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可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7月接收的63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展开研究,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6例,行常规治疗)与研究组(27例,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超声诊断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超声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 ~ 2021年10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宫颈癌患者70例设为研究对象,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2%,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2.7%(详见表1)。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超声诊断适用于临床推广,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能够为后续疾病干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灵敏度 特异度 早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的可行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消毒供应室的20名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分析,进行常规护理(2018年5月-2018年12月)命名为实施前,进行优质护理(2019年1月--2019年5月)命名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的数据。结果:实施前的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优质护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下“停课不停教”的工作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和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终端进行线上教学能解决大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但是医学实验教学涉及仪器设备认知和操作、实验材料的使用和学生协作动手能力的训练等,使线上实验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所以线上实验教学该如何开展,如何选取适合当下环境的实验教学资源,保障实验内容和质量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疫情环境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实验课 网络教学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尿道表面麻醉进行处理的可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予以分组,选取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选取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道表面麻醉,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一次结石清除率、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对照组一次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率分别为91.30%与84.78%;观察组分别为97.83%与93.4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尿道表面麻醉处理 输卵管中下段结石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预测可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肝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自动计划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回顾随机选取10例放疗肝癌病例。采用Pinnacle Auto-Planning设计VMAT自动计划,通过PlanIQ剂量预测得到可行DVH曲线,并根据其显示的可行目标区间设置自动计划的初始优化目标。评价计划靶体积、正常肝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以及机器跳数,并与临床手工计划行配对t检验。结果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的计划靶体积D2%、D98%、Dmean和均匀度指数相近[(58.55±2.81) Gy∶(57.98±4.17) Gy、(47.15±1.58) Gy∶(47.82±1.38) Gy、(53.14±0.95) Gy∶(53.44±1.67) Gy和1.15±0.05∶1.14±0.07,P均>0.05],手工计划的计划靶体积适形指数略高于自动计划(0.77±0.08∶0.69±0.06,P<0.05)。自动计划的肝V30Gy、V20Gy、V10Gy、V5Gy和V<5Gy显著优于手工计划[(26.68±11.13)%∶(28.00±10.95)%、(29.96±11.50)%∶(31.89±11.51)%、(34.88±11.51)%∶(38.66±11.67)%、(45.38±12.40)%∶(50.74±13.56)%和(628.52±191.80) cm3∶(563.15±188.39) cm3,P均<0.05],自动计划的小肠、十二指肠、心脏Dmean以及全肺V10Gy低于手工计划[(1.83±2.17) Gy∶(2.37±2.81) Gy、(9.15±9.36) Gy:(11.18±10.49) Gy、(5.44±3.10) Gy∶(6.25±3.26) Gy以及(12.70±7.08)%∶(14.47±8.11)%,P均<0.05]。两种计划的机器跳数相近[(710.67±163.72) MU∶(707.53±155.89) MU,P>0.05]。结论基于预测可行DVH的肝癌VMAT自动计划方法能提高计划质量,更好保护正常肝,对小肠、十二指肠、全肺和心脏的保护也有优势。

  • 标签: 肝肿瘤/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自动计划 剂量体积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盐酸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及安全。方法本研究为单臂临床试验,孕产妇60例,年龄20~44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当产妇术后疼痛VAS评分≥3分时,开始实施PCIA:静脉注射纳布啡10 mg作为负荷剂量,镇痛泵配方:110 mg纳布啡加生理盐水至200 ml,背景输注速率4 ml/h,PCA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 h期间静态痛、动态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态痛、动态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均≤3分,维持Ramsay评分2~4分,血液动力学指标均维持在正常范围,未见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眩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布啡PCIA按照以上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可行

  • 标签: 纳布啡 剖宫产术 疼痛,手术后 镇痛,病人控制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湿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41)。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地奈德乳膏进行治疗,研究组行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治疗方式,复方茯苓汤在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痊愈具有较好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复方茯苓汤 湿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在小儿输液中的重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7年02月至2020年02月该时间段收治100例需接受输液治疗患儿进行研究,按不同干预方式分为5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和50例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患者干预后临床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不同方式干预后后研究组患者剩余输液液体残留量与参照组相比,显著偏少,而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总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在小儿输液中,不仅能显著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减少输液后剩余液体残留量。

