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颅骨修补手术不同时间窗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行颅骨修补持续植物状态患者223例。测评不同手术时间窗患者手术前后修订昏迷恢复量表(revisedcomarecoveryscale,CRS-R)评分、颅内压力、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含量,分析手术前后变化;并对不同时间窗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个月内颅骨修补(早期组)患者意识水平评分CRS-R改善最多,为提高2.3分。晚期修补组血白蛋白水平下降最多,为(5.98±3.21)g/L;而中期修补组下降最少,为(4.53±2.66)g/L;表明3~6个月颅骨修补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血白蛋白水平影响最小。2个月内修补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多,为(4.96±1.54)g/L;6个月以上修补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少,为(2.51±5.34)g/L。患者颅内压均在颅骨修补后有所提高,早期组提高了(22.14±55.51)mmH2O;中期组提高最多,为(67.13±45.30)mmH2O;晚期组压力提高最少。晚期修补组手术并发症最多,早期修补组与中期修补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情稳定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应在2个月左右尽早行颅骨修补治疗,可较早改善颅骨缺损处皮层血流动力学,改善脑脊液循环压力分布,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恢复和功能康复。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颅骨修补 手术时间窗 并发症 意识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枕横位及持续枕后位处理流程和不同复位时机手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03月31日我科109例持续枕横位及枕后位处理流程和复位手法。结果宫口开8cm或胎头S+2前发现持续枕横位或枕后位,应先指导产妇取胎背朝上侧俯卧位,调整并加强宫缩,观察半小时到1小时仍不能自然复位再扩张宫口至8cm后行手转胎头复位。宫口开大8cm后及胎头S+2后发现持续枕横位或枕后位者应立即调整宫缩并进行手转胎头复位,胎头S+2前采用食中指尽可能分开,食指位于小囟门或大囟门处,中指位于矢状缝上,拟把胎头夹于两指之间进行复位,先露S+2后,宜采用食中指分开呈30度或并拢置于联骨联合下进行复位。结论持续枕横位及持续枕后位发现时机不同,处理流程和复位手法不同,只要没有头盆不称,经过恰当及时处理是可以经阴道自然分娩,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减轻母婴损伤。

  • 标签: 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侧俯卧位处理流程复位的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10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全部呈现弥漫θ或δ活动,一例并对比了睡眠及醒觉时脑电图变化,全部10例均未见局灶异常,作者认为临床上不能单独依靠脑电图来确诊持续植物状态,但脑电图动态观察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低钾血症发生病因及行高浓度、大剂量补钾治疗可行。方法对一例烧伤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行超大剂量、高浓度深静脉控制补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对影响生命严重低钾血症患者行高浓度、深静脉补钾是安全。结论常规治疗不足以纠正威胁生命严重低钾血症时行高浓度、大剂量、深静脉补钾可能会纠正低钾血症,挽救生命。

  • 标签: 低钾血症 超大剂量 补钾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持续植物状态现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医学光盘检索(1978年~2002年7月)国内153篇关于植物状态或植物人文献,并参考相应报道、专著和汇编.将病因、流行病学、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卒检查、治疗、预后等分别进行对比综合.结果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护理等比较清楚和全面,而流行病学、机理、病理等多为推测,实验室检查表现各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好,但缺少统一判定标准.结论以综合治疗为中,治疗时间以发病后1年为宜.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研究现状 病因 流行病学
  • 简介:2015年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beta草案已将持续姿势-知觉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iondizzinessPPPD)列入。它是一种临床常见头晕形式,伴有持续非旋转头晕或主观不稳感,且在直立姿态、个人运动、环境中物体运动以及复杂视觉刺激条件下加重。PPP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假说有:①经典和操作条件反射建立假说②再适应失败假说。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平衡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了解PPPD有助于头晕诊断和鉴别。本文对PPP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头晕 焦虑 非旋转性 不稳感 持续性
  • 简介:摘要持续腹泻是小儿常见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患儿由于长期腹泻会引发脱水等情况,疾病迁延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儿病死率较高。然而,临床对小儿持续腹泻重视程度并不高,这样也加重了对患儿早期诊断和治疗。为提高临床对小儿持续腹泻重视程度,本文对此疾病临床症状、检查和临床诊断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持续性腹泻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慢性持续脑缺血模型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通过优化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结果术后动物死亡率为24%,手术组动物在28d,60d,28w,50w时段处死,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8w多数动物出现不同程度全脑萎缩,50w时全组动物出现明显全脑萎缩现象。镜下观察手术组大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出现噬神经细胞现象,胶质细胞增生及大量胶质纤维形成。结论改进手术方式可以建立形态学上出现慢性脑缺血病理学变化大鼠模型。

  • 标签: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 作者: 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青海红十字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    要】    在过去的40年里,异位妊娠发病率逐渐升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水平提高,许多异位妊娠在早期即被发现,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逐渐增多。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异位妊娠(PEP,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正确认识和处理,预防PEP是妇产科医生应该熟知的知识。持续性异位妊娠指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治疗(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后,残余滋养细胞有可能继续生长,形成包块,再次发生出血,引起下腹痛等,称为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应密切监测血HCG值水平,若术后血HCG值水平升高,术后1日血HCG值水平下降小于50%,或术后12日血HCG值未下降至术前10%以下,均可诊断为持续性异位妊娠,及时给与甲氨蝶呤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因此对于这种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医师应做到积极预防,若发生后应积极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此编者将近年医学论文中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意见给予总结,希望帮助更多年轻医生完成精彩的手术。  【
  • 简介:摘要文章以特定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入院查体各项指标,初步进行诊断,并依据各项数据分析病因,最终确定有效治疗方法。希望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安全及疗效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再住院率、腹膜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用药知识、操作技术以及饮食食盐控制评分中都优于对照组,而且恢复劳动能力患者占比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在延续护理中,可以掌握对疾病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有助于劳动能力恢复,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等,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腹膜透析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TCD引流管持续改进延续护理效果。方法现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TCD治疗患者2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101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进行改进后持续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改进前持续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0.4498,P<0.05)。结论在PTCD引流护理中可采取改进后持续延续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TCD 持续性护理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