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科承接了院前病人的接诊、处理、转归等工作,要求急诊护士除了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还需要争分夺秒对各种患者病情采急救措施,灵活地处理各类应急事件。急诊科聚集着众多的急、危、重患者,需要针对复杂的病情变化与繁重的抢救任务,自然这里的护士所面临的压力也最大,容易使其处于长期紧张状态之中,身心疲惫厉害,就很容易有心理疾病产生。这给急诊室护士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本文针对急诊室护士的压力现状,分析压力源并提出应对案。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压力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的护理方式研究。 方法 : 本次研究主体选取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1 月 本院收治的 114 例 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将所有研究主体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7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的评分。 结果 : 经 过护理后,实验组研究主体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应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 组间数据呈现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 P<0.05 ) 。 结论 : 在改善脑卒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通过高职医学生的自伤行为的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本研究将以高职医学生为主要对象,对有无自伤行为的高职医学生的应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专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善于求助的发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低;容易自责、爱幻想、遇到困难和挫折喜欢退避和合理化的发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高。

  • 标签: 高职医学生 自伤行为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通过高职医学生的自伤行为的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本研究将以高职医学生为主要对象,对有无自伤行为的高职医学生的应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专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善于求助的发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低;容易自责、爱幻想、遇到困难和挫折喜欢退避和合理化的发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高。

  • 标签: 高职医学生 自伤行为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组为常规护理组(n=27例)和综合护理组(n=28例)。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后疾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方面,综合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而在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综合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2.86±3.47)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4.71±2.69)分。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化疗初期、中期、末期患者的应对、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不同阶段患者应对与一般资料、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在化疗初期最高(P<0.05);“回避”和“屈服”两种应对在化疗初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在化疗末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三个化疗时期的平均HAMD评分、平均HAMA评分分析,“屈服”与HAMD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逐渐缓解,更趋向于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更易于采取“面对”的应对,可以为临床针对不同化疗阶段、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患者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卵巢癌 化疗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医疗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在进入到21世纪后,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的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急诊科护士作为医院的特殊职业,不仅具有风险性,而且对于医疗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减小急诊科护士的压力,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情绪疗法。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合计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具体阐述。仅供参考。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急诊科护士 应对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强化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情绪及应对的影响。方法选择脊柱外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66例入组,入选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3例,两组入院期间均给予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SCSQ应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护理期间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应对,可推广。

  • 标签: 脊柱结核手术 强化心理护理 情绪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医学应对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同一医院外科收治的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名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结果,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医学应对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不同学应对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应对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的监控与干预。

  • 标签: 医学应对方式 乳腺癌 化疗 睡眠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应对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本文为单位,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内,选取慢性胃炎患者60例,将其依据当前比较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用简易应对问卷(SCSQ)评定两组应对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0.00%)较对照组(76.67%)偏高(P<0.05)。观察组SCS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应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应对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治疗性沟通干预,对两组应对及自我效能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应对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有助于改善其应对,提高自我效能。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乳腺癌 化疗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 肿瘤 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年 7 月在肿瘤科就职的 80 例护士 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内外科分为肿瘤外科组 40 例与肿瘤内科组 40 组,对护士进行问卷回答、压力自评表以及面对压力的宣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两组护士压力的来源以及对比两组护士压力应对的占比 。 结果 肿瘤外科组护士 寻求支持 的例数为 1 例,占比率为 2.5% , 暂时搁置 的例数为 3 例,占比率为 7.5% , 逃避 的例数为 4 例,占比率为 10% , 改变自我 例数为 7 例,占比率为 17.5% ,解决问题例数为 25 例,占比 62.5% ,肿瘤内科组护士 寻求支持 的例数为 2 例,占比率为 5% , 暂时搁置 的例数为 5 例,占比率为 12.5% , 逃避 的例数为 7 例,占比率为 17.5% , 改变自我 的例数为 10 例,占比率为 25% ,解决问题例数为 14 例,占比 40% ,两组护士应对压力方式大多在解决问题上,少数应对为寻求、逃避等不成熟或多种综合方式,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压力源主要是在专业知识不足、沟通能力问题、工作环境以及家庭关系处理上,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肿瘤 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小 与心理健康状态息息相关,应多给予护士更多的必要支持并传播正能量,时刻关心关注每一名护士,对护士出现的消极心理应及时的询问,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问题,使护士工作状态一直保持在良好,从而会更好的维护护患关系。

  • 标签: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肿瘤科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的影响。方法:将 66例在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中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纳入 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风护理单元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责、幻想、逃避等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风护理单元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

  • 标签: [ ]中风护理单元 中风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初诊慢性乙肝患者希望水平、应对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慢性乙肝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初诊慢性乙肝患者 ,取 80例。结合干预方法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比 2组初诊慢性乙肝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慢性乙肝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应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初诊慢性乙肝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稳定患者情绪,护理价值突出。

  • 标签: 支持性心理干预 慢性乙肝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心理体验、应对实施情况进行探究,总结经验,为其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保证患者机体健康。方法以我院1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象学分析法,对其开展半结构式深入访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具体情况。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被访者对糖尿病足预防认识不足;被访者承受较大的压力;病人角色改变的意识。结论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缺乏糖尿病足早期预防的知识,心理承受压力大,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足 心理体验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46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分析治疗前后 应对量表和病耻感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及合理化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社交、能力、治疗以及合计等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改善自杀行为认知和意念,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 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病耻感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实习早期的压力源、应对及职业取向,为临床带教及职业规划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使用个人资料问卷、护生实习压力量表、简易应对问卷对102名本科护生于实习的第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早期实习处于中等压力水平,应对压力采取的积极方式远大于消极应对,并有统计学计学意义。护生在实习早期职业取向首选选护士。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针对护生的压力来源,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维护护生身心健康,提高实习效果,培养护生积极的压力应对以及引导护生正确的职业认知。

  • 标签: 本科护生 实习早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职业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