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影响无喉患者食管发音训练成功的因素。方法举办培训班,对67例全喉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食管发音的训练,主要有无喉老师任教,专业护士发音指导和心理疏导,学员互相学习和鼓励。培训两到三周、培训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评价患者发音效果,找出影响患者食管发音成功的因素。结果患者局部造瘘口因素、患者心理因素、老师教学因素及社会家庭支持均会对患者食管发音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食管发音 康复训练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的影响方法对12例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声门型喉癌术后患者中,4例全喉切除患者长期带管,正常饮食,发食管音,8例部分喉切除患者术后第14天拔管,拔管后均恢复发声功能,正常进食,无呛咳。结论加强喉癌患者术后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的护理干预,短期内恢复了饮食及语言功能,提高了喉癌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喉癌 发音 吞咽 功能训练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5年余,加重伴吞咽不适2月余就诊。患者因经济条件较差病程中未行过任何诊治。入院后查体:鼻部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4ml棉片,充分麻醉收敛双侧鼻腔鼻道粘膜后,鼻内镜检查见息肉源于左侧上颌窦,于左侧上颌窦自然窦口见一细蒂牵拉息肉组织,因息肉组织牵拉至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明显扩大,前鼻孔未见息肉组织,鼻内镜右侧鼻腔检查见息肉组织由右侧后鼻孔突人右侧鼻腔。

  • 标签: 后鼻孔息肉 巨大 发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按摩联合语言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发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50例自闭症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语言训练,实验组联合接受口腔按摩,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双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按摩联合语言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发音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口腔按摩 语言训练 联合 自闭症 患儿 发音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18例声门癌(T1~3NoMo)患者行部喉切除术后喉形态及发音情况。方法在喉癌完整切除后选用几种不同修补方法:1.皮瓣法;2.双蒂肌软骨膜瓣法;3.单蒂肌新声带成形法;4.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法。结果后两种方法能较好地重建喉的形态及恢复良好的发音功能,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法新成形的声带是一垂直平面,其僵硬度不妨碍健侧声带振动,能产生接近正常的声音。结论后两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癌 喉切除术 发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下气管切开病人发音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2013年1月至今,我科医护人员将意识清楚,行声门下气管切开病人作为护理对象,将声门下吸引管与吸氧装置连接制造成发音器应用于病人,帮助病人发音。结果自制声门下气管切开导管发音器为病人的提供了高效,简便的交流沟通,帮助病人恢复语言能力。结论自制声门下气管切开导管发音器恢复声门下气管切开病人的语言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理、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声门下气管切开导管 吸氧装置 自制发音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后安装Groningen发音管行发音重建后发音失败的原因,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6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行喉全切除术中或术后3个月,安装发音假体7天后不能发气管食管音,观察其发音不成功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1。结果26例发音失败者,全部再次行发音训练及指导,其中13例因环咽肌或咽下缩肌痉挛所致,切断咽缩肌或行咽丛神经切断术,10例发音成功,13例因肉芽生长、造瘘口感染、漏液、发音管脱落、真菌感染、造瘘口狭窄、误吸等造成,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发出气管食管音。结论喉全切除术后安装Groningen发音假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咽部肌肉影响及并发症,如能采取适当措施,经过发音训练,仍然可以达到发音目的。

  • 标签: 喉全切除术 发音重建 发音假体 发音失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致语言障碍患者采用口型发音训练并观察该种康复效果情况。方法:设置60例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设置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训练组,一般组采用一般康复护理,训练组采用口型发音训练,观察两组满意度、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1)一般组和训练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对照中,一般组满意度和康复总有效率低于训练组,(p

  • 标签: 脑卒中 语言障碍 口型发音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腭咽成形术(UPPP)后咽部容积的变化与发音的相互关系,找出较为理想的容积范围,既能解决病症,又不影响发音。方法在充分改善患者病症的前提下,测量60例腭咽成形术后咽腔的横径、前后径、上下径,并计算出容积数,应用计算机语言工作站测量其语言学特征,并与10例正常人语言学相比较,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咽腔容积小于5.0cm3,大于15cm3时,其发音与正常人的发音有显著差异(P<0.01),出现发音不清晰及鼻音等症状。而咽腔容积在5.0cm3~15cm3范围内时的发音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在手术中对咽腔的扩大不能随意而为,应在5.0cm3~15cm3之间的范围内进行,既能改善症状,对发音的影响也较小。

