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的质量管理及其效果持续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现状及不足、培训质量在增强群众学习及救助自信心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质量影响因素及复训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标准化训练、刻意训练、精熟训练、全员训练、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持、使用有益工具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等,以期提高公众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使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助率和生存率,促使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非医务人员 培训,质量管理 启示
  • 简介:摘要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的质量管理及其效果持续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现状及不足、培训质量在增强群众学习及救助自信心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质量影响因素及复训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标准化训练、刻意训练、精熟训练、全员训练、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持、使用有益工具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等,以期提高公众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使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助率和生存率,促使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非医务人员 培训,质量管理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情况,探讨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从业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中国31个省份(未包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98所设有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高校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仅包括参加工作或者待业状态,对毕业年限不做要求)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1 322份问卷,有效问卷数为1 165份(88.1%)。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公共卫生毕业生从事工作情况、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离职倾向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 165名研究对象年龄为(28.1±4.8)岁,其中女性为719名(61.7%);856名(73.5%)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及以上者相比,30岁以下者离职倾向更高(OR=2.531,95%CI:1.549~4.155);与初级或无职称者相比,高级职称者离职倾向更高(OR=2.310,95%CI:1.047~5.16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的4个因子“薪酬福利”“晋升发展”“工作本身”和“内外环境”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其中内外环境对离职倾向影响最大(总效应=-0.539)。结论中国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生多数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年龄、职称和工作满意度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公共卫生 毕业生 就业 离职倾向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当前复杂变化的时代具有举旗定向的作用[1],对公共卫生行业也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对中国共卫生行业的战略影响,并从人力资源、文明卫生、应急管理、基层韧性等方面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大变局环境 公共卫生 SWOT分析法 战略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对其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改革之后的效果如何,将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为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服务的质量进行改进、使服务的水平得到提升,对医院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了极大的调动,同时也积极的制定了有关体制改革的方案,进而努力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措施,期望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新时期 公立医院 管理体制 改革措施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源主要来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在本科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和需要践行的新理念,提出从课程设置科学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教学实践化、课程增设创新化、课程开设特色化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本科教育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其绩效考核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笔者通过对比分析2019年以来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政策文件,梳理3个考核指标体系的异同和规律,分析其对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影响,为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参考。3个政策均希望通过绩效考核指标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加强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引导三级公立医院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引导二级公立医院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但对二级公立医院的考核缺乏分级诊疗相关指标和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指标中国家监测指标占比仅为23.8%,增加了基层填报压力。今后应动态调整并持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和配套政策制定。

  • 标签: 医院,公立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绩效考核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专业高校本科、硕士和博士在校学生(公卫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意愿,探讨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公卫生基本素质、就业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对中国共卫生现状的意见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公卫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词频分析公卫生对中国共卫生现状的看法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收集2 081份有效问卷,86.54%(1 801/2 081)的公卫生选择未来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目标税后月收入越高者(OR=0.345,95%CI:0.158~0.751),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越低;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非常满意者(OR=4.072,95%CI:1.234~13.436)相对于非常不满意者来说,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更高。结论我国公卫生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主要受薪酬待遇、就业指导和专业岗位认知3个因素影响。适当提高公共卫生相关岗位的薪酬待遇,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培训和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公卫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

  • 标签: 公共卫生 在校生 就业意愿
  • 简介:内容摘要:药品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理,与医药企业的社会、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更与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保证药品的质量。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现着医药企业的管理认知,医药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

  • 标签: 医药公司 药品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创建并分阶段实践“健康航空”。方法 通过对“健康航空”的需求分析,结合企业防控职业病危害实践“健康航空”。结果 明确提出“健康航空”分三个步骤实施的路径,“健康航空”的职业病危害防控从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确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两档”等方面进行突破。结论 “健康航空”是承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体现,职业病危害防控具体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具有规范作用,促使企业有效防控职业病,是推动全面健康素质的重要管理工具,也体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

