文·水部》:"游,旌旗之流也。""游"本义指古代缀于旌旗正幅下沿的垂饰。

  • 标签: 个人 养生方法 旅游 生活方式
  • 简介:【男】(nan)“男”。会意.从田。从力。“田”为耕地;“力”为气力。“男”的字形为在田间出力的人.意为男人。《说文·男部》:“男。丈夫也。”男耕女织是我国的传统认识,故“男”以“力”。“田”明其意。

  • 标签: 汉语 语言学 历史 词义
  • 简介:【心】(xin)“心”,象形。“心”为五脏之一。在肺之下,膈膜之上,脊小篆椎第五节。“心”的甲骨文、篆文均为动物心脏的象形。外面若心的包络。《说文·心部》:“心,人心也……在身之中。”“心”为人的心脏,位于身体的中部。

  • 标签: 动物药 中药学 五行学说 养生
  • 简介:摘要飞机部件对接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飞机总装后的装配准确度,影响总装对接的制造和装配工艺难度,进而影响飞机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总装柔性对接工装的广泛应用,飞机部件对接可选择的基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多种部件对接基准的适用范围、应用发放、优缺点等进行综合的权衡分析,分别针对不同的分离面结构形式,提出部件对接基准选择的合理建议。

  • 标签: 部件对接基准 装配准确度 分离面 柔性对接
  • 简介:摘要肝脏错瘤是少见的肝脏先天性肿瘤样畸形,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好方法。本文从肝脏错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肝脏错构瘤临床病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间叶错瘤病理、免疫组化、影像学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6年3月,医院共诊治儿童肝间叶错瘤6例,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5例腹手术肿瘤切除术,1例进行腹腔镜下肝次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所有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2例出现贫血,体格检查质硬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影像学检查X线、B超声、CT均发现病灶,占位效应明显,挤压周围正常脏器,腹部CT监测,1例见散在的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网状强化,B超声与CT血管造影显示,相应部位肝血管受压,术中见表面光滑,肿瘤明显占位,未见肿瘤侵袭,分界较清楚,表面深红色、剖面灰黄色,包膜完整,1例中央表现为多囊性,1例局部出血,病理见纤维组织增生,2例穿插在肝组织,4例见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不同发育程度胆小管,2例来源于间质细胞性,4例免疫组化分析AFP、HCG阴性,2例上皮CK19(+),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肝间叶错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灶,定位病灶并不困难,病灶往往较大,需要与其他先天性肝良性肿瘤相鉴别。

  • 标签: 儿童肝间叶错构瘤 病理 影像学
  • 简介:摘要胰腺错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且缺乏典型影像学表现,术前不易做出明确诊断,容易误诊。穿刺活检也很难做出明确诊断。本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征象。

  • 标签: 胰腺错构瘤 CT MR
  • 简介:摘要胰腺错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肿瘤,临床和影像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患者男,63岁,因饮酒后上腹胀痛伴腹痛入院。消化系统超声见胰腺头部低回声,边界尚清;增强CT见胰腺钩突结节状异常强化,边缘延迟强化;增强MR提示胰腺钩突异常信号,考虑肿瘤可能大;送检标本中肿瘤部分呈单个结节状,与周围胰腺境界较清,镜下见腺泡细胞和导管分化成熟,但缺乏正常胰腺导管及腺泡的逐级分支排布结构,两者混杂一起并呈分叶、岛状排布,缺乏胰岛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及细胞角蛋白(CK)7、CK19阳性,β-连环蛋白膜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嗜铬素粒A、突触素阴性。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音障碍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音障碍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的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性提高:患者《塞音音语音评估表》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性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性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患者女,53岁。上腹部疼痛不适20 d。腹部CT示胰腺体部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大小约8 mm×6 mm,边界清晰。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脾脏"切除,术中胰腺体尾部触及直径约1 cm肿块。低倍镜下肿瘤境界尚清,周围穿插少量胰腺腺泡及胰岛,中央区导管扩张,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无异型性。间质梭形细胞密集增生,细胞短梭状,胞质稀疏。免疫表型:间质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强阳性,α-抑制素、结蛋白灶性阳性,S-100蛋白散在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D34、CD117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1%。导管上皮CKpan阳性,MUC1导管腔缘阳性,MUC2、MUC5AC阴性,MUC6部分阳性。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病理诊断:胰体尾错瘤,伴卵巢样间质。胰腺错瘤非常罕见,单纯通过影像学检查很难与胰腺的其他病变相鉴别,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胆管错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成人胆管错瘤患者,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穿刺活检病理或磁共振证实。结果45例患者被证实为胆管错瘤。超声表现主要为肝区无数的微小的无回声、高回声或低回声病灶,通常〈10mm,肝内分布不均,沿血管胆管树分布,部分病灶后方伴有彗星尾。结论肝内多发散在的小囊肿和散在的彗星尾征可认为是胆管错瘤的特殊征象。

  • 标签: 肝错构瘤 超声 胆管 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