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好的保护会阴完整的方法。方法统计2007年—2010年,足月经阴道分娩,会阴切开指针的产妇600例,运用扩张阴道法与按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的临床资料。结果会阴Ⅰ度裂伤120例,占20%。Ⅱ度裂伤6例,占0.01%。会阴完整474例,占79.99%。与原托肛法相比保护会阴的完整率上升21.99%。结论扩张阴道法与按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具有损伤小,减少疼痛,产妇恢复快,节省医疗费用的优点,能提高保护会阴的完整率。

  • 标签: 扩张阴道法 按肛法 分娩 会阴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产钳术中采用阴道右-后侧切开术时双手保护会阴伤口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1年间经阴道分娩的2337例产妇中使用产钳术的81例产妇为观察对象,使用产钳术的患者占总阴道分娩患者的3.47%,将其选为观察组;选取2008-2009年间我院使用产钳术的81例产妇为对照。观察组产钳术中使用阴道右-后侧切开术并双手保护会阴伤口;对照组采产钳术中采用阴道左-后侧切开术并单手保护会阴伤口。两组产妇术前均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的并发症,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会阴部损伤、术后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及会阴部损伤,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妇会阴部的损伤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产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观察组术后感染率2.47%,对照组术后感染率9.88%,观察组产妇术后发生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产钳术中使用阴道右-后侧切开术双手保护会阴伤口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产妇阴道的损伤,缩短伤口渗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并且降低伤口感染率,所以应积极推广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产钳术中。

  • 标签: 产钳术 阴道右-后侧切开术 双手保护 会阴伤口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会阴侧切率也随之上升,对产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减少产妇不必要的损伤,避免并发症,因此探讨会阴侧切术后护理对策,对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侧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护理 感染处理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6年前心脏病发作后,就长期服用立普妥(阿伐他汀atorvas-tatin),因为医生称它可有效降低跟我一样高风险人群出现第二次心脏病发作的几率。3年前为了节省费用,我转用商标保护类的药物(simvastatin)。最近立普妥商标保护期已过,市面上已出现商标类的立普妥,那么我是否要改用商标保护类的立普妥呢?且能否保证商标保护类的药物跟立普妥一样有预防二次心脏病发作的功效呢?读者:

  • 标签: 商标保护 立普妥 心脏病发作 高风险人群 阿伐他汀 长期服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需求,设计简易会阴护理支架,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根据病床的宽度和病人的体重,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长60cm、宽40cm的两个框架,将两框架的长边为底座直立,再用两弧形横杠分别连接两框架的上方,弧底宽60cm、高6cm。简易会阴护理支架设计制作好后邀12名临床志愿者试用,认真指导患者使用方法,记录试用心得。结果患者减少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为护理工作亦提供了方便。结论简易会阴护理支架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会阴护理 支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适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方法对73例会阴切口感染病例与同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做比较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阴查肛查次数多、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胎膜早破、缝合水平问题等。结论会阴切口感染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会阴切口 感染 处理措施 切口愈合 相关因素 会阴切开缝合术 营养不良 愈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我科产房共行会阴切开462例,其中切口感染21。通过对证及支持疗法,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感染 缝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8”字缝合术在会阴侧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阴道分娩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用深“8”字缝合法行会阴切口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分层法间断缝合会阴切口。两组所用缝线均为2-0可吸收肠线和7号丝线。结果两组在缝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8”字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产后健康的恢复、婴儿的哺乳以及性生活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深&ldquo 8&rdquo 字缝合 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知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侧切,阴部神经阻滞,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可吸收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采用4-0丝线间断外缝皮肤层。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口较平整,住院天数少,不用拆线,效果好,减轻产妇伤口的疼痛。结论采用皮内包埋缝合法能减少产妇疼痛,增强伤口愈合率,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缝合 疼痛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侧切口疼痛与促进侧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已行会阴侧切术3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150),一组采用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湿敷会阴侧切口,对照组仅采用75%酒精湿敷会阴侧切口。观察两组的切口疼痛程度、72h活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湿敷会阴侧切口组疼痛分级情况、产后72h活动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组优于仅75%酒精湿敷组。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交替 湿敷 75%酒精 50%硫酸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愈合不良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2例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愈合率达到100%。结论预防感染,熟练的缝合技术,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提高愈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会阴侧切口 愈合不良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在会阴侧切术后对重度会阴水肿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经阴分娩重度会阴水肿的产妇80例,分成观察组40例,采用大黄芒硝外敷会阴,对照组40例,采用50%硫酸镁会阴湿敷,观察会阴水肿消退的时间、效果及会阴切口愈合率。结果观察组72h会阴水肿全部消退,有效率100%,会阴切口愈合率100%。对照组会阴水肿消退33例,有效率82.5%,5天全部消退,会阴切口愈合率9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大黄芒硝 重度会阴水肿
  • 简介:体重增加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情绪、生物学、社会、心理、环境——这诸多原因不可能由一粒简单的胶囊解决掉。尽管几百年来出现了许多减肥的方法——从减肥皂,到以醋为基础的速效减肥食品,甚至到安非他明,但种种的减肥潮流都以失败告终。

  • 标签: 减肥食品 体重增加 安非他明 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远程缺血预适应组(NDLIP).各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再灌注过程中记录心电,再于实验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后取心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以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行心脏缺血范围(AAR)和梗死范围测定(IA),并计算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IA/AAR)的比值.结果(1)CK和CKMB: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血清CK和CKMB值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2)心肌梗死面积(坏死区占缺血范围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3)凋亡率: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凋亡率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4)HSP70: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HSP70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表达增强(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同经典缺血预适应一样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以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远程缺血预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与冠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疗效,探讨ULMCA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176例从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云南省2家医院经PCI-DES和CABG治疗的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80例,PCI-DES组9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以及脑卒中、脑出血等,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1.PCI-DES与CABG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基线资料方面相比显著性差异(P>0.05)。2.住院期间PCI-DES组死亡率为0%,CABG组为1.25%,CABG组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3.术后1年PCI-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2.5%及13.75%,两组统计学差异(P>0.05),但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明显高于CABG组。术后3年,DES组与CABG组MACCE发生率比较显著性差异,而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仍然高于CABG组。结论PCI-DES与CABG治疗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近、中、远期疗效相似,但PCI-DES组TVR事件发生率高,在不同的患者人群中,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伤口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安尔碘对产妇的会阴切开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结果,340例会阴切开的产妇中无一例发生感染,感染率0。结论,采用具有持效杀菌作用的安尔碘进行会阴切开伤口处的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安尔碘消毒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