  • 标签: 健康航空 职业病危害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公司职工体检健康现状,并针对性开展健康干预措施,研究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8年期间某IT公司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体检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并针对体检发现率最高的疾病类型进行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除2014、2015年度体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年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员工在2014~2018年度体检率依次为86.52%、87.09%、96.26%、84.96%及92.94%。女性则为84.55%、81.52%、93.66%、53.70%及86.81%,男性、女性员工分别在各年度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度中男女性别体检率比较,除2017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健康问题为高血脂或血脂异常、脂肪肝、超重。女性为乳腺小叶增生(彩超女性)、乳腺小叶增生、巴氏Ⅱ级。在两性健康问题在各年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脂或血脂异常、超重检出率显著下降,脂肪肝比例显著增加;女性乳腺小叶增生(彩超女性)、巴氏Ⅱ级检出率显著下降,乳腺小叶增生显著增加。男性主要健康问题的高危因素为腹型肥胖、超重、静坐时间较长、锻炼时间较短、饮酒,女性则为多次流产、家族史、负性情绪状态、不良避孕方式及初潮年龄较早。结论该IT公司职业人群健康体检参与度较高,男性主要健康问题是高血脂或血脂异常、脂肪肝、超重,女性主要健康问题是乳腺小叶增生、巴氏Ⅱ级。对于行为生活方式中的高危因素,则应积极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家族史等非生活方式因素,则应积极做好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体检健康现状 高脂血症 乳腺小叶增生
  • 简介:摘要胃癌筛查是提高胃癌早诊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基于人群的胃癌筛查是主要的组织形式。我国在胃癌高发地区实施了对重点人群的胃癌筛查项目,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筛查工作。尽管胃镜是最重要、准确的筛查工具,但"血清学-胃镜"二步法是适合国情的筛查策略,以血清学(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17、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对高危群体进行胃镜检查。机会性筛查有利于扩大筛查面,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同时,加强科普健康教育、提高民众胃癌防治意识是胃癌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放疗是多学科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胃癌放疗指南》由来自代表国内胃癌治疗领先水平的22家医院的放疗科、外科、内科、影像科的35位专家共同编写完成。作为中国首部胃癌放疗指南,将为我国胃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将会造福广大胃癌患者并促进学科的发展。

  • 标签: 胃肿瘤/放射疗法 临床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癌筛查是提高胃癌早诊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基于人群的胃癌筛查是主要的组织形式。我国在胃癌高发地区实施了对重点人群的胃癌筛查项目,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筛查工作。尽管胃镜是最重要、准确的筛查工具,但"血清学-胃镜"二步法是适合国情的筛查策略,以血清学(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17、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对高危群体进行胃镜检查。机会性筛查有利于扩大筛查面,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同时,加强科普健康教育、提高民众胃癌防治意识是胃癌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备受重视和规范的形势下,各行业、企业积极落实政策,主动分析、总结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资金投入,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和合法权益。本文从保护焊接劳动者者职业健康

  • 标签: 焊接设备 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 防护方式
  • 作者: 张英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骨科迎来了建科100周年。100年来,中国骨科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骨科也由最初的6人小组,发展成为拥有30多万注册专科医师的临床大科。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这个重要节点上,回忆骨科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更显意义重大。笔者以时间为轴线,根据骨科发展特点将其分为艰苦创业期(1921—1949年)、初步发展期(1949—1979年)和快速发展期(1979—至今),追溯骨科人的百年奋斗史和创业史,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 标签: 骨科 中国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摘要:分解讨论医药公司开展日常方剂养护加强方剂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近一年在公司展开对药品的保养和对药物质量监督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估,重点是对药物质量的评估以及对采取管理措施之后药物质量的对比。将各项管理方案实施后,评估药物的质量、药物的质变以及药品的完整性,对比结果发现实施方案之后的的效果比实施以前的有突出的改善,药物的保存时间、药物的失效期、药物的保养均高于实施之前的结果,且p大于0.05。医药公司在实行质量管理和监督后,发现能够改善药物的质量,提高药物的失效期,使药物的管理大幅度的提高,是可以值得采纳。

  • 标签: 药物管理 质量监督 药品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