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提高手术质量。方法15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按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试验组为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开腹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子宫切口愈合良好所占比例、术后腹腔无粘连发生率均明显升高,术后腹腔轻度、中度和重度粘连发生率则均明显下降,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采用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开腹困难,出血量大,腹腔粘连程度重,因此应谨慎选择开腹方式。

  • 标签: 再次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子宫切口愈合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1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8例再次剖宫产,74例孕妇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分娩成功63例,试产成功率为85.1%。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瘢痕子宫,是产科临床常见的问题。剖宫产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等,均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剖宫产应用的逐渐广泛,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问题也逐渐增加。瘢痕子宫会造成患者子宫肌壁变薄并且失去弹性,从而使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采用剖宫产的孕妇不断增多,因此对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的相关问题需要特别重视。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阴道分娩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5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选用改良剖宫产手术;对照组仅使用传统的剖宫产术,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粘连率为25.93%,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术中粘连率62.96%;且改良剖宫产手术能够高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减手术的时间及分娩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剖宫 剖宫产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有关事项作一具体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分娩新生儿2140例,其中一次剖宫产者4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40例(资料齐全随访者),选择其中25例作阴道试产,占62%,试产的条件1、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无感染史。2、无明显头盆不称。3、不存在前次手术指征。4、妊娠在36周以上。5、单胎头位。试产成功率高,占76%,无新生儿死亡死产。阴道试产的有关事项包括试产的条件、试产的禁忌证、试产前的必要检查、试产失败的指征、试产中的注意事项、试产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本文将作具体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慎重,全面综合分析可行性,严格作好充分准备,每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急时果断处理产程,能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并不增加产妇新生儿危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将剖腹产之后再次妊娠的产科护理方式作为主要的研究重点,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选择的是某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总共接收的妇产科106例患者进行分析。这些患者都是经过剖腹产之后进行再次妊娠。研究人员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1,将其中一组中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A组,对于A组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自然临产方式。其余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B组,对这一组患者来说,主要选择的是宫缩素辅助处理的方式。结果对于观察A组的患者来说,正常分娩的患者为47例,占据88.68%左右,观察B组的患者正常顺产的患者为39例,占据总人数的73.58%,两组患者的差异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产科的患者来说,如果进行了剖腹产之后再次妊娠处理的过程中民族好采用阴道分娩的形式,这样可以对母婴的安全有所保障。

  • 标签: 剖腹产 再次妊娠 产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首次剖宫产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再次剖宫产产妇,所有产妇均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平均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产妇采用新式剖宫产术。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胎儿娩出困难和腹壁盆腔重度粘连等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胎儿娩出困难和腹壁盆腔重度粘连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但其引发新生儿窒息、胎儿娩出困难和腹壁盆腔重度粘连的可能性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应谨慎选择首次剖宫产方式。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再次剖宫产 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选择再次剖宫产,40例经阴道试产,其中1例阴道助产,试产成功19例,试产成功率47.5%。结论:对有剖宫产病史的孕妇有阴道试产意愿,并有阴道试产条件者,应鼓励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体会。方法选取2012-01—2015-01接受宫产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100首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产妇剖宫产的原因、术中出血量、剖宫产总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2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均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产程异常、产道异常、脐绕颈和妊娠高血压疾病,但比例有所不同。其中前4项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4项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剖宫产总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实施剖宫产分娩时,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出血多,手术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应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以减少瘢痕子宫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有人工流产史的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100例无人工流产史的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较大,临床应加上重视,注意防范,避免计划外怀孕,减少人工流产。

  • 标签: 人工流产 再次妊娠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38例试产成功(77.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母婴安全.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 标签: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剖宫产术 分娩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果。结果在8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中,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的有20例,再次剖宫产的有62例。两种分娩方式婴儿在出生时候的平均体重并无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产妇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量为(160.2±12.7)ml,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为(261.7±12.6)ml,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存在差异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谨慎选择分娩方式,保证母婴的健康。

  • 标签: 剖宫产术 分娩方式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术后阴道分娩)和观察组(n=30,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63.3%,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时,若不符合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证但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则在可产妇同意的情况下选择阴道试产,以减少再次剖宫产率和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再次妊娠 剖宫产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中阴道试产72例,52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72.2%,试产中因故有2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手术率27.7%,直接行再次剖宫产者95例。试产成功产后常规行宫腔检查无一例子宫瘢痕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5-7分5例,8-10分42例。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3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的2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产妇组成B组,就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34例产妇中29例产妇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率85.29%;组间在产程时间、Apger评分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比对,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在产后并发症方面,A组产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产妇(P<0.05)。结论通过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显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其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手术所带来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为A组(n=66,行阴道分娩)和B组(n=80,行剖宫产),两组中均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及贫血、心脏病等合并症患者,分娩前均无先兆子宫破裂征兆。对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A组产妇产后发热的发生率少于B组(P﹤0.05),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1),而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在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无剖宫产指针孕妇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可显著减少阴道出血及产后发热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后恢复,且不增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标签: 疤痕子宫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量 子宫破裂 Apgar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