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是其主要特点。既往认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炎症是导致眼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研究提出免疫反应及神经异常也参与了眼的发病机制。随着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包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将治疗眼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其一增加泪液质量,改善泪膜稳定性:包括泪液替代治疗(补充水液成分、黏蛋白成分、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以及维生素类制剂、自体血清等),促泌剂(促水液分泌剂以及促黏蛋白分泌剂)及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其二针对病因治疗,改善眼表微环境: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黏附因子抑制剂、其他新型抗炎模式、抗生素、重建微生态平衡、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31-339)

  • 标签: 干眼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眼是除了屈光不正以外最常见的眼科慢性疾病,眼共识在规范眼临床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价值,能够整体提升眼临床诊疗水平。共识的严谨制定是基础,但科学合理应用也十分重要。低年资以及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师在眼的常规临床工作中要充分重视眼共识的规范作用,在诊疗过程尽量遵循共识的建议,合理应用新技术、新仪器,尤其要避免新技术与仪器的滥用。并在遵循共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明更多新的诊疗方法与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眼的临床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26-729)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诊疗准则(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永存动脉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探讨死亡及再手术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4例永存动脉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39例,其中新生儿5例(6.0%),小于1岁67例(79.8%)。Van Praagh分型A1型36例,A2型34例,A3型7例,A4型7例。重建右心室流出道使用自体组织34例,心外导管50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148.0±46.9)min,主动脉阻断(91.0±25.9)min。早期死亡13例,晚期死亡3例,10年生存率为79.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近远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16例接受了19次再手术,10年免于再手术率为10.8%。年龄小于3个月(P=0.014)和重建新的肺动脉瓣(P=0.021)会显著增加再手术风险。结论永存动脉根治术后患者疗效满意,但再手术率较高。低体质量、小年龄、显著的动脉瓣膜反流、合并主动脉弓中断或冠状动脉畸形均不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年龄小和重建新的肺动脉瓣会显著增加再手术的风险。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永存动脉干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 作者: 王华 刘祖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 眼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8 长沙,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眼科 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61102
  • 简介:摘要亚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眼人群的特点对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7年的系统研究,于2020年形成了新的亚洲眼分类共识。亚洲眼共识的发布有助于眼科医生和患者对眼发病机制的理解,使得眼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具体、可行,促进了眼精确性治疗研究的进展。2017年ADES在The Ocular Surface发布的《关于眼定义和诊断的新观点:ADES的共识报告》及2020年在Eye and Contact Lens发表的《关于眼分类的新观点:ADES的建议》是亚洲地区眼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这2个文件中关于亚洲眼的新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眼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提供帮助。

  • 标签: 干眼 共识 定义 诊断 分类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对眼认识的加深,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眼有了更多选择。为契合中国眼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需求,亚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在《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结合近年中国眼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形成进一步共识意见,希望以此不断推动我国眼治疗向综合化、个体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07-913)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重要物品,根据病患不同的病情需求会选择种类不同的药品来对帮助病患控制病情。为了更好的对药品进行开发和储存,各种不同的制造工艺在药物制造的过程中被应用,其中冻工艺是常用的一种制药技术,能够对药品的药效进行有效保存并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对药品冻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冻的质量以及提高冻的效率,降低能耗。

  • 标签: 药品冻干工艺 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治疗在干眼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进行治疗)与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比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8.0%( 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6.0%( 33/50),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在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干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应用自携式电源加热的保暖潜水服,解决潜水员水下低温保暖问题。方法采用防水、保暖和加热综合技术设计电热式保暖潜水服,潜水服包括防水层、加热保暖层和水下电池组。结果无人实验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潜水服具有水密、3.155克罗(CLO)保暖能力、电加热能力,可保障潜水员在(10±2)℃水温环境下维持体心温度35.8℃以上5 h。结论电热式保暖潜水服可水下加热保暖,解决高压低水温环境下工作的低温问题,为潜水员提供水下所需热能,使潜水员在水下保持正常体温,有助于提高水下作业能力。

  • 标签: 潜水 低水温 热保护 潜水服 电加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护理学校学生眼状况,了解其眼表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习的9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CULUS Jenvis-OSDI眼问卷及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护生的眼表健康状况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OSDI眼问卷调查显示,轻度眼21名(23.3%),中度眼42名(46.7%),重度眼21名(23.3%)。眼的主要症状是异物感,占53.3%;次要症状是畏光、视力模糊,分别占46.7%与40.0%。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显示,双眼泪液分泌量正常;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分级眼中,临界眼占60%左右,眼占10%左右。眼红分析显示,充血分数>2.0分者9名(10%),为炎症所致眼。结论护校学生干眼症发病率较高,主观症状明显,提示学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带教老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科学合理用眼知识,重视眼表健康。

