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十二五”末,我国陆上坂油管道长度已逾2.34万km,其中老油田大部分管道服役已接近或超过30年,受化学腐蚀等因素影响,逐步进入事故多发期,同时管道缺乏定期全面检测和完整性评价,一旦发生失效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事件。基于油田管道运行现状,探讨集输管道失效泄漏与风险防控技术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管道失效 原油集输 防控技术 泄漏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
  • 简介:为研究管道内氢气与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规律,使用尺寸为150mm×150mm×1000mm的方形透明管道,通过试验观测了氢气体积分数从10%到40%的爆炸火焰形状、传播速度与压力变化规律。火焰传播与压力分别由高速摄像机与压力传感器记录测量。结果表明,爆炸火焰特征及压力变化受氢气体积分数的影响很大。火焰在管道内的最大传播速度及压力峰值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而急剧增大。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由18.3m/s增大到304.2m/s,传播时间由123.5ms缩短到10.5ms。压力峰值由2.95kPa增大到34.06kPa。当氢气体积分数为25%及以上时,火焰速度持续上升,没有出现郁金香火焰,压力波先出现短时间强烈正负压振荡,后长时间微小振荡。火焰特征、传播速度、压力变化及爆炸响声均能够很好地反映氢气爆炸的强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管道 氢气爆炸 火焰速度 爆炸压力
  • 简介:HSE管理对标是提升HSE管理水平的必要举措和有效手段。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通过开展HSE管理对标,研究行业内HSE管理方面的优秀实践,与国际一流管道公司进行HSE绩效对标,进行差异分析,评估公司HSE管理改进空间,明确未来HSE管理的工作重点、目标、重要举措及实施路线图。以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开展的HSE管理对标项目为分析对象,介绍了开展HSE管理对标的背景、思路与方法,分析对标对象和对标指标的确定,对主要对标成果进行简介,指出对标成果的意义、应用情况及对其他跨国油气管道企业开展管理对标的启示。

  • 标签: 油气管道企业 管理对标 HSE管理 成果应用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一种广泛应用于防范长输油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的预警机制——三色预警机制,分别用红、黄和蓝三种颜色预警管道周边的第三方施工,并按照不同的预警级别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以确保管道安全,此外,还简要分析了三色预警机制基于“安全流变-突变”理论的科学机理。

  • 标签: 管道保护 三色预警 安全流变-突变理论
  • 简介:利用事故后果分析软件(PHAST)模拟两种不同孔径的输气管道在发生油气泄漏时,不同风速条件下,天然气泄漏遇到点火源,产生喷射火和冲击波。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可看出,对同一泄漏源,风速越大,天然气越易挥发、扩散;风速较低而稳定时,管道泄漏出的天然气不易扩散,或在爆炸危险距离和区域相对较小。火灾爆炸区域,喷射火或冲击波表征的影响范围,为管道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事故后果分析软件(PHAST) 输气管道 模拟泄漏 爆炸
  • 简介:今年6月,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研发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动态管理系统,推行“安全生产+互联网”模式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可对在广西登记的5000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绿、黄、红三色自动评分全覆盖,有利于住建主管部门监督和提醒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 标签: 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生产条件 模式管理 互联网 广西 动态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