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

  • 标签: 咀嚼 健康 齿科 肥胖 卫生研究 吃饭
  • 简介:目的:研究Spee曲线高度与咀嚼效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203名在校大学生的咀嚼效率和Spee曲线高度,将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pee曲线高度在0到2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Spee曲线高度在2到5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9,P〈0.01。结论:当Spee曲线高度在2-2.5mm范围内时,咀嚼效率最大,过大或者过小的Spee曲线高度都有可能降低咀嚼效率。

  • 标签: Spee曲线 咀嚼效率 牙合重建
  • 简介:目的:利用肌肉功能磁共振成像(MuscleFunctionalMRI,mfMRI)定量记录受试者单侧咀嚼口香糖后双侧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活动,对比不同性别受试者咀嚼肌活动后mfMRI图像T2值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选取16名(男、女各8名)健康志愿者按性别分组,分别在咀嚼口香糖前、单侧持续咀嚼5min后行咀嚼肌区轴位mfMRI扫描,观察双侧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平均质子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利用Image-ProPlus6.0软件测量各咀嚼肌及相应脑脊液平均灰度值,求得咀嚼肌及相应脑脊液平均灰度值的比值,用比值进行两组间及肌肉咀嚼前后t检验,α=0.05。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各组咀嚼肌在咀嚼口香糖前后平均灰度值比值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咀嚼后同侧咬肌的活动最强,其次是同侧翼内肌、对侧翼外肌和对侧咬肌。结论:根据本实验结果证实了同侧咬肌、同侧翼内肌、对侧翼外肌在单侧咀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性别对单侧咀嚼咀嚼肌T2值变化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咀嚼肌 咀嚼 性别因素
  • 简介:如果我问咀嚼有什么功能,也许你会窃笑:谁不知道咀嚼可以切断、磨碎食物。但是,你可知道,除了粉碎食物,咀嚼还能影响视力、容貌、食欲、增进视力……

  • 标签: 咀嚼 忽视 食物 视力 保健
  • 简介:目的研究美洛昔康咀嚼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方法1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采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分别口服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2mg,用RP-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美洛昔康的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评价。结果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的AUC_(0~96)h分别为(2.85±0.64)和(2.79±0.48)μg/mL·h,T_(max)分别为(4.33±0.65)和(4.16±0.71)h,C_(max)分别为(0.091±0.017)和(0.086±0.021)μg/mL,t_(1/2)分别为(26.08±3.64)和(26.94±4.21)h,两者的lnAUC和lnC_(max)经双单侧t检验证明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测试片剂与国外上市的参比片剂具有生物等效,其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9.76)%。

  • 标签: 美洛昔康 生物等效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与叽嚼能力的相关。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并行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组、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和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测定咬合力、咀嚼效率、基牙相关指标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采用磁性附着体义齿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基牙相关指标最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最少,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患者次之,采用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最低。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保护牙龈、防止出血、稳固义齿,减少并发症,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咀嚼能力 磁性附着体 义齿修复
  • 简介:大多数儿童都喜爱泡泡糖。殊不知,儿童如果过多地吃、玩泡泡糖,对身体的危害比多吃一般糖果的害处更大。影响儿童健康是泡泡糖的害处之一。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增塑剂,天然橡胶一般是无毒的,但制作泡泡糖所用的一级白绉片胶是加了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的。这些添加剂均有一定毒性,国家规定了每日的允许摄入量。如果儿童过多地吃泡泡糖,这些有毒物质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危害。

  • 标签: 儿童健康 泡泡糖 咀嚼 天然橡胶 有毒物质 添加剂
  • 简介:摘要咀嚼肌痉挛(HMS)是一种罕见的由三叉神经运动支功能异常导致咀嚼肌功能紊乱的疾病,与面肌痉挛在症状上相似,但更为罕见,国际范围内迄今仅有数十余例报道。目前,HM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中三叉神经运动支受深部组织或血管压迫导致的脱髓鞘病变是学者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笔者现围绕HM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诊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鉴别、诊疗该病提供思路。

