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协商的方式确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的规定打破了人们对标准确定性、强制性的传统认识。协定标准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减轻企业的污水处理负担,使企业可以集中力量搞生产。协定标准具有灵活性和优越性,应充分利用。通过对协定标准概念和重要性的分析,指出协定标准存在效力不确定、缺少对协定范围的限制等问题,造成协定标准在实践中通常被忽视或者滥用。并从明确协定标准的范围、加强排污企业的管理和协定标准的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和完善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的建议。

  • 标签: 间接排放 协定标准 效力 性质 适用 限制
  • 简介:1964年,日本横滨市政府率先和企业签订公害防止协定,由此揭开了政府和企业签署协定的序幕。协定主要涉及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振动、恶臭和损害赔偿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公害防止协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害问题,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治理公害问题上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环境问题,各级地方政府需认真学习日本的做法,不仅要转变政府职能,更要积极主动地行动,从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

  • 标签: 日本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公害防止协定 启示
  • 简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增强环境的法律保护成为必然选择,而环境司法保护中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缺少民众对环境诉讼的监督等问题却不断彰显。亟需在对民众助法及其在环境司法保护中的表现加以探讨的基础上,完善民众对环境司法的参与,加强民众对环境司法的监督,增强环境的司法保护,以在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中有效发挥最直接的民众力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标签: 环境 司法保护 现状 民众助法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