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侧腋窝乳晕入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经口组)或经侧腋窝乳晕入(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入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入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入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入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接诊并收治的60例踝及三踝骨折患者,基于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后外侧入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入法,能进一步保证医疗干预效率的有效提升,显著促进预后骨折康复效率与伤口愈合效率(P<0.05);后外侧入干预疗法,在踝及三踝骨折中能有效强化医疗干预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提升生理康复效率(P<0.05)。结论:为进一步保证后踝及三踝骨折干预的临床疗效,医疗干预方案中,选择后外侧入干预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医疗干预效率,促进患者预后关节功能提升,显著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内镜下单侧入侧椎管减压术(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及观察组(ULBD)各42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腰椎功能(JOA)]、CT影像学[突出物侵占比、椎管面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突出物侵占比、椎管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SS患者采用ULBD治疗,可减轻患者腰、腿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优化CT影像学指标。

  • 标签: 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和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双盲法分成A组(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和B组(超声引导下腋),每组30例,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均比B组更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肋锁间隙入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的穿刺时间比腋时间更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见效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肋锁间隙入路 腋路入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予以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5例使用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方式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使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8%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治疗阑尾炎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 阑尾炎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5例使用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方式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使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8%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治疗阑尾炎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 阑尾炎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6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是由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抽取的,因为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的是常规入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优良率方面100.00%显然比对照组70.59%高,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踝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方式,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资料,共3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引用联合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之后分析患者并发症降低的情况。方法: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数量共有74例,是在本院骨科随机选择的,其就诊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治疗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选入的37例患者实施的是单侧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选入的37例患者实施的是联合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在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状况和并发症方面的数据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的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是86.49%,对照组是51.35%,组间相比可知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显著性的降低,对照组较多,P<0.05,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使用可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并在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降低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联合入路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期间于本院手术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标签: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骨愈合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的三踝骨折患者35例,进行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三踝骨折的手术和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治疗优良率为94.28%,进一步证实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患者整体康复情况。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及骨折愈合,值得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和耳后入腔镜甲状腺手术以及颈前入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成三组,A组患者通过无充气腋窝入治疗,B组患者通过耳后入手术治疗,C组患者通过颈前入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引流液总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声嘶、切口血肿、淋巴漏)。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9.38±20.16)min、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26±10.76)min,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46±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110.16±30.46)ml,B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120.41±43.52)ml,C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76.56±22.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无充气腋窝入和耳后入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耳后入路腔镜 无充气腋窝入路 颈前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