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气管支气管结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支气管冲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和研究组(传统治疗+支气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70%)(P<0.05);②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休息、暂停治疗后均恢复,未影响后期治疗。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传统治疗中应用支气管冲洗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感染 冲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发作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实验组97.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6.01)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8±3.64)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的疗效,得出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因支气管扩张咳血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详细记录栓塞血管支、栓塞材料、造影血管支等数据,术后对患者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评估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5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对54例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过程,1次栓塞成功率为96.3(52/54),二次栓塞成功避免两次咳血。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4.4%(51/54)。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因支气管扩张而引起的咳血,对患者实行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1次栓塞成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咳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痰治疗和体位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65±3.21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21±5.62d,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支气管扩张 合并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1月-2011年5月于湘雅医院及本院就诊的50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电凝治疗后改为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故对于急性期气道狭窄患者而言,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是更为治疗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核 介入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多见于20-45岁,男女=11.16,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低热、胸闷、气喘、咯血。支气管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管腔狭窄、溃疡、肉芽形成等。肺泡灌洗液和刷检、活检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1.3%和34.2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膜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步地运用到脑部血管成像之中,并且在先进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医学条件开展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地推广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逐渐地推广到观察与分析脑部血管成像的各种疾病。我院医护人员运用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并且把它投入到脑部血管成像的使用当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再加上一些其它的配合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性保护,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的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机率,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部血管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54-02
  • 简介: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以毛细支气管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容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

  • 标签: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 雾化吸入并发症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探讨和总结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效果。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既有药物方面的护理,还有非药物的护理;不仅要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还要掌握用量;非药物的护理,既有生活上的护理,还要心理上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照料。良好的护理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用药护理 生活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支气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协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灌洗术 个性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