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目前使用直接数据访问模式实现数据集成的GIS软件主要有两个,而且在一个GIS软件中访问某种软件的数据格式不要求用户拥有该数据格式的宿主软件,  空间数据据格式集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处理不同数据库对空间实体采用的编码方式不同的问题

  • 标签: 数据集成 模式评述 源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及探讨胆一心综合症、颈一心综合症、贫血性心绞痛的病因机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以提高心绞痛诊断率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30例心绞痛症状患者,按病因机制分为三组,每组10例,对比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病因与护理措施间的关系。结果胆一心综合征、颈心病、贫血性心绞痛患者病因不同,护理措施存在差异。结论分析病因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绞痛 胆心综合症 颈心综合症 贫血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式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将46例颈性头痛的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颈2/3、3/4椎间盘射频热凝治疗和模式治疗的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12例、射频热凝治疗组(B组)15例、综合治疗组(C组)19例,并通过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和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对照两种方法的疗效,讨论分析模式治疗颈性头痛的优缺点。结果比较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其中,术前A、B、C组分别为(6.9±0.4)、(7.2±0.3)、(7.3±0.4),术后1个月分别为(2.8±0.4)、(2.9±0.2)、(2.1±0.3),比较3组术前与术后的ROM评分,其中术前A、B、C组分别为(2.7±0.2)、(3.0±0.4)、(3.2±0.3),3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的ROM和NRS均获得下降,以模式治疗组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例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模式治疗颈性头痛是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选择。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射频热凝治疗 多模式治疗
  • 简介:目的从多个数据集记录匹配连接的角度概述一个基于SAS软件的数据综合分析实例。方法从匹配变量的选择、程序语句的编译和执行等方面分析了数据的匹配连接。结果SAS软件中的MERGE语句提供了数据匹配连接功能,但在应用中需注意其特点。结论使用MERGE语句时需特别关注匹配变量的选择,同时要避免在数据步中插入条件语句。

  • 标签: SAS 匹配 连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自适应融合各层特征图,解决了特征融合中图像空间信息冲突和特征金字塔中的不一致性问题;2)使用高效倒置瓶颈块降低模型复杂性,同时提升模型的有效性,解决EfficientDet模型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参数效率低的问题,减少网络运行时间;3)使用尺度块提升有效感受野,对病灶区域特征进一步关注,解决部分体积偏小的肝脏肿瘤病灶难以检测问题;4)使用先验框聚类和数据增强方法,从模型和数据两方面加强模型对肝脏肿瘤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解决肝脏肿瘤的形状大小不一及位置各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尺度自适应融合的肝脏肿瘤检测。

  • 标签: 高效倒置瓶颈块 多尺度块 多通路 特征融合 自适应加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脏器损害或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4年的118例肺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认真分析和探讨。结果有43例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占36%,男27例,女16例。结论慢性肺性心脏病并发脏器功能损害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因,而最主要的诱发源因为肺部感染。

  • 标签: 肺心病 多脏器损害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通过M008骶骨标本体质观测和影像学考察,发现该标本由7个椎骨构成,L5椎体后上部发育不全,前下部与S1完全骨化;骶岬平面前高出骶翼平面20.00mm,在骶岬右前有一增生性骨桥;S5-CO1已骨化;X-影像显示由上至下有6条横行的椎间钙化阴影;骶骨测量弓长(mm)145.00(114.50),长宽数112.00(105.16)。综合分析,该标本为一男性,属先天性骶椎融合(腰椎骶化合并尾椎骶化)伴L5发育不全等多元先天性畸形。

  • 标签: 腰椎骶化 骶骨变异 体质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频谱治疗仪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频谱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得到缓解,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病术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治疗当中,应用频谱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体疗效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肠病 多源频谱治疗仪 术后疼痛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78例肺心病合并脏器衰竭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994年~2002年诊治的慢性肺心病伴脏器衰竭178例患者,采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防治消化道出血,保护肝肾功能等综合治疗。结果慢性肺性心脏病伴脏器衰竭以合并应激溃疡死亡数最多,肺脑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几乎全部死亡,且受累的脏器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衰竭脏器越多,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提示要及早治疗肺心病,防止发生脏器衰竭。

  • 标签: 肺心病多脏器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CT平面重组技术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双CT扫描,薄层数据进行胆道平面重组,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良性梗阻病变32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27例,单纯炎性狭窄5例,双CT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3.75%、100%;恶性梗阻病变18例,其中胰头癌9例,胆管癌5例,胆囊癌侵犯胆管2例,壶腹部癌2例,双CT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89%、100%,总体50例中定性准确率92%,定位准确率100%。结论双CT胆道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梗阻扩张的胆道结构,提高对梗阻部位的定位、定性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胆道梗阻 多平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频谱治疗仪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7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74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频谱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得到缓解,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 P< 0.05)。结论:在肛肠病术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治疗当中,应用频谱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整体疗效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肠病 多源频谱治疗仪 术后疼痛 VAS评分
  • 简介:现代环境医学研究证明,煤烟型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是与人群历史暴露量、暴露浓度密切相关的[1].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将是健康调查工作的基础.本文推荐利用扩散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健康调查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历史暴露浓度,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污染物等值浓度图,为环境卫生健康调查工作提供图文并茂的环境资料.同时也对如何准确的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环境污染 数学模型 健康调查 暴露浓度
  • 简介:摘要目前脏器衰竭(MOF)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者。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在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础上以右心损害为主的全心乃至全身性疾病,常因急性肺部感染而致病情恶化,产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乃至肝、肾、消化道及血液系统的损失,故慢性肺心病是产生MOF的基础,MOF又是肺心病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近年来已受到临床重视和研究。本文收集作者在医院2005-2009年诊治的慢性肺心病251例,其中178例发生脏器损害或衰竭,占71%,178例中98例死亡,占55%,下面对其发生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肺心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评估是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本文对反馈评估在临床实践评估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对评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流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同时以反馈评估在实习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实践教学中反馈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并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 标签: 多源反馈评估 临床实践 教学绩效评估
  • 简介:彩色空间变换法是图像融合的经典算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彩色空间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的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发挥了两种变换算法的优点.算法首先把图像变换到YIQ空间,对所有图像的各个颜色分量进行小波分解;对小波分解后的高低频分量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构造小波系数;然后以亮度Y分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一致性检测得到融合系数;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再进行YIQ反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佳小波分解层数为2层.最佳小波分解层数越少,图像融合的计算量越小.该方法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融合质量.融合图像平滑自然,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 标签: 图像融合 多聚焦 YIQ变换 小波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皱襞成形术矫正指甲融合拇畸形及重建侧皱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院收治16例指甲融合拇畸形患者,男女各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9岁。行副指指甲、指骨切除,保留副指指腹皮瓣,并将指腹皮瓣与甲床对合的部分采用单面内翻缝合的方法形成甲沟及甲侧皱襞的形态。采用改良Wang-Gao评分(满分12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获得10~45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指甲平整,宽度为健侧的86%~100%,甲半月形态光整。4例甲上皮与侧皱襞的移行处呈直角,2例为锐角,与健侧不对称,其中1例侧皱襞肥厚。改良Wang-Gao评分:10分2例,11分4例,12分10例,均为优。结论对于指甲融合拇的单个指甲单元的宽度能达到健侧宽度80%以上的病例,采用侧皱襞成形术能够重建出逼真的侧皱襞与甲沟形态,并能避免Bihaut-Cloquet术可能出现的指甲畸形。

  • 标签: 先天畸形 拇指多指 外科皮瓣 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