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的学习行为。方法在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中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收集学习通上的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包括访问量及其规律、作业提交完成率及时长、任务点完成率、参与讨论数等。用问卷调查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Mann-Whitney U、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99名学生在84天内访问40 322次,在讨论课当天出现大高峰,在16:00—20:00访问量最高,29.3%(29/99)的学生访问天数<40。作业提交完成率为98.0%(582/594),31.1%(181/582)的人次提交作业时长<6 h。任务点完成率为99.0%(3 919/3 960)。学生参与讨论数为3(2,7)。86.9%~90.9%的学生认为5个方面的学习效果部分达到或基本达到。结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表现良好,但参与讨论数较少,部分学生被动学习,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措施。

  • 标签: 对分课堂 学习通平台 学习行为 儿童少年卫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听力损失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在天津市某两所中学随机抽取7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中学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纯音测听,量表评估。结果完成问卷调查者756人,存在听力损失者41人(5.42%),其中噪声性听力损失者29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压力、睡眠、手机耳机、手机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使用耳机时间是中学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机耳机是中学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耳机对中学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害较大,应加强噪声防护的宣教,提高中学听力保健意识,以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中学生 预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眠在中学童年创伤与自杀风险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uicidal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vised,SBQ-R)等对3 442名中学进行调查。根据SBQ-R总分分组,≤6分为低自杀风险组,≥7分为高自杀风险组,最终本研究纳入低自杀风险组2 168人、高自杀风险组1 274人。采用SPSSAU 21.0在线统计软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高自杀风险组与低自杀风险组在年级、性别2个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4,83.737,均P<0.05);在童年创伤经历种类和失眠严重程度2个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11,333.998,均P<0.05)。(2)高自杀风险组童年创伤总分[(43.92±10.50)分]高于低自杀风险组[(37.74±6.93)分](F=351.78,P<0.01),高自杀风险组失眠得分[(10.66±5.54)分]高于低自杀风险组[(7.04±4.76)分](F=379.25,P<0.01)。(3)童年创伤总分与自杀风险得分呈正相关(r=0.415,P<0.01),与失眠得分呈正相关(r=0.306,P<0.01),失眠得分与自杀风险得分显著正相关(r=0.399,P<0.01);控制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后,相关性仍然显著(均P<0.01)。(4)路径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童年创伤对失眠呈正向影响(β=0.30,P<0.01),失眠对自杀风险呈正向影响(β=0.29,P<0.01),童年创伤对自杀风险呈正向影响(β=0.33,P<0.01);失眠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21%,控制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后,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66%。结论童年创伤和失眠对中学自杀风险有显著影响,失眠在童年创伤与中学自杀风险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及时对创伤个体的睡眠进行管理,可降低中学自杀风险。

  • 标签: 中学生 童年创伤 失眠 自杀风险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中学开展调查,分析初级心肺复苏普及情况和开展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上海地区6所初级中学共计1078名初三学生,对学习开展了调查培训,并分析了开展培训效果和作用。结果:中学对于心肺复苏的了解掌握的操作等方面,培训之后都有效地好于培训前,有着统计学上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不断丰富,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享受电子类相关产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使用不当也会受到严重危害,电子产品都有或大或小的蓝光辐射。通过每年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和医院眼科医生对我市十所中小学视力筛查,发现中学近视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班级佩戴近视眼镜的同学达到80%以上。因此预防中学近视成为中学教育开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普及好学生科学用眼,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有效预防中学近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中学生 电子产品 预防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学创新素质的培养效果。方法:选取本校已学完《药理学》课程的药学专业2019级医学生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预习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实验在不同实验教学方法下的考核成绩、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预习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实验教学方法,预习设计实验教学方法下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各项素质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显著提高,因此预习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药理学 实验教学 学生创新素质 培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中学近视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应对,减少近视对中学造成危害。方法:观察河北省中学200例近视情况,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8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河北省中学近视情况。结果:对河北省200例中学近视情况统计,初中轻度近视占比32.00%,中度近视占比18.00%,高度近视占比2.00%;高中轻度近视占比52.00%,中度近视占比29.00%,高度近视占比7.00%。(x2=6.451,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河北省中学近视情况严重,并且高中学近视高于初中学,近视程度也是高中学高于初中学,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近视,减少近视对河北省中学造成的危害。

  • 标签: 近视 中学生 河北省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我校高中学的视力状况,选取高一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研究结果发现:共对1467个人进行了监测其中视力不良人数 1319 人,该届学生左右眼视力状况较均匀,但女生视力明显低于男生。可见,高一学生视力状况较差,未来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主要采取措施包括:增设课间眼保健操活动、对学生视力进行定期检查和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只有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方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学生的眼睛,让学生明白视力对自身的重要性。

