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407例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患者中,59%为不伴TIA的卒中,24%在卒中前有TIA,16%仅表现为TIA。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机制(占40%,其中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动脉栓塞,2%两者兼有)。在32%的患者中,大动脉闭塞性损害导致血流动力学性脑缺血。梗死最常出现在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干腹侧、小脑上部以及枕叶和颞叶),近段(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和中段(桥脑和小脑前下部)供血区受累的比例相当。148例患者存在至少累及1支大动脉的重度闭塞性损害(狭窄〉50%),134例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动脉受累。最常见的闭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2例患者,15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40例患者,12例双侧)和基底动脉(46例患者)。动脉-动脉栓塞是椎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30d病死率为3.6%。发病机制为栓塞,远段供血区受累和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最差。具有多处动脉狭窄部位的患者转归最好。他们通常经年累月地发生TIA。

  • 标签: 新英格兰 循环 医学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 TI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英格兰脊柱转移瘤评分系统(New England spinal metastasis score,NESMS)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多中心收治的脊柱转移瘤住院患者179例,男108例(60.3%)、女71例(39.7%);年龄(59.79±10.88)岁(范围27~84岁)。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原发肿瘤类型、脊柱转移部位和节段、椎体病理骨折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身体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the 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改良Bauer评分及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评价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并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果61~75岁年龄段脊柱转移瘤构成比最高(45.3%,81/179);原发肿瘤类型中肺癌最多见(46.9%,84/179);40.8%(73/179)的病例有脊柱多发转移,单发转移患者中胸椎受累比例最高(26.3%,47/179);28.5%(51/179)合并内脏转移,52.0%(93/179)合并脊柱外骨转移,31.3%(56/179)存在受累椎体病理性骨折。114例接受手术治疗(63.69%),确诊后3、6、12个月死亡率分别为22.4%(40/179)、51.4%(92/179)、77.1%(138/179)。NESMS评分0~3分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8、10个月,生存期分别为(3.60±2.10)、(6.77±3.39)、(9.69±5.71)和(10.53±6.25)个月;1年内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00%(13/13)、87.5%(42/48)、71.6%(63/88)和66.7%(20/30)。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预测所有患者生存期的C指数分别为0.63、0.58和0.55;对脊柱转移瘤患者3个月(AUC=1.00,0.63,0.42)、6个月(AUC=0.71,0.63,0.45)生存期预测准确度,NESMS评分优于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预测12个月生存期时Tomita评分准确度优于NESMS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AUC=0.66,0.61,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生长速度、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白蛋白水平及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ESMS评分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生存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优于Tomita评分和改良Tokuhashi评分,尤其在预测3和6个月生存期方面更具优势;原发肿瘤生长速度、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白蛋白水平及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脊柱疾病 肿瘤转移 多中心研究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原本不种药材,而是以盛产石油闻名遐迩。但进入21世纪之后,大庆地区开始试种中药材板蓝根,2002年试种面积约6.7hm^2,试种成功后,便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全面开花,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7hm^2发展到2008年的8000hm^2;年产量也从试种期的20t暴升到2008年的30000t,成为我国继板蓝根生产大省甘肃之后的第二个生产大省,走在板蓝根市场的前列,为中医药界人士所瞩目。

  • 标签: 大庆地区 板蓝根 产销分析 周边地区 种植面积 大庆市
  • 简介:总结了杭州市西湖区开展风景旅游区卫生监督管理的经验。指出根据工作需要,理顺监督体制,分析掌握旅游规律,确定工作重点,加强街头食品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争取领导重视及有关部门支持下,对于强化风景旅游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对特定区域的卫生监督管理,而且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风景旅游区 卫生监督管理 试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TORCH的感染率,为临床指导优生优育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捕获ELIS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总阳性率为0.82%,其中TOX未查见阳性,RV占0.11%,CMV占0.35%,HSV占0.35%。发病季节,RV主要在冬季,CMV主要在秋冬两季,HSV发病季节主要在春秋冬季。结论尽管遂宁地区TORCH的感染率较低,但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仍是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孕妇 TORCH 捕获ELISA 优生优育
  • 简介: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大量货物流通及人口流动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蟑螂从外地传人西宁。由于蟑螂孳生栖息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其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很强,蟑螂危害日趋严重。蟑螂不仅偷吃食物,污染物品,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播各种疾病。蟑螂可携带40余种有害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传播伤寒、肝炎、痢疾等多种疾病,还可引发人类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蟑螂作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其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蟑螂危害 西宁地区 人类健康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哮喘 人口流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顺义地区妇科门诊病人和产后42天体检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21.1.1-2021.5.31年在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HPV检测的5992例妇科病人和1852例产后42天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法,进行15种HPV亚型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共检查HPV阳性标本高危型1213例,其中,妇科门诊阳性标本1058例,产后42天阳性标本155例。妇科门诊前五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型(212例)、HPV16型(152例)、HPV58型(129例)、HPV56型(96例)、HPV66型(87例).其阳性率分别为20.01%、14.37%、12.19%、9.01%、8.22%。妇后42天门诊前五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型(37例)、HPV16型(24例)、HPV58 型(22例)、HPV51型(19例)、HPV39型(13例).其阳性率分别为23.87%、15.48%、14.19%、12.26%、8.39%。各群体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率 基因分型 病人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州地区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并分析一些少见的慢性咳嗽病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成人慢性咳嗽患者225例,遵循我国咳嗽指南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25例慢性咳嗽患者明确诊断咳嗽病因211例(93.7%)。单一病因咳嗽者196例(87.1%),二重病因15例(6.7%)。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74例次(32.9%)、咳嗽变异性哮喘51例次(22.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46例次(20.4%)、感染后咳嗽18例次(8.0%)、变应性咳嗽12例次(5.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次(1.8%)、支气管结核2例次(0.9%)、ACEI引起的咳嗽2例次(0.9%)、其他病因2例次(0.9%)、病因未明14例次(6.2%)。经特异性治疗后,211例患者临床控制161例(76%),显效20例(9.4%),好转10例(4.7%),总有效率90.4%。结论福州地区成人患者慢性咳嗽主要病因构成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对慢性咳嗽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疗效
  • 简介:摘要胃梅毒症状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和体质量减轻,故临床上易误诊、误治。本例患者症状不典型,曾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反复就诊2年余,口服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后无明显疗效,曾给予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也无明显疗效,后经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快速反应、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诊断为胃梅毒,给予肌内注射长效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痊愈。

  • 标签: 梅毒 梅毒螺旋体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