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例睫状体冷凝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患者入院后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引导,术后护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通过对患者进行了科学、全面、细致的专科护理,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认为有效地护理措施对提高睫状体冷凝手术的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睫状体 冷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凝集对配血的影响,探讨对本例冷凝集的处理。方法通过抗体筛查,凝聚胺法,卡式法进行交配。结果凝聚胺交配显示凝集,通过37℃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次交配,得以通过。结论患者血中冷凝集导致交配不符影响结果,日常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交配。

  • 标签: 冷凝集 血交配 抗体筛查 凝聚胺 卡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凝集现象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方法。方法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6次,镜下观察无凝集后,再进行正反定型。对于某些高冷凝集素效价的患者,必须用37℃甚至45℃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使自身的冷凝集素消失,再进行血型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发生冷凝集现象或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克服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冷凝集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随着气温的下降,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临床病情诊断的延误,因此在临床上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治。本文以我科室遇到的一例冷凝集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冷凝集产生的原因及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合理的预防办法。

  • 标签: 冷凝集 血液分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素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方法对30例冷凝集素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30例标本冷凝集素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素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素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素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血常规 冷凝集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冷凝集造成血常规结果异常采取的处置方法。方法37℃水浴和血浆置换,观察血细胞分析中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WBC、HGB、PLT检测无异常,RBC,HCT及相关计算指标明显降低,经过水浴和血浆置换后RBC,HCT数值明显上升。结论在门诊工作中认真仔细分析病人的血常规报告,准确判断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为医生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地依据。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冷凝集 37度水浴 血浆置换
  • 简介:测定气道中非挥发性物质和炎症标志物常须创伤性技术,如肺泡灌洗、诱痰,这些方法在短期不能重复,且是创伤性技术,可加重气道的炎症反应。呼出气中冷凝物是通过冷却呼出气来收集,是一种无创检查。研究表明,呼出气中冷凝物成分的异常能反映气道管壁液体的生化改变,早在1980年俄罗斯就有人第一次研究了冷凝物中的活性成分,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从此以后,就陆续有多种炎症介质、氧化物和离子得到研究,它们与疾病的相关性有进一步的深入,现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呼出气 冷凝物 测定 炎症标志物 氧化物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使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将疑似冷凝集标本进行加温前后指标检测比对。结果MCV、MCH、MCHC等参数加温前后误差明显,尤以MCHC突出。双重加温法检测结果优于单纯样本加温检测法。结论冷凝集严重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RBC明显减少,MCV明显偏大,样本试剂双重加温可有效清除冷凝集因素对血细胞检测仪相关参数的影响。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误差 纠正
  • 简介:在日常输血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对临床病人进行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一件需要我们检验人员严肃认真对待的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给某些贫血病人做鉴定时,严重的冷凝集素会影响血型鉴定工作。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一例严重贫血孕妇的血型鉴定做了跟踪报道,现摘要如下。

  • 标签: 冷凝集素 血型鉴定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标本导致血常规结果失真的不同处理方法(试剂双重加温法,血浆置换法)效果。方法筛选已经过37℃水浴30分钟结果仍不能被纠正的冷凝集标本,然后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同一机器进行测定并记录其结果。结果对于水浴法冷凝集现象仍不能消除的患者,采用试剂标本双重加温法与血浆置换法均能使冷凝集标本的红细胞升高,MCV降低。但血浆置换法会使血小板降低。结论冷凝集标本使用试剂标本双重加温法和血浆置换法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结果,试剂标本双重加温法优于血浆置换法。

  • 标签: 冷凝集 血常规 试剂标本双重加温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蒸发冷凝技术已经在轨道交通中有一定的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带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的地铁工程存在室外搭建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机械通风差、地铁高架车的环境舒适度不够。本文主要从蒸发冷凝的工作原理入手,详细概述了蒸发冷凝式空调系统的工程应用,并阐述了蒸发冷凝式空调系统在轨道交通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且讨论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蒸发冷凝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价值和应用。

  • 标签: 轨道交通,蒸发冷凝系统,空调,应用
  • 简介:摘要 冷凝集现象是秋、冬血常规检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首先对冷凝集现象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低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和高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的处理措施分别进行介绍,以此降低冷凝集素对血常规检测的干扰,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冷凝集标本 血常规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探讨由冷凝集素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患者血清中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可通过抗体筛选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 1 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血清中均检出有冷凝集素存在 导致交叉配血不合。冷凝集效价测定在1 3 2 一1 1 0 2 4 范围之间。结论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是导致临床疑难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3 7 ℃ 条件下联合采用盐水、酶和经典的抗球蛋白法3 种方法配血 配合型输注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冷凝集素 疑难配血 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水转为实验用水,以节省购买纯水机的费用或节省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所消耗的大量水及能源资源。方法空调是常用的家用电器,如今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普及率很高,夏天制冷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其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而成,和蒸馏法制取蒸馏水的原理一样,这些冷凝水直接经离子交换制取。结论冷凝水经离子交换后可以达到GB/T6682-2008标准规定的分析实验二、三级用水的要求,一些投资较小的小型实验室可以参考此法以获得实验用水。

  • 标签: 冷凝水 实验用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制药厂为例,其厂区中有燃气锅炉产生的蒸汽作为制备注射用水、产品灭菌、空调系统的热源,高温蒸汽通过换热器的变换后产生的高温冷凝水被废弃不用。并且,这种情况对于热资源和水资源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一种浪费,造成了运行成本的提高和不必要的开支。为此,本文将以一家制药厂的厂内供热量和凝结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使用高温冷凝水混合式供暖系统的供气量,以及再加工回收的节能降耗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显示,高温凝结水回收后,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还可以减少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消耗,而且可以使整体的运行费用降低13.59%,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而且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标签: 制药厂 蒸汽冷凝水 节能改造 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