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一款新型微量注药的流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通过与微量注射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专业的Fluke输液设备分析仪以及指定的输液管路对某品牌注药和注射的流速精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从注药和注射流速误差比较中发现,流速为1ml/h时,注药流速误差范围较注射偏大;流速为25ml/h和50ml/h时,两者流速误差基本相当;注药的流速随着检测时间趋向于稳定,流速稳定后,检测时间越长,总体误差越小;在第15min时,检测数据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结论:该微量注药结合了输液和注射的特点,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临床科室的应用需求。

  • 标签: 注药泵 注射泵 流速精度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背景:急性腹部疼痛的病因复杂,因此对腹痛患者进行准确的诊十重要,但腹痛的诊多依赖护士的个人经验,很容易出现失误。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腹痛诊单在预检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上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成年患者,排除创伤性原因导致的腹痛。2014年1至12月的64例为对照组,由诊护士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诊:2015年1至12月的72例患者为实验组,使用腹痛诊单诊。统计对比两组分诊失误率及诊时间。结果与结论:未使用诊单时,对照组分诊失误率为8%,诊时间为(6.03±0.21)min;使用诊单后,诊失误率明显降低(5%,P〈0.01);诊时间(5.04±0.54)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提示非创伤性腹痛急诊患者采用诊单诊,可有效提高分诊准确性,缩短诊时间。

  • 标签: 非创伤性腹痛 分诊单 急诊预检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急诊诊的差异,采用较好的诊标准和工具,改进国内分诊工作的不足,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 标签: 急诊 分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方法在人胰岛素过敏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例人胰岛素过敏的患者,2例使用优泌乐,1例采用诺和灵R,持续皮下注射泵入,以每小时0.01U为起始剂量,逐渐增加泵入的剂量和浓度,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的脱敏治疗的过程中,注射部位均未出现红肿、发痒、皮下结节等过敏反应。脱敏治疗结束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配合药物治疗后,也未再出现过敏。血糖控制达标。结论持续皮下泵入人胰岛素可用于对人胰岛素过敏患者的脱敏治疗。

  • 标签: 人胰岛素 过敏 胰岛素泵 脱敏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中医无确切病名,多可归入"痰浊""胸痹""血浊""膏脂"之中。众多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型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与相关客观指标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本病的中医辨证型。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尚不能达到参考客观指标就能大致确定辨证型的程度,但至少这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突破的方向之一。

  • 标签: 高脂血症 痰浊 中医脏腑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在消化科的应用方法,总结微量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消化科应用微量的患者80例,观察微量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结果3例出现血压升高、面部潮红;2例出现低血糖;6例静脉回血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微量输液具有匀速、精度高的特点,适宜消化科患者应用,同时还应积极防范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A)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行剖宫产术的572例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采用PCA的455例,疼痛评分良好者436例,优良率高达95.8%。术后6~8h翻身活动441例,占96.9%,24h小时离床活动439例,占96.5%,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A止痛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值的推广使用,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布比卡因及芬太尼镇痛液,进行术后镇痛与传统的哌替啶镇痛法比较,用药少,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对产妇产后恢复无影响,可使产妇安全度过剖宫产术后恢复期,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并妥善固定,其中观察组50例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是外科患者术后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骨科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整体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伤口愈合,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医患关系,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骨科 术后镇痛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量注射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本院循环内科接受微量注射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对微量注射在本院循环内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如何提高微量注射在循环内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结果通过对微量注射的应用方式和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后,微量注射在本院循环内科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十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本院循环内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结论微量注射具有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循环内科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有效的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提升了本院的整体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循环内科 应用疗效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急诊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从国内分诊现状出发,寻找急诊科预分诊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诊护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对医院诊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影响诊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提出提高分诊的对策,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投诉与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急诊科诊工作中隐患问题较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检系统,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诊护士除了能够礼貌待人,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快速的反应,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分诊的准确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探讨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门诊急性腹痛的诊及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门诊收治的18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历分析症状和病因,以及其接受的辅助检查和阳性率,并总结有效处理方法;结果180例急性腹痛患者经过分诊和处理,内科疾病(70例,38.88%),外科疾病(92例,51.11%),妇科疾病(占18例,10.00%),诊准确率达96.1%;结论致急性腹痛的病因多种且复杂,其发病急、病情重,门诊医师及护士应予以重视,运用专业知识及辅助检查,快速有效诊和处理,尽快准确诊断病因,以便进一步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门诊,急性腹痛,症状和病因,分诊及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于亲子教练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帮助父母以最快、高效的方式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自己和家庭的积极转变,实现父母和孩子的梦想。

  • 标签: 自信心 知行合一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