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毋庸置疑,急诊科医师数十年来始终站在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但是,今天的急诊科医师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空前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大量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CAI),还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HAI)。由于免疫缺陷患者数量增加,慢性疾病患者在各个专科和急诊之间来回治疗,

  • 标签: 免疫功能 肺炎 多重耐药 降钙素原 真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肌训练。两组患儿均持续训练2个月。采用S-S发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状况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其语言发育,使之逐渐恢复语言的正常化,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肌训练 智力低下儿童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片、优甲乐在甲状腺低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30例我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5月份收治的甲状腺低下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予以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予以优甲乐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11/1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指标上升或下降明显,实验组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大,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T3、FT4以及TSH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优甲乐对甲状腺低下进行治疗,相比甲状腺片,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调节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片 优甲乐 甲状腺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产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72例初次产检并经甲状腺功能筛查确诊为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妊娠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产检且无合并甲减或其他并发症孕产妇18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孕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情况分别为15.12%、3.33±0.55、9.85±0.22,与对照组(14.44%、3.23±0.61、9.83±0.24)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在改善合并甲减症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CH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影像结果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血流增加52例(55.32%),形态正常19例(20.21%),异位或缺如14例(14.89%),发育不全9例(9.57%)。结论临床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以甲状腺肿大作为CH的主要特征,进而在临床治疗和病因查找中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邵阳地区2013年6月-2016年3月从我院新筛中心筛查出来的11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早期干预组则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患儿1岁时头围、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患儿1岁时大运动发育指数和整体发育商DQ(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评获得)。结果早期干预组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干预组患儿1岁时头围、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干预组患儿1岁时大运动发育指数和整体发育商DQ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大,可促进患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干预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儿童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筛查情况,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230例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细菌抑制法(BIA)或荧光法,对其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我院3年内230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测定,筛查阳性84例,占36.5%,筛查阳性84例中召回62例,占73%,占筛查阳性的73.8%,召回62例中,有48例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占召回的77.4%,所有新生儿均得到有效治疗。讨论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提高筛查率及阳性召回率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措施,对减少新生儿残疾、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筛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骨折导致的深静脉血栓间的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这两方面的区别。结果对比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有5人,占患者总人数的8.3%;观察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有2人,占患者总人数的3.3%。对比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8±1.9d。结论观察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比组患者,而且住院时间时间也明显比对比组患者短,两项数据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骨折导致的深静脉血栓间的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这两方面的区别。结果对比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有5人,占患者总人数的8.3%;观察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有2人,占患者总人数的3.3%。对比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8±1.9d。结论观察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比组患者,而且住院时间时间也明显比对比组患者短,两项数据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町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totalthyroidectomy,TT)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entrallymphnodesdissection,CLND)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简称“甲旁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因PTC行.TT及双侧CLN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暂时性甲旁减组)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永久性甲旁减组)。统计及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寻找甲旁减的危险因素。结果468例PT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4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227例,包括暂时性甲旁减组220例(47.0%)和永久性甲旁减组7例(1.5%)。单因素表明术中不使用纳米炭(P=0.04)及术中进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数目≥1枚(P〈0.001)是术后甲旁减的危险因素,术中不使用纳米炭(P=0.047)、误切甲状旁腺1枚(P=0.04)、肉眼外侵(P=0.006)及cN1a(P=0.041)是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术中不使用纳米炭(OR,0.437;95%CI,0.243—0.789;P=0.006)及术中进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数目≥1枚(OR,3.025;95%CI,1.999—4.579;P=0.000)是术后甲旁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不使用纳米炭(OR,0.197;95%CI,0.039~0.982;P=0.048)及肉眼外侵(OR,12-381;95%CI,1.432—107.036;P=0.022)是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行甲状腺全切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建议常规使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虽常规移植至少1枚甲状旁腺会增加术后暂时性甲旁减的发生,但其可减少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的发生;若术前彩超高度怀疑及术中肉眼见肿瘤腺外侵犯,建议重点与患者强调术后甲旁�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纳米炭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低下男性的泌尿及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应。我们对656例总睾酮水平≤12.1nmol/L且具有性腺功能低下症状的男性[年龄(60.7±7.2)岁]进行了观察性、前瞻性及累计性研究。在接受睾酮治疗组中,男性(n=360)接受胃肠外途径十一酸睾酮1000mg/12周,多达10年。选择不接受睾酮治疗的男性(n=296)作为对照组。

  • 标签: 性腺功能低下 睾酮水平 生活质量 治疗组 男性 泌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