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临床试验后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验证据。方法收集5年间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大肠大肠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CLSL推荐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MIC法和K-B纸片扩散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L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在五年内,观察了514种大肠菌株,其中含有伤口、尿液、痰等排出物是大肠的重要来源。本院大肠临床分离株对美罗培南最敏感99.6%,亚胺培南99.4%,其次为阿米卡星86.5%,呋喃妥因85.43%。大肠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60%~70%,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敏感率30%~50%,对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头孢、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敏感率20%~40%,对青霉素类敏感率低于10%。结论引起不同类型临床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是大肠,临床试验必须与有效使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耐药性菌株传播的措施相结合。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培养分离出大肠299株,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及法国梅里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验证是否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对299株大肠,不同来源标本来自不同病区以及产生了ELBLs的比值,药物敏感性分析均作了详细统计(见表1、2、3)。结论临床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大肠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ELB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55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尿液样本总数共3163例,共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355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55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79.9%,对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达到90%以上。结论我院尿液分离出的产ESBLs大肠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阿米卡星等较为敏感,但是同时存在一定耐药性。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 简介:72hR质粒消除率分别为0%,对大肠R质粒进行体内、体外消除实验,千里光大肠R质粒消除

  • 标签: 千里光水浸 大肠菌 水浸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 根据CLSI2010年版标准,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最低抑浓度( MIC)。 结果 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 95.0%、 65.0%、 75.0%、 40.0%、 65.0%和 100.0%、 95.0%、 95.0%、 20.0%、 80.0%。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 1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MIC50分别为 0.13、 2、 8、 12、 4mg/L和 0.13、 1、 6、 8、 3mg/L, MIC90分别为 3.65、 256、 64、 64、 128mg/L和 0.13、 14、 16、 64、 64 mg/L。 结论 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较低,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酵母散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 小儿便秘患儿 中随机抽取 66 例,按照使用药物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进行治疗 )与实验组(采用乳果糖 + 布拉酵母散进行治疗 ),每组 33 例,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 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 ( 1.13±0.52 )次、( 1.15±0.56 )次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 7d 后,实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为 ( 2.53±0.19 )次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每日 ( 1.72±0.18 )次 的大便次数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布拉酵母散对小儿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缓解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乳果糖 小儿便秘 效果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道群密切相关,肠道群紊乱在结直肠癌发生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肠道群紊乱可促进多种癌症相关因子释放,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中医善用辨证论治,通过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来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在防癌、抗癌领域已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本文就肠道群和免疫及中医药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扶正祛邪 中药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布拉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共计116例进行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磷酸铝凝胶,观察组加用布拉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拉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磷酸铝 布拉氏酵母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布感染检查方面血清、细菌检验价值,为感染检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确诊的40例布感染患者,给予患者血清、细菌检验,分别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比不同检验方法后患者阳性检出率、布感染可疑率以及阴性率。结果组间布感染阳性检出率对比,实验1组占比高于实验2组,P<0.05。组间布感染可疑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布感染阴性率对比,实验1组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结论对比细菌检验,血清检验在检查布感染方面价值更突出,降低了漏诊、误诊问题,具有优选价值。

  • 标签: 血清检验 细菌检验 布氏菌感染 漏诊/误诊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亿活)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108例腹泻患儿参与本文的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儿童腹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同时接受布拉酵母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粪便常规及免疫细胞水平;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亿活)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同时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细胞水平,从而改善儿童体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腹泻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 (亿活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 108例腹泻患儿参与本文的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儿童腹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同时接受布拉酵母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粪便常规及免疫细胞水平; 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布拉酵母(亿活 )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同时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细胞水平,从而改善儿童体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腹泻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农村家簇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暴露因素,确定致病因子,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粪便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及基因鉴定。结果本次食源性疾病涉及8户34人,发病12例,罹患率为35.29%,潜伏期集中在8-9小时之间,在9例患者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出婴儿沙门四株,抗原式属于6,7?1,5,标准生化代码均是0017610541166200,PFGE型别一致;四株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头孢派酮、头孢噻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阿米米星、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100%敏感;对利福平、萘啶酸100%耐药;对四环素的敏感率及中介率均是50%。结论本次事件是由婴儿沙门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应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宣传和管理工作,提高村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尽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婴儿沙门氏菌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学检验及血清学检验应用于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4名布病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72人),分别采用细菌学检验与血清学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检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菌学检验与血清学检验均在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工作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检验方式。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布氏菌病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中应用沙门优化检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检验科实施预防性体检的400例人员(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的肛拭子检验标本实施研究,对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沙门检测及沙门优化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实施常规沙门检测及沙门优化检测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4例(1.0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83例(95.75%),仅常规沙门检测阳性1例(0.25%),仅沙门优化检测阳性12例(3.00%)。实施沙门优化检测阳性率4.00%显著低于常规沙门检测阳性率1.25%(P<0.05)。结论在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中应用沙门优化检测效果良好,可减少漏诊,且两者联合运用可进一步减少漏诊。

  • 标签: 沙门氏菌 优化检测 预防性体检 肛拭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辛联合布拉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选取43例研究独享。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进行治疗。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病毒性肠炎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