  • 标签: 咀嚼肌痉挛 临床表现 微血管减压术
  • 作者: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MMD)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亚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局部肌纤维痛、肌筋膜痛等诊断,表现为咀嚼肌局部疼痛,可在下颌功能活动时加重。MMD是多因素复合致病,咬合异常如咬合创伤、干扰和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等存在诱发或加重MMD的潜在风险,口腔修复治疗中需注意避免引起医源性咬合异常。多数患者的MMD症状可通过综合治疗得以缓解,而口腔修复医师可通过咬合治疗对MMD进行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通过咬合板、调、义齿修复等手段达到缓解咀嚼肌张力、稳定咬合支持、消除干扰、调整颌位关系等目的,排除MMD的部分风险因素并缩短病程。

  • 标签: 咀嚼肌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面部疼痛 义齿修复术 夹板
  • 简介:偏侧咀嚼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或是由于几颌系统其它疾病导致的被动偏侧咀嚼。它与几颌系统常见病的发病以及颌面部的美观密切相关,本文就偏侧咀嚼习惯的病因及其对牙体、牙周、[牙合]、肌肉、颌骨、颢下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咀嚼肌 下颌骨 颞下颌天节 偏侧咀嚼 口颌系统
  • 简介:目的:测量并分析比较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后,咀嚼不同食物时的咀嚼力各参数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机化多功能(牙合)力仪,测量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在咀嚼等量花生米及饼干时的咀嚼力总值、均值与咀嚼频率、两种食物的破碎力及吞咽力.结果:全口义齿患者破碎花生米需用47.25N(4.82Kg)力,而破碎饼干则需29.12N(2.97Kg)力;嚼细后的花生米、饼干所需吞咽力分别为51.91N(5.19Kg)、49.88N(5.09Kg),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是整个咀嚼周期内还是咀嚼开始后10秒内,全口义齿患者咀嚼花生米用力均大于等量饼干所需力,经统计学分析,两者间差异有显著.单位时间内咀嚼花生米次数(咀嚼频率)亦大于饼干,两者间差异存在显著.结论:全口义齿患者咀嚼力大小与食物本身硬度有关,而嚼细后被吞咽的力则几乎不受食物性质的影响;全口义齿患者辨别食物结构的特点,与天然牙列者相似.

  • 标签: 咀嚼 全口义齿 患者 吞咽 食物 花生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全口无牙颌患者开展下颌吸附义齿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开展全口无牙颌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实施传统义齿制作并修复相关组织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实施下颌吸附义齿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能力和佩戴舒适感同对照组相比更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维生素 C药品在当前的临床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其咀嚼片的使用率比较高,维生素 C 可帮助人体合成胶原蛋白,预防牙龈出血与萎缩、预防动脉硬化,同时还可对贫血与坏血病进行有效治疗。但是在制备维生素咀嚼片时,容易出现变色问题,影响到药品的实际质量,现以维生素咀嚼片为研究对象,展开变色方面的研究工作,确定控制与防止药片变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维生素 C 咀嚼片 变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治疗AxJL喘息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喘息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雾化吸入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FVC)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实测值/预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能够显著改善患乩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 标签: 孟鲁司特咀嚼片 支气管肺炎 喘息性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大鼠咬肌线粒体渗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改变,以及二者的相关,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渗透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用电镜观察咬肌线粒体以及细胞凋亡形态;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渗透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均大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和对照组(P〈0.05),其中4周组达到最高。除8周组,其他各实验组拔牙侧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实验组非拔牙侧(P〈0.05),且2周和6周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拔牙侧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245,P〈0.05)。结论:偏侧咀嚼过程中线粒体渗透转换孔开放的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 标签: 偏侧咀嚼 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 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皆在探讨一次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年收集的70名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术,观察则组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采用一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病人的表现显著提高,包括缓解的有效、缓解痛苦、牙龈肿痛的表现(P<0.05)。结论 这表明该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急性牙髓炎的恢复情况。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咀嚼功能 疼痛程度 治疗时间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