  • 标签: 学生,护理 干眼症 眼表疾病 调查
  • 简介:摘要眼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眼专业领域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眼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不同地区及组织对眼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此,在《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亚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引入新概念,聚焦于临床实际应用,对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更新,以期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18-422)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何正确诊断眼是眼临床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近年来眼检查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规范眼诊断流程,提高干眼的诊断效率,亚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在《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对不同眼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对眼的诊断标准进行更新,提出适合中国临床实践发展的眼检查技术、诊断流程及标准,形成新的共识意见,以期推动我国眼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临床眼的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41-747)

  • 标签:
  • 简介:摘要既往认为儿童眼是少见疾病,近年来儿童眼的患病率增加,应引起重视。儿童眼发病率约0.2%,患病率6.6%~20%。儿童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视频终端使用、过敏性结膜炎、隐形眼镜的配戴、被动吸烟及环境与营养因素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17-120)

  • 标签: 干眼 儿童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眼是一类常见的眼表疾病,超半数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即患有眼。围手术期多种原因引起的眼表损伤易导致患者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出现一系列眼相关不适症状,降低患者视觉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师应从术前眼表情况的评估及改善、术中眼表的保护以及术后眼的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在围手术期加强干眼及相关眼表疾病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满意度。(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09-413)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干眼综合征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的眼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拟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78例(7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接受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对照组接受标准巩膜扣带术。术前1周(基线)和术后1 d、1周和1个月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受试者眼问卷进行眼相关指标评估,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膜评估,采用Schirmer Ⅰ试验和荧光素染色。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发生或加重了眼。主观症状和感受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升高,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下降,术后1 d是拐点,术后1个月未回归至术前基线水平。2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色情况在术后1 d和1周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术后1个月时,微创组的泪河高度(Z=1.04,P=0.041)、泪膜破裂时间(t=2.51,P<0.001)和泪液分泌试验(Z=2.34,P=0.043)优于对照组。微创组的OSDI和眼问卷评分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OSDI:t术后1周=2.54,P=0.012;Z术后1个月=-1.03,P=0.020;眼问卷:t术后1周=3.04,P=0.011;t术后1个月=3.94,P<0.001)。术前合并眼的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1 d、1周和1个月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升高(Z=-2.42,P<0.001;Z=-1.54,P=0.034;Z=-1.83,P=0.041)。结论:巩膜扣带术会诱发或加重眼。相比标准术式,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会改善和缩短术后早期的干眼症状,尤其是术前合并眼的患者,行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眼风险更小。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微创 干眼
  • 简介:摘要眼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眼表炎性反应是其核心发病机制,抑制炎性反应是眼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环孢素A具有确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局部制剂环孢素A滴眼液已应用于眼多年,关于其治疗效果、适应证、应用方法等问题一直受到此领域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更是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介绍环孢素A滴眼液的作用机制,对其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病因及不同严重程度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目前环孢素A各类眼用剂型的利弊及应用前景,概括其治疗眼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安全性,以期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87-795)

  • 标签: 亲环素类 干眼综合征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眼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趋于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恶性循环机制。泪液分泌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调控,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参与维系眼表稳态。因此神经调节异常可致泪液分泌异常、眼表稳态失衡,进而引起眼。同时,眼患者泪膜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修复机制,使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眼患者角膜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敏感,眼痛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影响角膜疼痛传导通路有关。目前,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知觉测量仪等仪器可评估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及功能状况。使用神经相关因子营养角膜,通过刺激神经或相关受体促进泪液分泌等方法有助于完善眼的综合治疗。本文就神经调节、神经感受异常与眼的联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泪膜 眼表 角膜神经 角膜知觉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眼综合治疗系统在干眼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干眼症 患者 8 0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 和研究组 各 40 例,参照组实施睑板腺热敷按摩护理,研究组实施眼综合症治疗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泪眼破裂时间( BUT )、睑板腺功能评分( LMS )。 结果: 研究组 的护理 总有 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 P< 0.05)。 护理前,两组的 BUT 、 LMS 无明显差异 ( 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BUT 、 LMS 显著优于参照组 ( P< 0.05)。 结论: 眼综合症治疗系统在干眼症的临床护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干眼症 综合治疗系统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药物治疗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术后眼96例(96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滴眼组)、B组(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滴眼组)和C组(Omega-3脂肪酸滴眼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眼问卷(OSDI)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角膜荧光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术后1个月,3组OS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60.012,P=0.001;B组,t=51.114,P=0.001;C组,t=39.427,P=0.001)。三组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684,P=0.051)。A、C组间BUT、SIt及OSDI评分,均优于B组(P<0.05)。FL评分结果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Omega-3脂肪酸均可延长BUT,前者对修复角膜上皮更具优势。

  • 标签: 超声乳化术,白内障 干眼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联合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7月 98例 尿常规检验患者,均采用化学法检测、尿沉渣法检测,并实施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测,对比3种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 结果:尿沉渣法、联合检测法白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化学法,化学法、联合检测红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尿沉渣法,联合检测法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尿沉渣法、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联合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检测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