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为实现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实时监控,分析整理了涡扇发动机实际飞行试验数据,并以三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通过引入输出层反馈至输入层,形成该涡扇发动机的NNARX模型。对包括高压转子转速在内的11个发动机关键参数变化模型进行研究,并在额外架次全程飞行试验数据上验证和讨论辨识模型的推广能力。结果表明,辨识模型样本点上最大相对误差在5%以内,辨识模型可以应用到该型发动机的试飞实时监控中,同时也可为后续建立涡扇发动机的全包线自适应实时监控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飞行试验 人工神经网络 NARX模型辨识 全飞行包线 趋势监控
  • 简介: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工作方式及其所承受的载荷形式使飞行实测载荷数据的有效性不高。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实测载荷及飞行参数数据建立直升机旋翼系统飞行参数识别模型,对于推进飞行载荷测试任务有重要意义。基于Matlab编程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直升机旋翼系统飞行参数识别模型,实现通过现有载荷数据及飞参数据对旋翼系统飞行载荷预测仿真。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平均相对误差为3.7%,满足工程要求,并且较未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好,表明所建立的飞行参数识别模型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

  • 标签: 直升机旋翼系统 飞行实测载荷数据 飞行参数识别模型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 简介:介绍了激光全息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方法。通过研究激光全息检测位移量与激光全息检测载荷理论并结合检测试验给出了激光全息检测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和工艺规范。采用该规范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收扩段铣槽夹层结构钎焊缝进行了无损检测,检测通过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已经完成了飞行任务考核。

  • 标签: 无损检测 铣槽夹层结构 钎焊缝 激光全息
  • 简介:以石英灯管为加热元件进行了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研究,对比了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下的试验结果差异,分析了烧蚀热试验特性对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及石英灯管正常工作的影响,开发了基于石英灯辐射加热的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技术,打造了全尺寸烧蚀热防护结构地面热试验平台,同时开发了热流一电压控制模式切换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安全可靠全尺寸烧蚀热防护结构地面热试验技术

  • 标签: 烧蚀热防护结构 地面热试验 辐射加热 热流密度控制
  • 简介:基于A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传动轴强度和疲劳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分析计算,研究了传动轴强度和疲劳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传动轴设计准则。通过对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扩压器与氮气破空设备的研究、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储能气缸和氮气破空环管的设计准则。采用该设计准则设计的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解决了发动机试验启动过程压力过高、回火严重、发动机喷管变形等问题,试验系统满足发动机设计对高模试验的要求。通过该试验系统考核的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系统。

  • 标签: 高模试验 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试验系统
  • 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随着推力增大,振动量级会变得更加剧烈,工作环境也会更为恶劣。因此,需要对承力结构的结构变形、摇摆间隙、与总体对接面变形情况以及各组件间接口可靠性进行详尽研究。以某型号发动机的主承力构件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CFD方法得到工作状态下发动机内部的压力及温度载荷,然后将得到的温度和压力载荷做为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对发动机主承力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到的应力场进行分析,寻找到发动机危险截面,对这些截面上的应力采用应力线性化手段进行应力分类,最终通过应力强度评定原则对各类应力进行强度评定,以校核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校核结果表明该主承力构件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

  • 标签: 应力分类 危险截面 联合仿真 强度评定 应力分析
  • 简介:基于CoupledLevelSet+VOF两相流计算方法,分别模拟了敞口型与收口型离心武喷嘴内部流动过程,可视化展示了喷嘴内部填充过程,分析了喷嘴内部的流动特性及其详细流场结构。捕捉到液膜表面波动和液膜表面内侧空气中的涡。结果表明:液膜表面波波谷内侧的空气中有涡存在,涡心连线处在轴向速度零速线上;喷嘴出口截面的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具有明显的分区流动特征。液膜表面波的波谷一波峰和气体中的涡存在挤压与被挤压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通过相界面变形传递这种气液间相互作用。另外,将外喷雾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间接验证了内流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离心式喷嘴 内部流动过程 液膜表面波动 涡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用于热振试验的几种温度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热振试验的开环温度控制方式,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开、闭环相结合的温度控制方式,有效解决了热振试验中热电偶脱落带来的问题,实现了对于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了热振试验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热振试验 温度控制 开环控制
  • 简介:根据倾转旋翼机的布局特点,建立了包含旋翼、机翼、垂尾、平尾(含舵面)和机身的气动模型及全机飞行力学模型。对不同重心位置模型进行配平分析,在配平的基础上进行了线性模型的提取和分析,给出倾转旋翼机重心包线的计算方法。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算例进行不同重心位置的配平、稳定性分析和重心包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 标签: 倾转旋翼机 飞行力学特性 配平 重心包线
  • 简介:根据摆振简化理论推导了一种直升机的支柱式前起落架摆振动力方程。从摆振特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某些状态下,起落架不需要提供阻尼也能保证摆振系统的稳定性。但随滑跑速度的提高,临界当量阻尼有增大的过程。随地面载荷的增加,临界当量阻尼也有增大。在所有状态下,安装在起落架上的减摆器都需要提供足够的阻尼,以保证摆振系统的稳定性。从摆振响应分析中可以看出,响应曲线跟摆振特性分析结果吻合,反证了分析求解过程的合理性。