  • 标签: 输液 小儿 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近年臭氧在疼痛学领域的应用情况,一些报道均认为其疗效良好可靠,但因缺乏基础与临床的随机对照研究,其可行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臭氧 疼痛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国校园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调查发现,我国国民整体安全意识薄弱,急救技能有待提高,缺少专业人才,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建设,实现中国梦,各级学校需要积极承担起责任,在校园内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急救技能。本文针对校园急救知识普及与急救技能提高的必要可行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措施,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校园 急救知识普及 急救技能提高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生化检验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接受生化检验的10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血清生化检验,观察组行肝素抗凝血浆检验,对两组的检验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血糖、血肌酐、胆碱酯酶、尿素、尿酸、脂肪酶、淀粉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钾离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钠离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可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节省大量的检验时间和抢救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生化检验 肝素抗凝血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结构相似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SSIM)对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分布进行评价,比较SSIM相对现有常用质量评价指数的优缺点,同时构建以SSIM为基础的多处方剂量计划的评估方法。方法引入SSIM来分析实际与理想三维剂量数据并结合其空间位置信息给出各体素质量评分,进而计算感兴趣区域(ROI)内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质量评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既往已实施治疗的53例临床同步推量放疗计划,抽取两例计划分别引入两种质量缺陷(局部高量、剂量跌落)与正常计划进行对比实验来表征SSIM指数的响应,展示SSIM指数评价结果的图像模式。分析53例放疗计划各ROI的均匀指数(HI)、适形指数(CI)与SSIM的相关,评估SSIM反映均匀和适形的能力。结果SSIM指数的图像模式能够反馈剂量分布存在质量缺陷的位置信息。HI与SSIM在转移与可疑淋巴结(PGTVnd)中由于HI敏感性降低导致未表现出相关,在计划靶区(PTV)去除PGTVnd后的区域中存在显著负相关(R=-0.86,P<0.01),CI与SSIM指数在PGTVnd中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P<0.01)。结论SSIM指数在改善以往评价参数缺陷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均匀与适形对计划进行质量评价,同时精准反馈存在质量缺陷的空间位置。

  • 标签: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 结构相似性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粘连肠梗阻患者,分为比较组(27名)和研究组(30名)。比较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肠梗阻导管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 比较组中15名显效(55.6%),6名有效(22.2%),6名无效(22.2%);研究组中24名显效(80.0%),5名有效(16.7%),1名无效(3.3%)。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比较组77.8%(21/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疗效
  • 简介:摘要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支持细胞,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与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感受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微环境改变,经各类信号途径的激活来转变其表型,从而发挥维持微环境稳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激活途径也与不同的微环境改变有关。胶质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各类病理情况如颅脑损伤、肿瘤、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刺激,都能对胶质细胞进行重塑,并反过来促进各种疾病病理生理的进展与改变。此外,在脑机接口等生物-工程结合领域中,胶质细胞细胞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胶质细胞(主要是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外科实验研究中的主要领域进行概括介绍,并对以胶质细胞为靶点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转化潜力进行概述。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罗库溴铵用于改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可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罗库溴铵1mg/kg诱导,观察患者起效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前后血氧饱和浓度及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所有患者给予罗库溴铵1mg/kg诱导后,起效时间为(1.03±0.27)min;插管成功33例,失败2例,插管成功率为94.29%;插管后血氧饱和浓度及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91.02±15.55)%、(124.62±45.01)mmHg、(76.28±20.14)mmHg,显著优于插管前;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出现1例心率过快、0例支气管痉挛和0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结论 罗库溴铵在改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应用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诱导插管且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提供了更好的插管条件,值得借鉴和应用。

  • 标签: [] 罗库溴铵 改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评价其可行。方法:抽取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随机选取200件消毒灭菌器械作为对照组;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随机抽取此期间消毒灭菌器械200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管理 护理质量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级社区医院为患者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可行研究。方法 收集时间段2018年7月-2020年12月本社区医院治疗的77例胃肠道疾病患者。根据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优良率、咽喉反射率、不良反应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咽喉反射率低于对照组,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痛胃肠镜检查 社区医院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边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SD患儿66例,根据边缘不足与否分为2组,即边缘不足组(试验组)和非边缘不足组(对照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结果共66例患儿,男17例(25.8%),女49例(74.2%),中位年龄4岁2个月(2岁1个月~16岁),中位体质量15.0 kg(9.0~60.0 kg)。试验组23例(34.8%),对照组43例(65.1%),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ASD大小、曝光剂量、心电图、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95.4%(63/6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1.3%(21/23例)比97.6%(42/43例)]、残余分流发生率[30.4%(7/23例)比16.2%(7/43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随访节点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随访期间无心律失常发生,对照组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至发稿时持续存在,频发房期前收缩或非阵发性房心动过速4例,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节点恢复正常。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及娴熟的导管技术下,儿童边缘不足的ASD介入治疗可行好。

  • 标签: 边缘不足 房间隔缺损 并发症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