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汤治疗肝郁气滞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胃脘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汤治疗肝郁气滞胃脘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四平四左汤 肝郁气滞型 胃脘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肝郁脾虚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形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君子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四逆四君子汤 肝郁脾虚型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妙痛风灵对湿热蕴结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妙痛风灵”治疗126例湿热蕴结痛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一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个疗程。结果显效率为51.6%,好转率为45.2%,无效率为3.2%;总有效率为96.8%。结论妙痛风灵是一种既能排泄尿酸、抑制尿酸合成,又能消肿止痛、调理气血、标本兼治的中药合剂,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四妙痛风灵 湿热蕴结型痛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针刺配穴方法对椎动脉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疗法组(对照组)24例和“天”穴针刺疗法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以颈夹脊穴为主选穴,配合百会、风池、神聪、外关等穴。实验组选穴以“天”穴(天牖、天容、天窗、天鼎)为主。观察记录并发症及恢复情况,并随访半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愈例数构成比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治疗组较好。结论针刺“天”穴治疗椎动脉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ldquo 四天&rdquo 夹脊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妙勇安汤辅助治疗2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妙勇安汤辅助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1.38%VS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妙勇安汤配合西药治疗2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广泛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四妙勇安汤 2型糖尿病 痛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脾助运方结合针刺缝穴治疗小儿脾虚厌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脾助运方口服结合针刺缝穴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小儿食欲、体质变化等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助运方结合针刺缝穴治疗小儿脾虚厌食疗效显著。

  • 标签: 厌食症 脾虚 补脾助运方 四缝穴
  • 简介:目的掌握郑州机场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和季节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12月,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调查鼠的种群构成、密度、生境分布和季节消长等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捕鼠类18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5种,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占50%;其次为褐家鼠,占33.33%;小家鼠、黑家鼠和黑线姬鼠各占5.56%。室内鼠种以黄胸鼠为主,褐家鼠、小家鼠在室外均有分布。鼠密度季节消长明显,冬夏增长较快,以11-12月份鼠密度最高,年度鼠密度为0.157%。结论郑州机场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防止病媒传染病发生。

  • 标签: 鼠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目的掌握深圳机场口岸鼠类分布,为鼠类及鼠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3月—2009年2月以及2012年3月—2015年4月,采用鼠笼法定时、定点对深圳机场口岸进行鼠类监测。结果2008—2009年共捕获鼠类49只,鼠密度为1.36%,2012—2015年度共捕获鼠类94只,鼠密度为1.22%。优势鼠种为臭鼩,发现深圳机场口岸新种黄毛鼠。鼠密度与月均气温度有明显的正相关,7月最高而1月最低。鼠肺样本均未检测到汉坦病毒。结论深圳机场口岸鼠类密度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海港的灭鼠措施。

  • 标签: 鼠类 监测
  • 简介:目的:探究当归逆汤治疗寒凝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当归逆汤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结束后,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显示,两组临床疗效均有所提高,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均有所好转,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CV、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逆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寒凝血瘀型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参照眼球解剖参数,观察4种术式治疗APACG急性发作后的临床效果,研究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APACG急性发作期的患者,48例53眼。根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和眼球参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条件分别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激光虹膜周切术,观察术后眼压(非接触性)、BCVA、房角改变、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其他术式。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单纯白内障手术提高最明显。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青白联合手术和单纯白内障手术加深显著。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具有短眼轴、晶状体相对比较厚的APACG患者,白内障手术指针可适当扩大,倡议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时联合行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同时提高视力,短期内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晶状体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腰骶移行椎分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资料较完整患者97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17-55岁,平均36.7岁。每例均有完整的腰椎X线正侧位片、移行椎三维CT重建及腰骶MRI片。由4名有分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分别进行4种分,2周后再次进行分,收集结果后对分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分析,计算Kappa检验的一致性。结果Castellvi分、Sanlavirta等分、Lee等分和陈崇文等分可信度分别为86.66%(Kappa=0.811)、85.83%(Kappa=0.810)、87.66%(Kappa=0.825)、88.33%(Kappa=0.840),可重复性分别为89.75%(Kappa=0.874)、88.5%(Kappa=0.835)、90.25%(Kappa=0.877)、92.5%(Kappa=0.899)。结论4种分比较,陈崇文等分可信度及可重复性较高,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移行椎 分类法 可信度 可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君子汤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胃炎的临床资料。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君子汤联合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君子汤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四君子汤 胃炎 脾胃虚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并神丸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腹泻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并神丸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并神丸治疗腹泻IB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西药库 药品管理
  • 简介:路志正教授为中医药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从医七十余载,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将脾胃、温病学说于临床中的应用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及发展,提出"持中央、运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路老"持中央、运旁"的调理脾胃思想用以临床指导针刺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取穴,效果显著,此法改变了只对局部腧穴、阿是穴的运用,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路志正 持中央 运四旁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