  • 标签: 支柱式起落架 摆振 临界阻尼
  • 简介:本文介绍了有限元模型校核与验证(V&V)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概率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校核与验证方法。最后,结合一个铆钉单搭接的试验实例,重点介绍了基于概率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验证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仿真模型的不确定性传递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标签: 校核与验证 有限元模型 不确定性 铆钉单搭接
  • 简介:目前常用的商业软件只能求得颤振序列,却无法直接求得颤振速度。本文以大型CAE软件系统HAJIF2013为基础,在本系统中引入拉盖尔迭代方法,并以某复合材料机翼颤振模型为算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拉盖尔迭代方法自动计算颤振速度,较之以往通过V-G图线性插值,能够准确的得到颤振点的速度,有效的防止在飞行状态下颤振的发生,实现整个颤振求解流程的自动化。

  • 标签: 颤振 HAJIF2013 拉盖尔迭代 复合材料
  • 简介: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快速、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零件的特点,以带复杂冷却内腔结构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为研究对象,对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涡轮叶片制备过程中的工程应用特点和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降低零件制造成本和减少零件交货周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材料力学性能、表面粗糙度、位置及型面公差、气膜孔收缩率及机械加工定位点等方面依然存在挑战。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增材制造 3D打印 激光选区熔融 毛坯
  • 简介:为解决脉冲爆震发动机高频稳定连续燃烧推进剂间歇式供应难题,开展了旋转阀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二阶凸轮特殊结构设计,将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控制阀芯的直线开关运动,并放大电机旋转频率特性,实现最大200Hz的高频控制。突破了高频响应、长寿命驱动和氧气安全性保障关键技术,完成旋转阀鉴定试验和脉冲爆震发动机地面点火试车考核。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磁阀相比,旋转阀能够有效提高响应频率,实现了爆震波的稳定连续输出,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标签: 脉冲爆震发动机 旋转阀 高频控制
  • 简介:为了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常规二级发动机设置了混合比调节系统。通过建立发动机系统非线性静态特性仿真模型,并结合地面试车数据,开展发动机混合比调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混合比调节范围达到-3.13%~+3.20%,完全满足火箭推进剂利用系统的要求,且有一定的余量;混合比调节系统既达到了调节发动机混合比的目的,又能保持发动机的推力基本不变。采用静态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发动机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混合比调节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

  • 标签: 二级发动机 混合比 调节特性 仿真模型
  • 简介:基于船舶横风横浪中倾覆概率衡准的时域数值计算方法,结合直升机的结构特点,考虑风倾力矩、波浪力和自由液面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直升机在随机波中横向漂浮稳定性时域分析方法,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和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 标签: 不规则波 时域分析 横向漂浮稳定性
  • 简介:航空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出现喷口收放异常故障现象,通过现场排故及测得数据分析,得出喷口收放异常是由于指令压力低所致。为此,建立以指令压力低为顶事件的故障树,从顶事件出发找出直接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然后再找出这些因素的直接原因,并逐级向下深入,一直追溯到引起系统发生故障的全部原因。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喷口收放异常故障是由于燃油增压泵花键磨秃导致燃油增压泵失效引起。更换燃油增压泵,故障排除。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自动控制系统 喷口收放异常 排故 指令压力 故障树
  • 简介:氧供应系统是水蒸汽发生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供应系统的状态对水蒸汽发生器装置工作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从发生器氧系统故障案例入手,重点分析了水蒸汽发生器氧气系统冷态调试与热试车的数据,定位了由于氧系统状态异常导致水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发生器氧系统健康状态的监测方法与保障措施。分析表明,为确保氧系统健康状态,应重点关注调试时氧气压力变化独立性以及热试车压力曲线与历次试车状态的一致性。

  • 标签: 水蒸汽发生器 氧系统 故障分析 健康监测
  • 简介:本文提出了考虑气动热耦合影响的飞机电子设备舱舱内环境温度分析方法。以带有电子设备的飞机舱段为研究对象,利用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舱内温度场数值计算,并开展了验证试验,证明了提出的电子设备舱舱内温度场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 标签: 电子设备舱 CFD 温度场 湍流模型 气动热
  • 简介:基于RBCC发动机工作原理,开展了特定燃烧组织模式下,RBCC发动机火箭-冲压模态的理想热力循环优化分析。根据火箭-冲压模态发动机工作特点,建立了工质热力循环过程模型,计算获得了最佳压缩点温度及其对应的最佳压缩比、最大循环功、热效率等参数。同时,给出了燃烧室最高温度、空燃比对最佳压缩比、最大循环功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RBCC发动机热力循环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一级燃烧室最高温度、降低引射比、调整进气道压缩比至最佳压缩比等措施均可有效提高RBCC发动机最大循环功及循环效率。

  • 标签: RBCC 火箭-冲压模态 理想热力循环 优化分析