  • 标签: 腭咽成形术 咽腔容积 声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以及与声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或单纯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12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者36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者14例。另选取双侧扁桃体Ⅰ度且无腺样体肥大,夜间睡眠无打鼾现象者22例(男13例,女9例)为对照组。评估腺样体及扁桃体大小,记录患儿手术后发音主观改变,分析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平稳发/a/、/i/时的基频(F0)、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音时间(MPT)、共振峰频率(formant frequencies,F1~F5)及带宽(bandwidths,B1~B5)变化。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36例(72.0%)患儿诉术后出现发音改变,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其中4~6岁,7~9岁,10~12岁组患儿发生率分别为83.3%(25/30),63.6%(7/11),44.4%(4/9)。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发音改变的发生率(77.8%,28/36)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7.1%,8/1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儿发元音/a/的MPT(Z=2.18,P=0.041)、F2(t=2.13,P=0.040)增高,B2(Z=2.04,P=0.041)、B4(Z=2.00,P=0.046)降低,元音/i/的F2(t=2.035,P=0.050)、F4(t=4.44,P=0.0001)增高,B2(Z=2.36,P=0.019)降低,其他各参数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元音/a/的F2(r=-0.392,P=0.032)和元音/i/的F2(r=-0.279,P=0.048)、F4(r=-0.401,P=0.028)增高更为显著。50.0%患儿的发音改变在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结论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引起患儿发音特征的变化与共振峰频率及带宽变化有关。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对患儿发音特征的影响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更为明显。除MPT外,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不明显。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共振峰 声学参数 儿童 发音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 结节摘除术后开展健康教育对发音训练的作用。方法:选择收治声带息肉、 结节摘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3月 ~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将患者 分为实验组( n=31) 和常规组( n=31) 。常规组患者 接受常规术后发音训练,实验组患者 在术后发音训练中开展健康教育,观察两 组患者嗓音恢复率、发音训练依从性 。结果:实验组患者嗓音恢复率 96.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 74.2%( P<0.05)。实验组患者发音训练依从性评分( 95.3±3.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 80.4±2.2)分( P<0.05)。 结论:在声带息肉、 结节摘除术后发音训练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发音训练形成全面认识,提升训练依从性和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声带息肉 结节 发音训练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结节摘除术后开展健康教育对发音训练的作用。方法选择收治声带息肉、结节摘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1)和常规组(n=31)。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发音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发音训练中开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嗓音恢复率、发音训练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嗓音恢复率96.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2%(P<0.05)。实验组患者发音训练依从性评分(95.3±3.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4±2.2)分(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结节摘除术后发音训练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发音训练形成全面认识,提升训练依从性和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声带息肉 结节 发音训练 健康教育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语言不能、右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8月18日13时午饭时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具体量不详。同时伴有视物不清,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家属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9点30分神志转清,症状缓解,呼其名有目光对视,但仍言语不能。

  • 标签: 旋律发音治疗 治疗性演唱 运动性失语 汉语普通话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全喉切除Ⅱ期发音纽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全喉切除Ⅱ期发音纽植入术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接受Ⅱ期发音纽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0例患者均能正常发音,1例因食管高度水肿重新植入更大型号发音纽后能正常发音,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护理能够保证发音纽植入术后有效发音、避免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全喉切除术 发音纽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性早熟是儿童内分泌专科的常见疾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对性早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决定价值。戈那瑞林(gonadorelin)为GnRH受体激动剂,通过竞争结合了垂体GnRH的大部分受体,从而使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生成和释放呈一过性增加,广泛用于鉴别诊断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及成人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生育障碍。

  • 标签: 戈那瑞林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激发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耳鼻咽喉科护士食管发音培训知信行评价指标体系,为后期耳鼻咽喉科护士食管发音培训效果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查阅基础上,结合知信行模式制订初步维度和条目;通过德尔菲法完善指标体系即邀请23名相关专家对其重要性进行2轮咨询;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系数。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78.26%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6和0.19(P<0.05);最终确定的食管发音培训知信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维度和30个条目。结论本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理论、内容具有可行性,后期可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改善以成为耳鼻咽喉科护士行食管发音培训的效果评价工具。

  • 标签: 食管发音 耳鼻咽喉科护士 知信行模式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