  • 标签: 高中学生 视力监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学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态度,为12~17周岁的人群新新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本地区中学分布情况统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并自制疫苗接种线上调查问卷1650份,对本地区中学家长进行调研,实际回收1650份。结果:1650名家长中,非常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家长890名,占比53.94%,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家长534名,占比32.36%,不主动接种和不愿意接种疫苗的家长分别为147名和79名,分别占比8.91%和4.79%。结论:中学家长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由于受到营销号的错误曲解,会导致中学家长过度担心接种疫苗之后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使其不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因此在推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中,必须重视舆论引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接种 法定监护人 中学生
  • 简介:摘要:我国学校与社会的性教育并不先进,为满足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本文展开分析。我国在1980年就开始施行中学青春期教育,后续并没有系统地提出教育方向以及发展方向,受到观念、升学率等的影响,这一方面的教育存在感不强。本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关于职业高中青少年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合适方式,讨论怎样展开教育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帮助现在学生改变对性方面的看法与态度。

  • 标签: 青少年 性知识 生殖健康知识 身心健康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学生有4634名,初中生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学生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生,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生。结论:小学初中学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学生 初中生 视力发育 屈光状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是否在儿童忽视与中学手机依赖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6月对厦门市4所普通中学的1 692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SQAPMPU)、儿童被忽视量表(child neglect scale,CNS)、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QLSCA)对其进行调查。运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中学儿童被忽视量表得分为(24.45±14.28)分,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为(134.44±19.34)分,手机依赖得分为(23.20±8.94)分,其中手机依赖行为的检出率为23.6%。不同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每月零花钱在手机依赖量表得分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中生的手机依赖得分高于初中生(t=-2.403,P=0.016),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青少年手机依赖得分最低(F=3.411,P=0.017;F=2.729,P=0.043),每月零花钱为"500~1 000元"和"1 000~2 000元"的青少年手机依赖得分高于每月零花钱"500元以下"(F=7.265,P<0.05)。儿童被忽视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依赖及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7~0.360,均P<0.05);生活满意度及各因子与手机依赖及各因子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8~ -0.250,均P<0.05)。儿童忽视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25,t=15.598,R2=0.130,P<0.01),对生活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β=-0.767,t=-27.798,R2=0.321,P<0.01),生活满意度在儿童忽视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71,t=-13.937,R2=0.222,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8.29%。结论童年时期的被忽视经历既可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依赖行为,亦可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作用于手机依赖行为。

  • 标签: 手机依赖 儿童忽视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校中学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策略实施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城市及农村地区的1所高中及1所初中,并分别从2所学校中分别抽取出250名学生,分析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校中学乙类及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高中学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初中学,初中学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高中学,农村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农村地区的在校中学呼吸道传染病更多,并且高中学乙类传染病更高,初中学丙类传染病更高,因此,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在校中学生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策略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校中学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策略实施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城市及农村地区的1所高中及1所初中,并分别从2所学校中分别抽取出250名学生,分析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校中学乙类及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高中学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初中学,初中学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高中学,农村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农村地区的在校中学呼吸道传染病更多,并且高中学乙类传染病更高,初中学丙类传染病更高,因此,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在校中学生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策略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生儿护理带教中学为核心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究可采用有效带教方案。方法 纳入我院接收70例护理实习生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21年5月-2022年4月(开始/结束),将实习生依据配偶设计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学生为核心多元化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实习生新生儿护理综合评分、教学满意情况。结果 (1)新生儿护理综合评分:教学前,对照组、实验组理论测试得分、操作测试得分、分析问题能力评分、服务意识评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理论测试得分、操作测试得分、分析问题能力评分、服务意识评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教学满意情况:教学后,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教师满意度、课程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实习生新生儿护理带教中,采用学生为核心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升实习生综合护理技能水平、护理教学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学生为核心多元化教学模式 新生儿护理 护理综合评分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从学生主动性学习行为的角度评价自主实验设计教学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医学机能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选取参与课程学习的湘雅医学院五年制和八年制专业学生18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问卷法对自主实验设计教学中学主动性学习行为进行抽样调查。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自主实验设计中,有约85.0%(158/186)的学生认为开展自主实验设计教学有必要且重要,72.6%(135/186)的学生在自主实验设计教学中尝试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97.8%(182/186)的学生能主动查阅文献,77.4%(144/186)的学生积极参与了答辩环节。主动性学习行为"尝试提出新的科学问题"与教学效果"提高科研思维能力"的相关系数达到0.81。仅有42.5%(79/186)的学生认同需要由学生参与汇报后的总结。结论医学机能学自主实验设计教学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学的主动性学习行为能否被充分调动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自主实验设计教学中学的领导力和领导意识的培养尚待加强。

  • 标签: 医学机能学 自主实验设计 主动性学习行为 教学效果 领导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在中学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地区抽选100名中学,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卫生教育课程,观察组: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就对基础知识知晓情况、对传播途径知晓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同对照组相较都更高,P

  • 标签: 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 中学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